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青少年肠梗阻
作者: 吴健 张晓宇肠梗阻是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肠道发生机械性或功能性阻塞的一种疾病。青少年可能由先天发育异常、术后粘连、肠道炎症或肿瘤等多种因素引发肠梗阻。本文将介绍青少年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密切监测症状
家长应密切监护青少年病情,留意腹痛程度、部位及发作频率。肠梗阻引发的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若疼痛突然加剧且未缓解,可能是肠绞窄,需立即告知医生。同时,观察青少年患者呕吐次数、性质及量,梗阻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出现胆汁样或粪样物。此外,记录排便、排气情况,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多无排便、排气,不完全性肠梗阻则可能有少量排便、排气。
合理调整饮食
肠梗阻未缓解时,青少年患者需禁食、禁水,以减轻肠道负担。梗阻症状减轻且经医生评估允许进食后,饮食应循序渐进。先从少量清淡流食(如米汤、藕粉)开始,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若无腹痛、腹胀等症状,可逐步过渡至半流食(如粥、汤面)。饮食以易消化、低纤维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芹菜、豆类、红薯等粗糙、多渣、易产气食物,以防加重肠道负担,引发梗阻复发。期间注意少量多次补充水分,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胃肠减压护理
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将胃肠道内的液体和气体吸出,从而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在进行胃肠道减压时,医护人员要保证胃管固定良好,防止扭曲、压迫或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做相应的记录。同时要注意定时清洗胃管,避免胃管堵塞,保持通畅。此外,胃管可能导致青少年口腔干燥,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家长应为青少年做好口腔护理,可以定期用温开水和棉球擦拭口腔,也可以通过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和舒适。
体位与活动
为了减轻肠梗阻的不适,青少年患者可以选择半卧位,帮助膈肌下降,减轻腹胀对呼吸的影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帮助青少年患者进行翻身、坐起,逐渐向床边站立行走过渡,这样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防止发生肠粘连。
心理支持
肠梗阻易使青少年因病痛、恐惧及学习中断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家长要对青少年患者给予充分的关爱和陪伴,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忧虑,并向他们讲解病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聊天等方式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鼓励他们与同龄人沟通,从而获得情感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
预防并发症
肠梗阻如果治疗不当,术后可能发生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青少年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护理人员严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要考虑感染性休克,及时报告医生;如果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可能是肠穿孔或坏死,立即处理。此外,长期卧床的青少年患者要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家长可以帮助青少年翻身,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让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如有必要可以用气垫床等减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