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作者: 胡广飞

摘要: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说,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力量,教育水平决定了国家的高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中国的九年制教育,初中阶段是最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阶段的学习完成的好,就可以接受更高级的教育。所以,初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而初中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指导人,必须考虑整个班级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这一特殊阶段,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好文化课知识,还应该注重对他们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的培养,初中班主任责任重要,需要从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与规划意识,为学生的成才需求与个性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初中班主任需要具备的专业管理素质

首先,先进的育人理念。作为初中班主任应该深入学习教育法规,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并全面贯彻落实到教育管理工中,这是班主任进行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方向,也是标准,所以,初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书育人理念,深化班级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坦荡无私的思想境界。初中班主任需要明白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追逐名利,而是促进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班主任应具备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明确班级管理与规划工作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再次,全局观念与整体意识。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紧抓班级的所有工作,不仅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应该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于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关注班级的整体发展,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平等。

二、制定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和规划时,首先应该制定和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班纪、班风与班规是一个班级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起到约束与管理学生的作用。班主任应组织学生一起民主的选出各个班干部,并进行重点培养,协助班主任管理一些班级中的琐碎事务,督促和管理学生。班主任可以按时召开班会,让学生提出自己心目中的班级管理制度,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然后经过综合整理、研究与分析,制定和完善一个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由于是学生们自主制定的制度与提出的建议,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多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同时,班主任应引导各个班干部做好模范与带头作用,在班级内树立良好的榜样,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以此推动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并促使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三、在学习上做好学生领路人的工作

在初中阶段,督促学生的学习是初中班主任的第一要务,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进入高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从整体上来看,初中生的升学率比较高,这是因为城市的初中生升学率拉高了整体水平,其实在乡镇的中学,如何提高升学率依然是一个问题。由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学生的个体情况影响等,学生的成绩自然存在差异,那么怎样降低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呢?这里提出了几点建议。可以实行小组制,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五六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并设置小组长,班主任管理小组长,小组长管理组员,每个星期或规定时间汇报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学习的情况,小组长可实行轮班制,以减轻小组长的负担。也可以一对一辅导,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带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还可以设置奖励制度,对学习有了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奖励,当然,对退步明显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到学习的弱点,进行攻克。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关于学习的交流,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习差的学生分析自己的弱点,然后大家一起帮忙解决。通过这些方法,降低学生的成绩差异,创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四、在生活上做学生的好友

创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并不只要求初中班主任在学习上做好学生领路人的工作,还要求初中班主任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做学生的好友。每个学期最好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这样做,有利于拉近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教师也要给予关心,不要让学生被孤立。对于校园暴力,班主任要坚决制止,如有需要,可请家长出面协调,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学生受到校园暴力的毒害。

学生肩负着祖国发展的大任,作为教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自身作则,对学生一视同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难题,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帮助祖国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材。当然,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创建。在初中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和规划时,应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建立和完善一个班级管理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促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与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