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复盘:助力幼儿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发展的路径研究

作者: 俞钗慧

滚动复盘:助力幼儿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发展的路径研究0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3-0152-04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从依赖教材、注重集体教学向关注幼儿、关注游戏转变。随之更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而这对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

一、现状审视:教师游戏指导的三大困惑

(一)游戏观察“呈散状”:无法兼顾个别与集体

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关注以下方面: ① 游戏材料的投放、数量、增减; ② 游戏不同阶段的内容、情节和发展脉络; ③ 同伴交往、与他人的合作状况、解决矛盾能力; ④ 场域安全问题,如材料是否安全、互动环境是否安全等。同时,又要对比游戏目标,关注个别幼儿游戏水平,研判是否介入游戏等,这使得游戏现场观察杂乱又极易被打断,呈散点状,往往顾此失彼,无法兼顾个别与集体。

(二)游戏解读“断章化”: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幼儿游戏的解读需要教师立足幼儿,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立体化分析和解读。然而,一些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游戏解读时,缺乏客观依据,凭经验,或仅凭对幼儿的某个偶然动作和表现做断章化评价和解读;没有联系幼儿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作横向和纵向对比,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解读;更没有联系幼儿的书面表征、语言表征和行为表征,进行深入了解和深度解读。

(三)游戏评价“点水式”:搁浅游戏的螺旋上升

教师习惯把游戏评价看作游戏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以游戏后分享的形式进行,让幼儿简单描述“我和谁玩了”“玩了什么”等表层现象,随后教师以“你很棒”“你们很勇敢”“玩得很开心”等标签语作蜻蜓点水式评价总结。对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事,以及幼儿开心、失败、成功等心理感受缺少深层次追问和梳理,导致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始终徘徊不前,前一次评价无法为下一次游戏铺垫经验和支持,不能推动游戏指导能力的螺旋上升。

二、深度推进:教师游戏复盘的三条路径

基于幼儿教师自主游戏指导的困惑,具有可视化支架、聚焦式载体和持续性线索的“滚动复盘”应运而生,它将从游戏过程重现复盘、幼儿表征深度复盘和活动评价升华复盘三方面,以正向滚、摇摆滚和逆向滚三种动态滚动模式为主轴线,对幼儿游戏进行全过程多方面立体化的复盘,从而提高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图1)

滚动复盘:助力幼儿教师游戏指导力发展的路径研究正向滚 摇摆滚 逆向滚复盘模式全程复盘 深度复盘 要点复盘复盘阶段 游戏重现式观察 表征重析式解读 证据重循式评价解说式复盘 游戏中表征复盘 观点畅聊跟随画面还原游戏 捕提原有经验 同频复盘语言表征复盘提问式复盘 行为表征复盘 聚焦亮点复盘策略基于疑点理清思路 故事后表征复盘 迁移复盘助推经验建构共鸣式复盘 故事画册复盘 问题探究伴随话题参与讨论 思维导图复盘 追踪复盘连续、生动 个性、整合 持续、精准复盘目标 创新一种教师培养方式,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打通师幼互动的最后一公里

(一)正向滚全程复盘:以游戏重现的方式支持连续、生动地观察

正向滚全程复盘是以时间为导向,按游戏过程的先后顺序正向滚动,对幼儿游戏全过程进行还原的复盘模式。它以短视频为载体,通过设计、剪辑和加工,将幼儿游戏过程完整呈现,既有连续性和生动性,又有短、快、精的特点,能供教师在研讨时仔细、反复地观察。全程复盘的形式有解说式、共鸣式和沉浸式三类。

1.解说式复盘:跟随画面还原游戏

解说式复盘是一种“一对多”的复盘,此时的话语主动权在解说者身上。复盘过程中,由一位或多位游戏观察教师作为主播,对视频资源中的游戏背景、相关幼儿个性、游戏过程等内容进行交代解说;以“我看到的、我听到的”视角客观陈述当事教师所经历的游戏画面。使未参与游戏的教师也可同频收获游戏信息。

