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李欢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3-0093-0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还要形成跨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汲取文化精华。英语课堂教学要培养的是具有“中国心、民族魂、世界眼、国际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材容量有限,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性欠缺,学生只能从简短的英文版故事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无法展开深度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涵养中华文化的底蕴。笔者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Storytime)板块为例,借助绘本MonsterNian,Dragons Race on Water,The Story of QuYuan,TheStoryofChange和英文版小诗《水调歌头》PreludetoWaterMelody展开融合教学,浅议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但也不能忘记了解本国的历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启发,去其糟粕,所学为所用。新课标指出,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关注外国优秀文化,又要夯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内Culturetime部分更多是关于英美国家文化知识,英文版中国故事较少,中华传统文化素材缺失,译林版教材从五年级才开始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语篇,学生也只能从零星的几个对话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展开深度学习。市面上出现的绘本比如《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跟上兔子系列绘本》可以作为补充素材,但是学校课业繁重,课标要求越来越高,英语课时逐渐减少,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来开展专门的绘本教学,很多教师缺乏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实践探索。因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英语教学十分关键。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整合

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必须适合学生和课堂,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因“本”施教。教材内的文本,教师也应该合理取舍和重构文本;教材之外,教师应运用多模态教学,通过绘本、诗歌、电影片段、动画等形式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化氛围。

(一)教材内拓展延伸教学

三~六年级译林版英语教材文本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包括 Storytime和Culture time部分,比如五下Unit7“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介绍四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五下Unit6“In the kitchen”(Culture time)对比中西方饮食餐具的不同;六下Unit3“Ahealthydiet”(Culturetime)比较中西方早餐的不同。通过对教材的整理和分析,笔者发现教材Culturetime部分涉及在跨文化研究中涵育文化意识,但是只言片语点到为止,也有一部分只是拓展延伸了英美文化,比如六上Unit 4“Then and  now”(Culture time)指出英国人发明了火车,美国人发明了飞机,关注古今交通方式的变化,教师可以在这一部分补充中国高铁high-speedrailway飞速发展的故事,展现中国速度,树立文化自信。

文章以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为例,该故事可以分为四个非连续性文本,分别介绍四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通过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每个节日的日期、庆祝方式、习俗和美食等。教材内每个故事篇幅有限,对其中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点到为止,教师可以适时拓展延伸,比如在学习春节时,开展头脑风暴提问Whatelsedoyoudo at Spring Festival,学生可能会回答 get red pock-ets、buynewclothes、light fireworksor firecracker等,通过追问 Why are there many red things at SpringFestival加深学生对节日习俗及其意义的理解。在学习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思考WhydowecelebrateDragonBoatFestival,在学习中秋节时,给出图片让学生思考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full and roundmoon。在学习完四个节日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各个节日的异同:What'sincommon?Whatare thedifferences?

(二)教材外多模态融合教学

教材文本之外,通过多模态学习资源,比如绘本、诗歌、电影片段、动画等,补充更多的传统节日习俗,形成认知,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六年级下册 Project1Being agood student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What makes a goodstudent? We can learn from Chinese old saying.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古代名言警句的英文版: ①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A good student should ask the teacherforhelp when he has questions. ②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A good student should finish work in time.③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Agoodstudentshouldreview in time. 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Agoodstudentshouldreadalotofbooksand travel further.通过名言警句的补充,让学生体会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25.pd原版全文

