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浸润校园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 李卫生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避免人身伤害事故。近日,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邀请了沟墩派出所的王勇所长为师生作了一场以“防范网络诈骗、禁毒宣传、反霸凌宣传”为主题的法治报告会。
王所长以身边的案例,从生活中常见的微信等网络支付、主播打赏等方面教育同学们要了解网络是虚拟的,上面充斥有社会不良人员,不要将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就读班级,包括你亲属、朋友的联系方式告诉对方。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圈。警防校园欺凌,对校园欺凌要大胆的说不,遇到社会闲散人员恐吓、威胁、强要物品,提供服务,要第一时间向老师报告,也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最后,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要贸然和社会人员接触,特别是不务正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这样的活动只是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几年,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始终将法治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板块,秉持“以法育人,润泽童心”的教育理念,立足校园实际、结合学生特点,构建起多维度的法治教育体系,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制度筑基,构建法治教育长效机制
做好顶层设计。学校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教务处、班主任及法治副校长为成员的法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教育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形成“校长统筹、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法治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完善规章制度。制定法治教育管理制度、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法治教育课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教学计划、师资培训、活动开展、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法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明确各年级法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确保法治教育课时落实到位,实现法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整合校内外法治教育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与当地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法治副校长定期到校开展法治讲座等活动;与社区合作开展法治宣传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法治实践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
二、课程赋能,打造法治教育知识殿堂
加强学科渗透。将法治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例如,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讲解古代法治故事、现代法治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法治教育课程。编写《小学生法治教育读本》,内容涵盖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网络安全、家庭生活法律常识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法律知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一课时进行系统教学,由专业教师授课。
开展专题讲座。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到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低年级以“认识法律”“遵守规则”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动画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规则意识;中年级围绕“校园欺凌防范”“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传授自我保护方法;高年级则聚焦“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宪法知识普及”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增强法律责任感。
三、活动润心,创新法治教育育人手段
举行升旗仪式。清晨,全校师生齐聚学校操场,在庄严的国旗下拉开了法制教育活动的序幕。德育处主任在国旗下讲话中强调,法律是青少年成长的“保护伞”,也是行为的“警戒线”。他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以通俗易懂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园欺凌、网络安全、自我保护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召开主题班会。各班围绕“知法学法守法,成长成人成才”主题召开班会,班主任们通过播放法制教育短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法律知识“活”起来。
组织黑板报评比。学校组织了法制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各班围绕宪法知识、未成年人保护、预防犯罪等内容,精心设计版面,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法治精神。有的班级绘制“法律守护成长”漫画,有的班级摘录法律名言警句,有的班级结合校园生活场景标注“守法小贴士”。一幅幅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的黑板报,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认同。
四、文化浸润,营造法治教育成长环境
创设法治环境。注重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设置法治宣传栏等,展示法律名言警句、法治故事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在教室布置法治主题黑板报、法治文化墙,展示学生的法治手抄报、法治绘画作品等,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
利用网络宣传。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设法治教育专栏,定期发布法治教育资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便捷的法治学习平台;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在课间、午休等时段播放法治故事、法治歌曲、法治小知识等,营造轻松愉悦的法治学习氛围;制作法治教育微视频等,通过班级多媒体设备等渠道进行播放,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成立法治社团。成立法治社团,吸引对法治感兴趣的学生参与。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法律知识、锻炼法治实践能力的平台。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参与各项法治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法治的热爱和追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法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自觉性显著提高,校园欺凌、违法违纪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校法治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今后学校将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持续加强法治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法治教育模式和方法,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让法治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