【案例】“游戏中看到在垒高时,红衣幼儿会双手捂住耳朵并大叫,成功后会鼓掌,当听到同伴对话时会给予积极回应,在摆放物品时非常细心。听到幼儿在成功后会尖叫,欢呼。”根据视频案例通过抱团式把看到的、听到的进行思考…并用海报的形式记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2.提问式复盘:基于疑点厘清思路

提问式复盘是一种“多对一”的复盘,提问由倾听者发起。由于视频拍摄的局限性和随机性,无法对游戏过程进行全方位记录。因此复盘过程中,倾听者对视频记录的盲区和模糊区发起提问,由主播答疑解惑,帮助厘清游戏思路,保证复盘现场的每位教师对游戏都了然于心。

【案例】“某个上午,小殷和小王在骑行区自主进行游戏,他们神情专注,但是每次到拐角时总会停下来,下车后把车子抬起来,再进行游戏”根据幼儿在拐角处停下来这个问题,教师进行提问式研讨:“为什么幼儿总在拐角处停下来?”

3.共鸣式复盘:伴随话题参与讨论

共鸣式复盘是一种“多对多”的复盘方式,话题由参与者在共同研讨中产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及偶发性。复盘者通过观看视频和倾听介绍,从聚焦人物、材料、情节等方面进行观察,从“好玩点、开心事、新收获”等角度阐明观点,形成共鸣,并进一步研讨,以此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

【案例】观看视频,回放幼儿游戏场景,教师提出:“先设定目标再观察,还是先观察再找到达成目标。”“四次观察同一个目标,还是一次观察一次目标。”为理顺教师正确游戏观察的行为,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通过各自观点陈述,提问者和回答者进行交互式对答,拨开云雾中找到核心点。

(二)摇摆滚深度复盘:以表征重析的方式聚焦个性、整合地解读

摇摆滚深度复盘是以重复来回摇摆的方式,对幼儿游戏中的关键行为进行重复分析、解读,以达到深度复盘的过程。它以表征重析为抓手,通过观察、提取、对比、研判等方式,将幼儿在游戏中的表情、动作、语言、表现、作品等表征作为原素材进行个性化、整合性地反复分析,从而还原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想法、生活经验和发展水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41.pd原版全文

1.游戏中表征复盘,捕捉原有经验

游戏中的表征主要有语言表征、行动表征两大类,是幼儿直接、本真和原始的生活经验和发展水平的直接表现,同时,也是幼儿在游戏中持续性发展的对比参照,这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幼儿,解读个体,帮助他们通过游戏,获得提升。(表1)

滚动复盘:助力幼儿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发展的路径研究1
表1记一次建构游戏中的语言复盘

语言表征复盘:语言表征指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表达,包括完整讲述事件、清晰表达需求和想法等,如游戏中和同伴间的交流互动、自我旁白和语气表达等。语言表征复盘,就是对幼儿游戏中的语言进行再回顾、分析和解读的过程。

行为表征复盘:行为表征是指幼儿在游戏中的肢体动作,如通过手、脚等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意图。通过对行为表征的复盘,能更好地帮助教师看见和理解幼儿。(表2)

滚动复盘:助力幼儿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发展的路径研究2
表2记轨道搭建游戏中的涛涛的行为复盘

2.游戏后表征复盘,助推经验建构

游戏后的表征指幼儿通过说、做、画、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游戏开展后的认识、理解和收获,有助于幼儿构建更深层次的游戏经验。通过对幼儿游戏后表征的回顾与识别、分析与讨论、目标对比等过程,能提高教师对游戏的分析能力,促进其游戏指导经验的建构。

故事画册复盘:故事画册是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对游戏故事的内容情节、角色以及游戏过程的记录,以一幅幅连续的图画,来讲清楚游戏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画与画之间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游戏故事画册复盘是教师站在孩子的视角,了解孩子通过画面所传达的游戏内容,从而进行解读、分析和复盘。

思维导图复盘:思维导图是指幼儿将零散的游戏内容按一定逻辑思维进行结构化的整合,以图画符号呈现的方式,教师通过对幼儿思维导图的复盘,动态分析幼儿逻辑思维架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逆向滚要点复盘:以再循证重评的方式持续追踪、精准评价

