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HVGP计划”最新动态的相关分析

作者: 严一舟 石鲁生

日本“HVGP计划”最新动态的相关分析0
标题

根据英媒简氏防务周刊近日报道,美国国务院批准了对日本超高速滑翔弹(HVGP)计划提供支持的军售项目。此前,HVGP的原型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多次测试。2025年3月10日,美国国务院批准了一项对日本的对外军售,价值约2亿美元,用于支持日本高超声速滑翔弹项目的开发。这一决定由美国防卫安全合作局正式宣布,标志着美日两国在军事和技术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深化。该军售计划目前正等待美国国会的最终批准。HVGP计划将为日本提供关键设备和技术支持,助力其提升远程打击能力和防御偏远岛屿的能力。

计划背景

日本HVGP计划于2018年正式启动,由三菱重工负责研制,目标是开发一种用于岛屿“防御”作战的高超声速导弹。HVGP计划的早期型号(Block1)射程约为500~900千米,速度为马赫数5,计划于2026财年部署,以尽快形成作战能力。后续版本Block2A和Block2B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以提升机动性和对防空系统的穿透能力。这些版本的射程预计将扩大至2000~3000千米,使其能够打击日本领海以外的目标。Block2A和Block2B计划于2027年完成开发,预计在21世纪30年代投入作战部署。美国对日本HVGP项目的支持包括提供关键设备和服务,涵盖测试准备、技术援助、设备运输以及美日专家之间的协调会议。这些服务将由美国政府直接提供,目前尚未计划达成补偿协议。美国国务院强调,此次军售符合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目标,旨在加强日本作为重要盟友的防御能力,同时维护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稳定。

从2012年起,为了建设“外延防卫第一线”,同时为其采购大量武器装备和实施军事扩张寻找立足点,日本政府持续制造所谓的“西南诸岛受到更大威胁”的舆论氛围。日本宣称冲绳主岛和钓鱼诸岛相距约420千米,而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现役反舰导弹的射程只有100多千米,需要引入远程滑翔导弹以保护南西诸岛,将使日本有可能在没有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和飞机支援的情况下对中国的行动作出反应。因此,日本防卫省在2018财年和2019财年预算中总共拨款185亿日元用于“超高速滑翔弹”,并在2020财年预算中再增加250亿日元。目标是在2025财年完成开发,日本自卫队计划在2026财年部署超高速滑翔弹。

HVGP相关技术与特点

机动滑翔。滑翔高超声速导弹是使用火箭发动机爬升到数十千米的临近空间后分离出弹头,弹头凭借启动外形带来的升阻比,在广阔的临近空间进行可控的机动滑翔,最后俯冲机动突防的一种高超声速导弹。相比传统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突防能力、射程、精度等方面。在突防能力上,传统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为抛物线,容易被敌方反导系统计算并拦截。而机动滑翔导弹在大气层边缘或内侧进行横向机动,使拦截系统无法预判落点。在导弹射程上,机动滑翔飞行器通过气动升力在大气层边缘“跳跃”或持续滑翔,减少能量损耗,从而可以有效增大导弹射程。在导弹精度上,滑翔阶段可通过气动舵面或矢量推力调整轨迹,结合卫星、雷达制导,实现米级精度。

双锥体构型与乘波体构型。目前滑翔高超声速导弹所用的弹头主要有双锥体和乘波体两种。Block1采用双锥体弹头,依赖固体火箭发动机提供初始速度,再入大气层后滑翔。双椎体构型是高超声速助推滑翔飞行器的典型设计之一,由两个圆锥体组合而成(通常为钝头锥+后部锥体),通过对称或非对称设计优化升阻比,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双锥体气动外形实现高速滑翔和机动能力。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发射后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火箭助推段,由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弹头加速至高超声速;之后是分离与滑翔段,弹头在大气层边缘释放,利用气动升力进行无动力滑翔;最后是末端突防段,通过气动舵调整轨迹,规避反导拦截。HVGP的Block1阶段采用双锥体作为过渡方案,平衡技术难度与作战需求。

日本“HVGP计划”最新动态的相关分析1
日本远程超高速滑翔弹(HVGP)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次试射

