图尔库城堡:几经波折,屹立不倒
作者: 向衡位于芬兰西南部的图尔库堪称该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也是芬兰最大的客轮和渡轮的停泊港口。在历史上,“芬兰”这个词最初指的就是图尔库及周边地区,该地区的考古发现能追溯至石器时代。图尔库作为一个城镇是在13世纪形成的,有趣的是,它的建立者是瑞典人。


从公元6世纪起,生活在今天瑞典一带的维京人就不断渡过波罗的海,有的到达了今天芬兰西部沿海地区。维京海盗还把抢来的财物运到附近地区出售,或多或少地刺激了当地商业活动的开展。公元9世纪时,图尔库已成为一个较大的贸易站。公元12世纪,瑞典对芬兰发动了一场战争,并取得了胜利。瑞典的统治就这样在芬兰建立起来,陆续建立起坚固的城堡,从此以后,瑞典的历代国王就利用这些城堡来控制芬兰各地,图尔库城堡就是其中最早建起的一座。
争斗和起源
图尔库城堡位于奥拉河的入海口,看守着芬兰的海上大门。堡垒始于13世纪80年代,驻扎在这一地区的瑞典人将其修建为军事要塞和前哨。虽然按现代的标准看来,当时的图尔库只不过是一个村庄,其人口在中世纪后期约有1500人,但它是这个国家的宗教中心,芬兰教会的首脑(主教)的驻地,也是芬兰的主要行政中心,还是承担芬兰大部分贸易的吞吐港。直到15世纪末,图尔库城堡一直是芬兰地区的防御工事和行政中心。
进入16世纪,图尔库城堡迎来了它的巅峰时刻。古斯塔夫·瓦萨(1496—1560)建立了瑞典历史上著名的瓦萨王朝,在其统治期间,一方面宣布芬兰北方无人区的资源一律归国王所有,北方新垦殖区的自由农民从此也要向瑞典王室交纳土地税,另一方面则把芬兰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西南部地区封给儿子约翰公爵(1537—1592)作为领地。约翰公爵的宫廷有几年就设在图尔库城堡。
约翰公爵是古斯塔夫·瓦萨的次子,从任何方面看都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但他在父亲去世后,却阴谋取代同父异母的兄长埃里克十四世(1533—1577)。一开始埃里克获胜,在1563年将弟弟约翰关进了监狱。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之后埃里克患上了精神病,从监狱获释的约翰抓住机会,翻盘成功,废黜了埃里克,自己成为瑞典国王约翰三世。远离瑞典政治中心斯德哥尔摩的图尔库城堡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埃里克十四世的王后卡琳·蒙斯多特就被约翰三世软禁在此,直到埃里克十四世驾崩才获得释放。
波折和历史
某种意义上说,芬兰算是约翰三世的“龙兴之地”。他很看重这块地方,还特意宣布芬兰为大公国。约翰三世死后,芬兰的大公国地位被取消,变成了与瑞典其他省份一样的地方行政区域。作为瑞典国王的赋税来源和兵源供给地,芬兰的地位也很重要。在丹麦与瑞典的斯堪尼亚战争(1675—1679)中,芬兰籍的士兵占瑞典军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在沙俄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1700—1721)中,瑞典军队的士兵有一半来自芬兰,参战的芬兰士兵总共达6万人,而当时整个芬兰只有30多万人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图尔库城堡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座城堡由中世纪时代的主楼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外城组成。主楼由一座方形堡垒和两座方形门楼组成。在中世纪,城堡周围有护城河,与奥拉河相连。城堡基本上是一个岛屿。主楼于15世纪初完工。拥有几座炮塔的外城建于15世纪末,于16世纪完工。在火炮普及后,中世纪的欧洲城堡不耐炮击且防御死角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等战事,更使欧洲诸国认识到旧式城堡已不再能抵抗新型加农炮的攻势。因此,在16世纪出现了棱堡,完整的棱堡除了两个前端凸出面外,尚包含两个侧面保护帷幕墙并连接棱堡本体,大大提高了抗击炮击的能力。而图尔库城堡的外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在约翰三世统治时期,城堡的东南角增加了一座圆塔。这是城堡主体结构的最后扩建。此后城堡的所有工作就都集中在修缮和重建上了。
这座城堡虽未经历什么战火,却命运多舛,频繁的火灾是一个重要原因。它在1624年以前的一个世纪内遭到了不下15次大火,其中5次火灾焚毁了这个城市的大部分。1614年,一场大火几乎将城堡的木结构全部烧毁,还惊动了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前来视察。在1827年发生的图尔库大火,则几乎把整个城市都烧毁了,图尔库城堡也遭到了相同的命运。
经此浩劫,图尔库城堡可谓元气大伤。大火过后,城堡主建筑大部分被废弃,沦为仓库,长时间不曾彻底修复。到了18世纪,城堡主建筑已然年久失修,只剩下文艺复兴时期新建的部分尚作为当地行政中心之用。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这座城堡干脆被用作监狱。城堡内迷宫般的通道、用墙封住的门窗和神秘的楼梯原本是用于防御外敌,这时候却令倒霉的囚犯一筹莫展,插翅难飞了。
芬兰战争(1808—1809)后,沙皇俄国从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他的一系列头衔中又加了一个“芬兰大公”的称号,历史悠久的图尔库城堡也被交予俄国海军使用。后来,图尔库城堡被交还给芬兰地方当局。1881年,图尔库历史博物馆接管了这座城堡。1917年底,随着沙皇俄国的瓦解,芬兰获得完全独立,新生的芬兰共和国也获得了这座城堡的所有权。
童话和现在
这座破败不堪的城堡还有什么作用呢?1849年,芬兰作家、担任过赫尔辛基大学校长的萨卡里亚斯·托佩利乌斯(1818—1898)写了一部名为《图尔库城堡里的汤姆特》的童话,讲述了一位住在图尔库城堡最深最暗的地下室里的700岁的精灵汤姆特和他唯一的人类朋友图尔库城堡的老看门人之间的友谊。这部童话出版后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开始呼吁修复这座城堡。然而,真正的大规模修缮工作隔了很长时间才正式启动,其间又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干扰。在战争中,图尔库城堡遭到了飞机投下的燃烧弹袭击,修缮工程被迫中止。最后,直到1961年,差不多已经跟精灵汤姆特一样长寿的图尔库城堡才得到全面修复。1993 年10月12日,修复后的城堡的管理权移交给了图尔库市。自那时起,这座城堡就成为一座历史博物馆,并作为图尔库省博物馆的一部分。
如今,作为芬兰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芬兰现存最大的中世纪建筑,图尔库城堡与著名的图尔库大教堂一样,成为图尔库的地标建筑。它也是芬兰最受欢迎的历史景点和博物馆之一,每年吸引大约20万游客前来参观。古堡里的工作人员都穿着中世纪的服装,有手持长矛、头戴盔甲的卫士站岗,也有身着古典民族服装的侍者为宾客服务,令人回想起几个世纪之前的辉煌岁月。
(责编:李玉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