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学习中的实践探究
作者: 梁艳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3-0034-03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围绕相关知识点,深人挖掘相关知识,提升理解知识点的程度。教师要结合教学主题,发挥指导作用,促使学生围绕某一学习主题,深人探索和挖掘学科知识,以强化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助力学生更好地运用已有认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综合能力。项目式教学是当前时期开展各层次教育教学工作时,较为频繁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具有诸多方面的优点,教学实践效果得到了各相关主体的高度认可。教师在应用项目式教学方式时,应明确主要学习任务与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人的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理解心理学知识的程度与综合素养,确保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及时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文章基于深度学习视角,围绕学生主体,探究实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的策略,助力提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一、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设定项目式教学主题及目标
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时,应合理设定实施教学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教学阶段应当完成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明确方向,切实推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开展,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打下基础。
(一)科学设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的主题
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时,对项目主题进行明确时,应针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等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同时结合基本学情等信息,合理选择应当深入研究的学习内容,据此制订符合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人探究课程主题,促使学生可以主动结合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并进行知识点的精细化加工,确保项目式学习任务圆满完成,推动有关问题得以及时高效的解决,由此达到构建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目的。
比如,在中学教学时,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管理能力较弱。为解决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问题,教师应明确运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应当遵循的原则、围绕的主题等。首先,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掌握学生当前阶段面临的学习、成长和生存等方面的压力。多数中学生受青春期因素影响,其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相对偏弱,情绪问题较为突出,情感较为细腻丰富,并且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由此导致学生的情绪经常呈现不稳定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时,应着力对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其次,针对实施情绪管理项目式教学的内容与课程标准,教师应深入进行研究,明确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如导致学生情绪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情绪的合理释放、如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等,并结合以生为本理念,引导学生端正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释放的习惯,吸引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二)科学设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对不同的学生,其成长经历与认知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项目式教学时,应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要求,分阶段制订教学目标,明确不同阶段学生实现能力提升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思考能力、认知能力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各阶段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此推动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比如,中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态度较差且学习成绩较差;第二阶段,态度一般且学习成绩一般;第三阶段,态度积极且学习成绩优异,三个阶段呈现依次递进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主题“我的学习观”进行深度教学。针对第一阶段的学生,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针对第二阶段的学生,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应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积极性,以取得更为优异的学习成绩;针对第三阶段的学生,教师则应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和专注度。
二、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合理制订项目式教学方案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项自式教学时,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合作等方式,提升对心理知识的学习成效,助力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
(一)组织实施情境体验类项目式探知活动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深度学习理念,开展情境体验类项目式教学活动,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以达到深度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学生认知自我的能力。在组织该种项目式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确保创设的情境符合学生认知,以此更好地减少学生抵触心理,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使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项目式学习中,实现深度学习效果。
比如,很多中学生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职业并不了解,教师可以据此开展“我的理想职业”项目式教学,组织学生围绕各自感兴趣的职业,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职业前景,并在深刻认知自我的基础上,选择职业方向。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与兴趣爱好,为提升项目式学习成效,提前做好目标定位。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结合对职业信息的认知,分享各自想要从事的职业。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各个学习小组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不同职业的内容和特点,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真正体会“职业不分贵贱”的内涵,杜绝理解误区,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组织实施关联认知类项目式教学活动
深度学习理念指引下,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时,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关联性认知类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认知体系,提升认知能力,助力身心健康成长。在设计关联认知类教学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与目标,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实际,确保关联认知类项目式教学活动能够切实满足教学需求,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教学目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09.pd原版全文
比如,很多中学生的行为经常出现偏差,教师可以围绕“正确行为的塑造方式”主题实施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行为的利弊,深刻感悟行为自控的意义,积极探索自控方法,不断提升行为自控能力。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网络游戏、直播带货等,并要求学生探讨上述行为的利弊、如何进行规范等。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各个学习小组针对常见行为进行探究,感悟正确行为具有的价值。最后,教师应引导不同小组围绕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学习,分析存在的错误行为,探究行为自制方式,并要求学生结合经验与认知,提出如何在生活和行为中塑造自身正确行为的方式,由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深度学习效果。
三、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客观评价项目式教学成效
学生在取得项自式学习成果之后,教师一方面应评价学生取得成果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并为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学习成效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鼓励学生敢于展示项目式学习成果
项目成果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参与深度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学习收获以及自主认知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为教师评价深度学习成效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能够对照标准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的情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支持学生敢于展示学习成果,并勇于在班级中进行分享,以此促使学生知识迁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教师应认真观察各个学习小组展示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学习成果情况,为此后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针对学生在情绪管理主题中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分别展示。在此过程中,各个学习小组可以分享各自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如何采取正确的调节情绪和管理情绪的措施,并对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分析,为其他学生进行情绪管理提供经验借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列举相对符合的案例。如对多数学生来说,在面临大考时都会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情绪焦虑问题,对身心健康和考试发挥较为不利。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应对,在实践中检验项目式学习成效,以此加深全体学生对情绪调节知识的理解,以提升学生项目式学习质量和成效。
(二)基于深度学习评价学生项目式学习成果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的闭环,因此应发挥课程评价作用,对教学效果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总结。为确保项目式教学成效最大化,并充分检验和应用教学成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由教师逐一评价,以此使得学生在评价中完成反思总结和提升,切实达到深度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凸显教学成效。
比如,针对学生行为塑造主题中的学习成效,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可以通过自评点评自身的行为表现,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理解感悟;通过互评说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借鉴他人更有效率的学习思路、方式等。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偏差,锻炼更加积极向上的心理。所以,对教师来说,应结合教学实际,动态优化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制订提升完善方案,助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学习成效进一步提升。
四、结论
总体来看,在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应以深度学习为导向,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学习思路,以此获得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增强学生深度学习意识。此外,教师应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深度学习和项目式教学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助力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宏飞.体验式课堂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深度学习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21(14):90-91.
[2]杨晓娜.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研究[J].环球慈善,2022(8):19-21.
[3]靳江丽.“三维三阶三融三平台”: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34):21-24.
[4]胡红宇.深度学习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31) :71-72.
[5]彭蓓倩.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策略[J].现代教学,2023(19):26-27.
[6]周雪.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J].求知导刊,2024(3):11-1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0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