逆向滚要点复盘是指以结果为导向,以游戏评价中教师的感受和经历为依据,提出问题点、闪光点和关键点,进行逆向反推游戏路径的复盘模式。通过提取要点、逆向推理、分析假设、梳理经验及不足等方式,对游戏或教师个人进行持续追踪,点对点地精准寻因求证,以再循证重评的方式,实现教师的自我迭代成长。

1.观点畅聊:同频复盘

同频复盘是指以教师的共性为单位进行分类组团的复盘,如按教龄分(经验同频),可分为领航组、扬帆组、新手组;按研讨内容分(观点同频),可分为支持组和反对组;按幼儿年龄段分(教学目标同频),可分为小班组、中班组和大班组等。这样,旨在以不同单位组形式进行研讨,并以小组为单位做观点分享,碰撞思维,强化教师对同一个问题多维度的思考和感悟。

【案例】针对“教师在木工坊内如何进行有效介入”这一教研主题,教师对大三班木工坊游戏进行观点同频复盘,以介入的时机、介入的言语、介入的方式为评判观点,进行了介入/延迟介入的观点同频复盘。

2.聚焦亮点:迁移复盘

迁移复盘是指以评价的形式,把游戏指导中的闪光点、经验点、有趣点等高光时刻通过集体复盘的形式梳理出来,应用到对其他游戏的指导中,其重点在于“迁移”,核心是运用。复盘过程中,教师通过发现同伴游戏指导中的“哇时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发现的过程也是对他人的认可和激励,让每位教师都收获成就感。

【案例】在一次小班益智游戏复盘中,教师对小一班周老师的《胡萝卜大战》游戏案例进行了复盘,发现周老师指导小班幼儿按颜色对胡萝卜进行分类的方法很好,进而教师对周老师一步步引导的方法进行了迁移复盘。

3.问题探究:追踪复盘

追踪复盘是指对教师游戏指导中出现的疑问点、不妥处进行持续追踪,反复研讨,直到找到方法形成闭环,其具有持续性、连贯性、递进性等特点。教师通过对同一个问题不断复盘,持续改进中获得经验的增长,这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学习进步,也有助于教师的反思和成长。

【案例】在一次大班段烧烤游戏复盘时,教师捕捉到陈老师(新教师)发现烧烤区没顾客,于是急忙跑进教室招呼小朋友光顾烧烤区这一幕,教师对陈老师的指导提出了可适当延迟的建议,于是,对陈老师的游戏指导做了持续一学期的追踪复盘,分别走进了烧烤区、建构区和益智区等地。

三、研究成效:滚筒复盘的效度与思考

(一)创新教师培训路径,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滚筒式复盘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课题实践,课题组对幼儿园建设培养管理教师的框架进行了梳理,以期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理念下的管理体系。

1.明确人人参与的教师培养理念

游戏指导能力培养的主体是教师,是教师人人参与,共同分析、交流、研讨、实践的过程。通过实践研究,幼儿园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养有了新方向,并逐渐形成新的理论架构和运行管理,促进教师游戏指导经验的识别、吸取和迁移。

2.实现人人成长的团队培养目标

在“滚动复盘”实践下,教师以复盘者和被复盘者的身份不断切换,同时以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多对多等复盘形式将游戏过程进行立体化复盘,让每位教师都以头脑风暴式融入其中,并全程参与,实现了参与率和有效性的双重保证,促进了人人成长。

(二)对“滚筒式复盘”实践与应用的后续思考

目前,“滚筒式复盘”主要以正向滚全程复盘、摇摆滚深度复盘和逆向滚要点复盘三种模式对幼儿游戏做整体复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发现部分教师游戏指导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兼顾个性化、专业化和全面化,还需根据滚筒复盘的运行模式作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雷丹.论反省思维及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4,129,159-160.

[2]朱元春.对教师教育中教育实践的重新审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7(5):35-39.

[3]鄢超云.幼儿园游戏要走向高水平有质量[J].幼儿教育,2019(31):5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341.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