在教学Unit7“Chinesefestivals"时,教师可以布置前置性作业——阅读节日相关绘本MonsterNian,Dragons Race on Water,A Wonderful Double NinthFestival,TheStoryofChang'e,了解节日的起源,补充课文的留白。课上,教师可以寻找小视频,播放诗词朗诵英文版水调歌头PreludetoWaterMelody,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阅读更过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比如LanternFestival、Double Seventh(Qixi)Festival、QingmingFestival、GhostFestival等。这种内容-语言融合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有助于解决传统外语教学中文化主体和批判性思维缺失的问题,通过多模态融合教学,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四、例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该部分以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Storytime)例谈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指出,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师可以从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层面: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来设计英语教学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英语课堂,让学生用所学语言介绍、描述中国传统节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该单元围绕“中国主要传统节日”话题展开学习,属于“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主题范畴,涉及“人文与社会”“生活与学习”和“人文与自然”主题群,涉及“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承节日习俗”“弘扬爱国精神”等子主题。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 ① 获取、梳理和整合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获取具体信息,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 尝试制作节日信息卡片来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③ 能运用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谈论节日,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④ 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文章以Unit7“Chinesefestivals”(Storytime)为例,教师开展以下教学活动,层层递进,探讨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学思结合,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Task1MakeaChinesefestivalscroll.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辨文化内涵和主题意义,先从when、whattodo、whattoeat三个层面学习四大中国传统节日,体验并提炼节日范式,可以尝试用表格的形式来概括节日相关信息,并在长卷纸上制作节日信息卡,进行有条理有逻辑的学习。教师可以先带读春节这一节日文本,引导学生完成节日信息卡片,剩下来的三个节日将由学生自主阅读,分组准备任务,完成节日信息画卷。教师通过制作节日信息卡片开展理解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语篇内容。

Task2Discus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festivals.这一任务可以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分组完成绘本阅读任务,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阅读MonsterNian,DragonsRaceonWater,AWonderfulDoubleNinth Festival,The Story of Chang'e,了解节日的起源。学习春节这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Monster Nian了解Why do we have this festi-val?进而补充节日信息卡片why的部分。学生通过阅读以后回答“Drive awaybad things andwelcomethenewyear"辞旧迎新。通过阅读中融入绘本阅读,丰富文本内涵,探究主题意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学用结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Task3 Feel the emotion from Chinese poem.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意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去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通过多种渠道从更多方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铭记历史,传播中华文化。以Chinesefestival为例,在阐述中秋节的习俗时,教师带来英文版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PreludetoWaterMelody,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一学生身着长袍,扮演苏轼,带领大家演唱诗歌,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让学生体会中秋佳节美好的祝愿。再如,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Thinking ofmy Brothers onMountainClimbingDay,引导学生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感受深深的乡愁与亲情。

Task 4 Speech contest about stories of Chinesefestivals.在完成课文故事的阅读后,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校园演讲比赛,主题是中国节日的故事。这个部分相当于复述课文内容,但是采用比较新颖独特的方式,更加有趣。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制作的节日画卷,口头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可以加入自己在绘本阅读中记住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饮食、活动、意义等维度,补充课文留白,并在小组中进行互动交流和展示,同时在学生的表现中加人多元化评价,包括师评、自评与同伴互评。通过演讲,学用结合,给学生创造语言学习和表达的机会,也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涵育文化素养。

(三)学创结合,浸润中华传统文化

Task5 Make a new Chinese festival scroll andintroduceit.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Storytime)只介绍了四个中国传统节日,但是还有很多其他传统节日也非常有意义。比如LanternFestival、Double Seventh (Qixi)Festival、QingmingFestival、GhostFestival、HanshiFestival等,了解有关传统节日的故事、习俗等,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节日展开阅读学习,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热爱并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同时引导学生思辨: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eseculture? Whatshould we do?We shouldshareChinesecultureand lettheworldhear.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教学活动以英语故事项目为依托,为英语创设真实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提供调查、讨论、评估和反思的机会,促使学生以跨文化视角批判地思考。

五、结论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母语文化传播的任务,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属于跨学科、跨文化学习项目,有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了解文化差异、传播中华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一要注重资源整合,教材内应拓展延伸教学,补充课文留白,教材外采用多模态融合教学,动画、电影片段、诗歌、绘本等形式多样丰富文本内容;二要讲究实施策略,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当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逐渐走近、融入、浸润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涛,张莲.“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对学生思辨倾向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5):123-131,149.

[3]陈星.让学生在戏剧表演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以六上YuGongMoves the Mountains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22(57):63-65.

[4]刘莉.新课标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融入[J].英语教师,2022,22(23) :185-18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2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