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川崎病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 郝持强
川崎病(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发生在全身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的非特异性血管炎疾病,多见于儿童。亚裔儿童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者比女性多,发病高峰在6~24个月龄,冬春季发病率上升。其特殊之处在于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发烧极为相似,易被误诊,若未及时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可能累及冠状动脉,引发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甚至会对儿童的终身健康造成影响。
川崎病的常见症状
发热:患儿持续5天及以上处于高热症状,体温大多时候高于39℃,抗生素治疗无效。此类发热没有明显的规律,退烧药仅仅可使体温暂时下降,随后体温又会再度回升,并且发热所持续的时间较长。
结膜充血:双眼球结膜充血,一般无分泌物,即眼睛发红但眼屎不多,这种充血现象大多在发热后不久便会出现,一般不会对儿童的视力造成影响。
皮疹:在儿童发热期间或发热后不久,其躯干以及四肢等多个部位会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通常为斑丘疹或红色斑疹,部分可能融合成片。这些皮疹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瘙痒感,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消退之后也不会留下色素沉着的痕迹。
口腔黏膜症状:口腔以及咽喉部的黏膜出现充血现象,舌头呈草莓样改变,舌面红肿,舌乳头突出明显,嘴唇会变得干红且出现皲裂,甚至有可能出血。
手足部位症状:在疾病发病的初期阶段,儿童的手部和足部会呈现出硬性水肿,手指以及脚趾的关节部位会出现发红现象,当发热症状逐渐消退之后,指端会开始出现脱皮情况,脱皮起始于甲床与皮肤的交界处,倘若儿童此前接种过卡介疫苗,接种部位的疤痕(卡疤)有可能会出现红肿表现。
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川崎病发病初期症状与普通感染相似,易被忽视,但发病后10天内是治疗关键期。此阶段及时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血管炎给身体带来的损害,减少冠状动脉病变风险。倘若错过了这个时间段,治疗效果将会降低,冠状动脉受到损伤的概率会大幅升高,有可能引发长期的心脏问题,甚至会对儿童的终身健康产生影响。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出现持续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务必要立刻送医,防止因为延误诊断和治疗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川崎病的治疗要点
1.川崎病有明确的治疗窗口期
发病后10天内,人体炎症反应尚可控制,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规范治疗方式,便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炎症的发展。若超过此时间段,血管损伤可能无法恢复,即使后续进行治疗,也很难完全防止冠状动脉病变的出现。发病10天之后才开始接受治疗的患儿,其冠状动脉出现异常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早期接受治疗者。
2.冠状动脉受损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后果
冠状动脉为心脏供血,炎症发生时,血管壁水肿、增厚,引发血管扩张、动脉瘤等病变,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梗甚至猝死。疾病早期及时就医,用药控制炎症,可以防止病变的发生,一旦形成冠状动脉瘤,部分患儿需长期服药,少数需手术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延误治疗会增加后续治疗难度和风险
川崎病初期未及时干预,炎症可能累及多个器官,除心脏外,关节、消化系统等也可能受影响。此时治疗不仅要处理血管问题,还需应对并发症,用药更复杂,恢复时间更长。患儿身体消耗大,抵抗力下降,感染风险升高,给治疗和康复带来更多困难。
川崎病的护理策略
1.发热管理
密切监测患儿体温,每4~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超过38.5℃时,按医生建议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让患儿多饮温开水,促进排汗散热,避免穿过多衣物或盖过厚被子影响散热。若患儿持续高热不退或退烧药效果不佳,及时联系医生。
2.眼部护理
保持患儿眼部清洁,用干净棉签蘸取适量温开水,轻柔擦拭眼部分泌物。防止患儿用手揉眼,避免感染。若眼睛充血明显,勿自行使用眼药水,应遵医嘱护理。保证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眼睛。
3.皮疹护理
患儿出现皮疹时,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患儿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疹部位。洗澡时不用肥皂或刺激性强的沐浴露,水温适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若皮疹部位破损,及时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防止感染,并告知医生处理。
4.口腔护理
患儿口腔黏膜充血、嘴唇干裂,需注意口腔卫生。引导患儿用温盐水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为患儿准备温凉、柔软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坚硬、过烫的食物,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嘴唇干裂时,在医生指导下涂抹儿童专用润唇膏。同时,可以给儿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泥等,有助于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
5.肿胀部位护理
患儿手足硬性水肿时,注意保护肿胀部位,避免碰撞或挤压。给患儿穿着宽松鞋袜,不束缚肿胀的手足。用温毛巾轻柔擦拭肿胀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水温适中,防止烫伤。切勿自行按摩或热敷肿胀部位,以免症状加重。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6.休息与观察
患儿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减轻心脏负担。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情况,记录体温变化、关注皮疹发展、手足肿胀程度及脱皮情况等。若发现患儿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困难、频繁呕吐等异常表现,立即送医。
川崎病患儿的饮食建议
在川崎病的治疗和康复期间,合理饮食对于患儿的恢复至关重要。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多给儿童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豆类等,有助于增强儿童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预防便秘。避免给儿童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儿童因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肠道感染,加重病情。
结语
川崎病发病突然,若家长能及时察觉儿童异常症状,尽快带其就医,积极配合规范治疗并做好家庭护理,多数患儿可顺利康复、减少后遗症。家长应多了解川崎病知识,提高警惕,儿童患病时仔细观察症状,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