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力青少年成长“黄金期”
作者: 张铎
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黄金冲刺期”,但青少年可能因脾胃虚弱、营养吸收差,熬夜、压力大,肾气亏虚等因素导致生长迟缓。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转化营养;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过中医调理,可达到健脾益气、补肾填精、疏肝养血的效果,从而激活身体潜能,为生长按下“加速键”。
青春期生长:黄金期的“身高冲刺”
青春期(12~18岁)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此时骨骼快速发育,每年身高增长可达6~10厘米。但受遗传、营养、作息等多因素影响,部分青少年面临生长迟缓、骨龄滞后等问题。中医通过调理脏腑、疏通气血,激发生长潜能,助力青少年科学“拔高”。
中医重视脾肾,促进生长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肾气不足是生长发育迟缓的核心病机,正所谓“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脾为后天之本主肉”。脾虚者消化弱、营养难吸收,肌肉松软乏力;肾气不足则骨骼发育滞后,骨密度低、身高增长缓慢;肝郁气滞(情绪压力大)阻碍气血运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典型信号包括:食欲差、易疲劳、睡眠浅、手脚凉,女孩月经初潮延迟。调理需健脾促吸收、补肾壮骨、疏肝调气血,激发身体生长潜能。
中医食疗
1.食疗原则
(1)健脾益气,促进营养吸收
脾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需选用易消化且补脾的食材。山药含黏液蛋白可以修复胃黏膜,改善食欲不振;莲子搭配芡实煮粥,可健脾止泻、缓解腹胀便溏;小米富含B族维生素,可促进蛋白质代谢,修复胃肠黏膜。日常可将小米与南瓜一起煮粥,南瓜中的β-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促进骨骼纵向生长。经典方剂四神汤(山药、茯苓、莲子、芡实各15g)可增强脾胃运化。
(2)补肾填精,强健骨骼
肾气不足影响骨骼发育,需食补益精填髓之品。黑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可激活成骨细胞,加速骨钙沉积;核桃含有Ω-3脂肪酸可促进脑骨同步发育;海参因高蛋白、低脂的特性,且含有精氨酸,被认为有助于刺激生长激素分泌。
(3)疏肝理气,调畅气血
肝郁气滞阻碍气血运行,需理气解郁食材。玫瑰花芳香醒脾,可疏解因学业压力导致的食欲减退;陈皮理气健脾,可化解嗳气腹胀;菠菜含有叶酸与铁,可预防贫血,缓解用脑疲劳。同时,按压太冲穴(足背第一跖骨间隙),每次5分钟,可促进气血畅通、改善睡眠质量、稳定情绪。
2.助长食谱
(1)增高强骨汤
材料:牛尾500g、黄豆50g、胡萝卜1根、杜仲10g、生姜3片。
做法:牛尾焯水后与其余材料同炖2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牛尾富含胶原蛋白可促软骨生长,杜仲可补肾强筋,黄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可调节内分泌。
(2)健脾长高粥
材料:山药100g、小米50g、南瓜50g、茯苓15g。
做法:将食材洗净后加水煮粥,茯苓研末后加入,每周食用4次。
功效:山药小米可健脾养胃,南瓜中的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可促进骨骼纵向生长。
(3)补肾芝麻糊
材料:黑芝麻100 g、核桃仁50 g、糯米30 g、红糖适量。
做法:将食材炒香后磨粉,沸水冲调成糊,每日1碗。
功效:黑芝麻可补钙强骨,核桃可健脑益肾,助力夜间生长激素分泌。
生活调理
1.睡眠管理
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22:00~2:00)分泌量达白天的3倍,因此建议青少年22:00前入睡,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免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睡前可用艾草煮水泡脚(水温40℃,15分钟),温通经络、助眠安神。卧室保持黑暗(使用遮光窗帘)、安静(≤30分贝),室温控制在18℃~22℃。周末补觉时长不超过1小时,避免打乱生物钟。
2.运动处方
纵向运动(如跳绳500次/天)通过垂直应力刺激骨骺板软骨细胞分裂,促进下肢骨延长;摸高跳(50次/组,3组/天)激活胫骨生长点;游泳(每周2次)可借助浮力减少关节压力,强化脊柱伸展;拉伸运动如瑜伽桥式(保持30秒×5组)可拉长脊柱,单杠悬垂(1分钟×5组)牵拉腰椎间隙。需要注意,运动后补充钙质(牛奶200 ml)与优质蛋白(鸡蛋1个),避免过度疲劳(心率≤170-年龄)。
3.情绪调节
肝气郁结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建议青少年每日按压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凹陷处)5分钟,配合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疏解压力。家庭沟通避免“唯分数论”,每周安排一次亲子活动(如徒步、桌游)缓解学业焦虑。睡前可听轻音乐或进行正念冥想,降低皮质醇水平,提升睡眠质量,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中医外治法
艾灸足三里(膝下3寸)每日10分钟,每日一次,健脾促吸收;在耳部的“肾”“脾”反射区使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每日按压3~5次,调节内分泌;捏脊自尾椎至颈部,重复5遍,每日1次,疏通膀胱经,升发阳气。三者协同,激发生长潜能。建议选择正规医院和有资质的中医师进行相应操作。
出现生长迟缓信号需要就医
当青少年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一是年身高增长<4cm(青春期前)或<6cm(青春期);二是骨龄滞后实际年龄≥2岁;三是伴严重挑食、便秘或性征异常(女孩月经初潮时间>15岁、男孩出现遗精时间<9岁)。
身高增长相关误区
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想要通过大量补钙帮助孩子快速长高,但过量摄入钙剂(>1200 mg/天),可能引发骨骼过早闭合,反而不利于生长。还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服用蜂王浆,但其含有类激素成分,若长期食用可能引发性早熟,导致骨龄提前,从而影响成年后的身高。部分人认为,父母身高不高,孩子注定长不高。实际上,遗传因素占身高影响的60%~70%,后天环境仍可发挥30%~40%的作用,如营养均衡、规律运动、充足睡眠等习惯能帮助突破遗传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