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育人的实施路径
作者: 李童童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深入人心,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品质,以此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与思维素养的科学发展。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导向,介绍跨学科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育人价值和实施路径。
跨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在语文课堂中实施跨学科教学,能够显著提升课文赏析的深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思维发展的广度,有效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素养的全面发展。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一起讨论“军神”表现出的忍耐力、意志力与战斗力等品质,将文学鉴赏自然延伸至英雄教育、楷模教育以及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从阅读教学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范畴的跨越,在启迪学生心智、点拨思想的同时,又提升了思想道德觉悟,加速德育成长。跨学科教学因其独特的整合优势,能够充分拓展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与教育功能,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跨学科教学育人的应用
1.基于科教设备启迪发散思维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教师应基于科教设备启动跨学科教学,利用科技魅力与感官刺激引导小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活动。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生活化视频素材,如展示丝瓜架、黄瓜架、菜畦、花卉种植等不同农作物的劳动场景,带领小学生沉浸于农村风光之中,引导其观察并比较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从而深刻体会劳动的价值以及农民的智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教育。
2.立足生命教育推进跨学科学习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应立足生命教育推进跨学科教学。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琥珀的形成过程,引导小学生由语文学习延伸到自然科学领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琥珀中保存的生物标本,与学生共同探讨生物的演化与顽强,并分享感人的生命故事,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感受生命力的传承与延续,从而正确认识生命、珍视生命。通过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命观。
3.借助师生交互优化知识迁移能力
在核心素养理念促进下,教师可以通过优化师生互动来提升跨学科教学效果,帮助小学生实现认知迁移。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同名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深入理解雨来的人物性格。同时,指导学生由故事总结、人物分析逐渐过渡到中心思想的提炼,重点解读“雨来”这一形象所承载的英雄主义、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并将这些价值观念融入道德与法治学习中,从而提升其知识迁移能力。这种强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