日本的HVGP计划后期型号Block2将采用的是乘波体弹头。乘波体又被称作乘波构型,所谓乘波构型是指一种外形是流线型,其所有的前缘都具有附体激波的超声速或高超声速的飞行器。乘波体的独特外形(如楔形、锥形或复杂曲面)能够利用自身飞行时产生的激波,将激波“束缚”在弹体下方,形成高压区,从而产生额外升力。其核心特点是利用激波升力实现高效滑翔,相比传统双锥体弹头,具有更强的机动性、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突防能力。

关于HVGP计划的深度评析

日本的战略野心不断扩张。从过去长期的经验来看,日本在军事扩张方面一般分为以下两步。一是提出自己所谓的“防卫需求”。日本在二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理论上不能拥有攻击性武器,保留的军队必须只能满足自身的自卫需求。但是出于冷战期间美国对于苏联的防范与遏制,将日本建设成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桥头堡,美国始终放宽对日本的武器出口限制,使得日本能不断以满足自身“防御需求”为由,研制或引进一系列具有强大攻击性的武器,比如日本自行研制的“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和从美国引进的F-15J战斗机。

二是在自行研制或者引进的武器平台上不断进行改进,使其拥有远超过去的作战能力,或者通过引进生产链来提高自身军工业技术水平。比如,改装“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使其成为能够搭载F-35的“准航母”。随着日本的政治野心不断扩大和战略眼光不断延伸,尤其是在得知中国和俄罗斯的超高声速导弹陆续亮相,日本也希望可以拥有一款自己的高超声速导弹来遏制中俄两个潜在威胁。所以,此次日本再一次以“防御西南诸岛”这种借口来研制高超声速滑翔弹,其目的就是以防御为由,借助美国的资金与技术援助,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威慑力,从而提高自身在区域内的军事影响力和政治地位。日本这一次在美国加州成功试射这一款高超声速滑翔弹,意味着日本克服了以往固体燃料火箭的技术难关(2022年日本HVGP计划试射失败和2023年日本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项目中,暴露出日本固体燃料火箭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不能持续燃烧的问题),以及导弹本身的碳复合材料、陶瓷涂层满足了高超声速导弹的飞行需求(日美以往的测试中多次因为导弹外壳材料不过关而出现弹体解体的问题)。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日本自身在高超声速导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现如今的日本自卫队表面上意图在陆上自卫队中建设和部署这种高超声速滑翔弹,但是不难想象到未来日本政府很有可能将这一款武器部署在吨位较大的驱护舰上,待到那时日本的海上自卫队将拥有极具攻击性的反舰导弹,这将大大提高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而这种能力始终将为日本所谋求的政治与军事大国地位服务。作为一款具有大威力的攻击型武器,日本试射的HVGP计划将其掩饰于谎言之下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

日本“HVGP计划”最新动态的相关分析2
早期双锥体弹头以及后期的乘波体弹头

日本对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日本政府借助美国的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援助,开发研制日本的第一代高超声速导弹,表面上看是美日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日本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拥有一款自己的高超声速导弹,同时节省了不少技术攻关的成本,但是实际上日本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关键技术领域上严重依赖美国的无奈之举。日本自身缺乏高超声速风洞实验的经验与技术,而这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与测试场地都依赖美国提供,也就是说即使日本拥有了这一款入门级的高超声速导弹,但是日本倘若想依靠自身力量使其在未来不断改进并完全掌握自主生产权是不大可能的。同时日本也没有独立的卫星通信系统,日本必须依赖美国的卫星才能对目标实施打击,日本并没有完全掌握该型导弹的使用权限。这种严重依赖他国进行的军事研究行为,极不利于提升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强国防能力建设。美国也通过技术出口的手段逼迫日本许多军事武器的自研计划破产,最有名的就是日本“心神”战斗机研发的荒废。纵观HVGP计划的始末,不难看出日本正在不断加深自己对于美国技术与资金的依赖,从而客观上降低自己国家的国防安全建设能力和科研技术研发创新能力。

