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制造业PMI为49.7% 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兴业证券:三季度,“对等关税”缓冲期将至,外部以时间换空间+内部底线思维相机抉择的思路之下,短期可能需要关注景气改善的持续性,以及存量政策落地进度。6月底地方债出现赶进度的迹象,发改委也表示7月将下达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后续继续关注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进展。
信达证券:除了从业人员和经营活动预期外,制造业的全部分项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新订单和采购量是最大的亮点。第一,新订单是制造业PMI边际改善中贡献最大的分项。第二,企业原材料采购量的边际改善幅度为所有分项里面最为明显。6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47.9%,较前值下降0.2个百分点,为年内最弱。生产经营活动预期52%,较前值下降0.5个百分点,亦是年内最弱。根据以往历史表现来看,若企业出现持续性的采购活动,从业人员和经营活动预期往往也会同步好转,但当前数据显示其与积极的采购活动存在错位。制造业企业出现“补库”行为,但异常的地方在于,从业人员和经营预期未同步好转,反而继续走弱。我们认为,6月企业积极“补库”背后的逻辑或是5月关税水平转向后,订单回流给企业带来补库的刺激,但关税后续走向的不确定性较大,90天关税暂停期后,已暂停的关税是否重启尚不明朗,在这种特征下,制造业企业的活跃采购持续性可能不强。建筑业景气度改善是非制造业回升的主要支撑,基于当前景气度较高的基建,很容易将边际变化归因于基建。但边际上看,6月的基建景气度实际上较5月有所回落,这意味着建筑业的边际回升或并非基建主导,更多源自地产拖累改善。我们认为,后续需重点关注地产销售和投资端的边际变化。
国盛证券:6月制造业PMI延续低位反弹,各分项也多有好转,可能与“抢出口”延续、专项债发行加快等因素有关。但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服务业PMI也略低于季节性,指向经济内生动能仍弱。往后看,继续提示,虽然当前中美关税趋缓,但真正压力应在下半年、八九月将显现,叠加国内地产有走弱迹象,政策仍需加紧发力。
招商证券:随着5月以来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以及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外需韧性叠加内需改善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仍在显现,表现为制造业PMI产需指数齐升。但是,当前制造业PMI仍处于50%以下水平,多数分项指标及部分行业仍处于较低位置,这也与6月以来上中游高频数据整体进入淡季相契合。往后看,7月通常面临年中生产淡季和高温雨水天气增多的影响,部分行业开工率可能季节性回落,这将对制造业PMI带来一定影响,若无增量政策出台,7月制造业PMI回升存在较大阻力。此外,需注意到价格指数仍有压力,走出“低价”环境仍需要更进一步的政策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