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陈慧珍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3-0089-04

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二者相辅相成。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理解语言知识,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写作时也可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达到语言知识应用的目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和写作训练时,可以借由读写结合的方式创新教学手段,丰富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强化教学的效果。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价值

(一)可以巩固学生的阅读学习

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巩固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学生可以在大量的口语交际、听力练习、写作训练等活动当中以阅读为中心,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真正理解相关阅读素材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学生可以学习有效的阅读技巧,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了解阅读素材的写作模式,从而加深对阅读素材的印象,提高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训练

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训练过程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写作教学比起阅读教学而言,无论是在投入的时间还是精力方面都略逊一筹。以读写结合教学的模式进行写作训练,则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写作知识,进行写作训练,从而逐渐强化个人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阅读素材分析其中的语言要素、情感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借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训练过程,让学生也可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储备

英语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也是一种文学形式。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和进行学习与训练时,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学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大量有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中心思想和文化内涵,借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在初中英语学科教育中引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以读助写原则

以读助写的教育原则,即以阅读教学来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输入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在写作时可以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应用,前者作为后者的基础,起到辅助后者不断发展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师通过理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认真研究英语阅读材料,完成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以写促读原则

以读促写的教育原则,即让学生以写作训练的方式促进阅读发展。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相辅相成,这二者彼此促进。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带领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引导学生点评优秀的作文,从而使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个人的阅读能力,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遵循以写促读的教育原则展开初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工作,可以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使这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原则

教师要了解学生当前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获知学生的喜好和个性特征,从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以读助写和以写促读的学习与训练过程。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也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综合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教育引导工作,从而提高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水平。

三、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衔接在一起,从而以阅读为先驱,以写作为助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和驾驭能力,最终学生也能够在主动探究知识和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水平。教师要学会拓宽教育资源,明确教育主题和方向,从而充分发挥读写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一)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整合教学思路

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不能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要有效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环节,让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写作理念,进行有效的训练。但读写结合教学也并非简单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进行写作训练,而强调基于具体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可以整合素材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语篇的中心思想和文本架构。只有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做到了知识的内化吸收,才能在写作时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学生也能够对相关学习内容形成个性化的理解,拥有深刻的见地。例如,在进行初中英语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1“Let'sBeFriends!"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认真研究语篇内容,整合教学的思路,有效展开读写教学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素材,进行写作练习。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引导学生听懂、认读并正确拼写诸如friendly、happy、classmate、quiet等重要词汇知识,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介绍人物基本信息的表达方式,诸如如何介绍人物的姓名、来自的城市以及喜好等。同时教师要在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珍惜友谊和学会欣赏他人优点的良好品质。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探究话题,让学生先就这些学习内容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语言知识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和熟悉的朋友的故事,并利用英语语言加以介绍。学生也能够聆听他人的故事,从而搜集写作素材。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语言交流活动当中累积到的素材以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开展,能够串联课堂的不同教学环节,进而提高教学的连贯性。同时,相关学习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整合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效率和整体水平。

(二)以阅读为学习先驱,提升学生的写作品质

在读写结合视域下展开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阅读学习基础。阅读是写作活动的先驱,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获取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技能水平,这样在写作时,学生才能够不断提高写作品质,利用写作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阅读课堂有着多重作用,学生可以借由了解相关阅读素材,提取写作灵感,获知不同写作视角下文本的排列方式,从而强化个人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时能够厘清思路,合理利用相关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效果。比如,在进行初中英语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2“MeetMyFamily!”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阅读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先驱,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内容,从而了解更多写作技巧。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让学生利用相关素材内容来充实写作文本,提高写作品质。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听懂、认读和运用与家庭成员和职业相关的词汇,诸如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policeman、doctor等,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一般现在时来描述家庭成员的职业和日常活动,并让学生在相关话题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关注家庭、重视家庭观念和亲情的意识。在系列学习活动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情境模拟,通过扮演家庭成员或者向朋友介绍家庭成员的职业和日常活动来达到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在相关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阅读为先驱,应用阅读素材中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家庭观念。在写作时,学生也能够有感而发的写出内心的想法,表达对亲情和家庭的看法,继而形成良好的写作品质,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24.pd原版全文