日本“HVGP计划”最新动态的相关分析3
日本改装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

日本或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大傀儡。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大对日本的军事支援力度,包括F-15J的升级计划、F-35的出口计划、AIM-120系列导弹的出口计划,以及如今的HVGP计划,美国对于日本的战略定位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美国保护日本”,而是更加倾向于“联日制华”,更加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扶日制华”。美国将先进的武器以及相应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出给日本,但是又在各个方面对日本的自主研发以及独立生产能力进行限制与阻碍,就像把日本当作牵线木偶一般,给予了它四肢却始终将线缠绕在其手脚上。日本各种各样的大型军事武器装备都依赖于美国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那么这些武器的使用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美国的掌控与监视。一旦亚太地区出现不稳定因素或者爆发战争,日本将会成为美国最好的代理人——美国为日本提供了大量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并且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这些装备的使用,那么一旦美国想介入冲突,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在“日本主权范围内,但是美国却能够使用”的基地与武装力量打一场代理人战争。如果日本赢了,那么美国也可以理所当然地通过第三方身份去瓜分胜利果实;如果日本输了,那么美国也有充分的理由推卸责任。而美国支持HVGP计划正好可以给予日本这样一个身份,让日本充当遏制中国的马前卒,同时也能避免美中之间产生直接冲突。

HVGP本身作为一款射程超过900千米的陆基高超声速导弹,其射程范围将覆盖整个东海及日本海,倘若将其部署在冲绳地区,其射程范围将扩大至台湾以东的海域,严重威胁我国东部海域安全。该武器使日本无需海空支援即可打击我海军舰艇,极大增加舰队前出太平洋时的防空压力。我军须加速舰载预警机列装和发展新型舰艇,以应对日本高超声速导弹带来的新型威胁。

结 语

日本长期以来都在国际上谋求军事大国与政治大国的地位,HVGP的计划则充分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日本政府打着维护本国领土权益的幌子,大量进口与生产攻击性武器,而HVGP计划的实施将给予日军强大的陆基反舰能力,这严重违反了《波茨坦公告》里关于日本不得拥有攻击性武器的规定,而日本之所以能够长期无视国际法限制,持续扩张军备,引进宙斯盾系统与F35战斗机,改装直升机驱逐舰成“准航母”,现如今又在计划装备强有力的高超声速反舰导弹,背后无一不是因为有美国的长期支持。美国在二战结束以后,为了应对冷战的长期威胁,向日本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且成套提供完整的生产链,而在本次HVGP计划中,美国更是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日本的项目研发并提供试验场地。美国为了维护其在印太地区的霸权地位,构建了所谓的第一岛链妄图将中国的海军牢牢锁死在近海地区,削弱其所谓的“中国威胁”,而日本作为其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美国也在日本长期驻扎有军队。为了维护美国在日本的利益同时又要威慑中国,提高日本自卫队的战争能力可以说是不二之选。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类似于日本的17式反舰导弹以及美国的鱼叉系列难以造成有效威胁。美日双方都亟须一款高超声速反舰导弹来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威慑力。而美国的应对措施便是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计划以及常规打击系统(CPS)计划的提出;相应的日本由于受到国际法限制,无法光明正大地研究舰载高超声速反舰导弹以及空射高超声速反舰导弹,所以便借“自卫”的名义研制陆基高超声速反舰导弹,而美国则默许并支持了日方这一行为。

日本“HVGP计划”最新动态的相关分析4
日本羽黑号驱逐舰吊装17式反舰导弹
日本“HVGP计划”最新动态的相关分析5
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

随着美日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持续上升,使得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尤其是台湾问题复杂化。这次日本在美成功试射HVGP同时也反映了日本“军事正常化”不可逆,美日军事合作已经不再是“美国保护日本”,而是转向了美日联合遏华,打破我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即应对突发事件,在划定的禁区内限制或阻止第三方外部势力介入干预的能力。面对强敌,我国必须在高超声速、防空反导体系建立、远程预警等领域赶超对手,将“海陆空天电网”六维一体的作战体系不断加强,使得中国在近海的防御体系和反击能力都远超对手,确保在潜在冲突中掌握战略主动权,使得美日不能也不敢在台湾事宜上冲破我国底线,并在不远的将来使得我国海军彻底从浅蓝走向深蓝,从近海走向远洋。

责任编辑:侯   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