(三)以写作为学习助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重视写作环节,热爱写作环节,并在写作的基础之上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读写结合通过以读促写和以写助读两种方式展开,以读促写的教育模式相对常见,但以写助读在教育实践中相对欠缺。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真正意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将写作贯穿于学生的读前、读中、读后等学习环节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意识。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写作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之前布置写作任务,再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看看自己的写作内容和相关阅读素材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还可以以阅读语篇的主题或相关内容为依托,让学生进行独立写作,再将自己的写作内容和语篇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学习方式能够通过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在写作和阅读时,学生也能够更具积极性。例如,在初中英语仁爱科普版(2024)七级上册Unit3“OurColorfulSchoolLife”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写作教学为助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教师先让学生写一篇对传统中国体育的看法,或者让学生在文章当中聊一聊自已喜欢的运动、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觉得理想的校园生活状态等,使学生能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该单元的语篇内容展开学习,再与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对比,完成对文章的修正过程。学生在该过程中可以对阅读素材的文本结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借鉴语篇中的优秀内容,完善自己的文章,进而获得丰富的阅读学习和写作经验。

(四)重视能力迁移,促进学生的读写思考

在读写训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阅读知识进行写作训练。以往初中英语学科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板块相对割裂,学生即便阅读了大量的英语素材,也无法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新时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学习方法,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分析阅读素材内的写作知识。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学生也要通过有效的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初中英语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4“FunintheSun!”一课的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借助阅读学习强化写作能力,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应用阅读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分解,让学生组织语言描述文本分为哪几个模块,又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对阅读素材进行分解的方式就是学生研究阅读文本写作结构的方式,教师可以借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掌握程度,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该课程中与天气相关的词汇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描述不同季节的活动和日常行为。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研究文本中关于相关季节内容的描写技巧,接下来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描绘不同季节和相关活动的文章,将所学的写作内容和技巧应用其中,继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五)聚焦于教育主题,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根据相关单元的知识重点和教育主题,明确写作教学的方向,从而将读写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阅读学习和写作训练过程。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单一地进行写作训练,而要先引导学生对写作主题进行分析。根据相关阅读文本的主题,明确写作主题,是很好的教育引导方式,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相关单元知识主题的理解能力,再由主题出发,表达内心的真实看法,让学生可以高效地完成写作训练过程。另外,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毕竟有限,想要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教师应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引入更多的阅读学习素材和写作参考素材,让学生能够深度研究相关知识内容,并且达到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初中英语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5“LoveMotherNature!”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沙漠”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很多学生可能并不了解沙漠的气候环境和沙漠中动植物的生存状态,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导人与沙漠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内容,重点讲解沙漠的地理环境、形成特点、动植物生长现状、水资源获取方式等,从而使学生可以拓展学习资源,在该过程中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以微写作的方式概括沙漠的特点,继而聚焦教育主题,来帮助学生汇总学习资料,巩固学习成果。

(六)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串联读写课堂

对初中生而言,死记硬背知识点或者通过僵化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习能力,并不能真正达到学习目的,也无法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有效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地借助读写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教师可以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并经由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文本,进行写作训练。相关情境内容应尽可能地和学生实际生活贴近,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提高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并通过搜集素材,进行知识拆分与应用,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不断收获学习经验,强化学习能力,也能够达到跨文化交流和知识有效应用的目的。例如,在初中英语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6“Celebrating theBigDays”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来串联读写课堂,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汇和表达,诸如festival、date、importance、activity等。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传统节日的时间、重要性和主要活动。教师可以构建一个生动的节日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展开相关活动,尝试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节日宣传海报,展开节日实践活动,在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以写作的方式聊一聊对活动的体会,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看法。借此来串联读写课堂,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深度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巩固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提升写作教学的水平,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教师要遵循以读助写和以写促读的教育原则,同时也要以学生为本设计课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整合教学的思路,以阅读学习为先驱,提高学生的写作品质。以写作学习为助力,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可以真正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教师可聚焦于相关教育主题,引人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从而发挥读写教学模式的作用,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新军.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24(10):112-114.

[2]徐霞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J].江苏教育,2024(43):64-66.

[3]曾孙婕.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文理导航,2024(28):82-84.

[4]陈明助.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24(6):116-118.

[5]郭凯明.读写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24(20):128-130.

[6]解广月.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探讨[J].中学生英语,2024(44):63-6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2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