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作者: 赵惠芳

英语写作不仅检验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更能培养健全人格、发展思维能力与促进情感表达。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应当以教材单元为支点,将语言能力培养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不仅掌握“如何写”,更明白“为何写”,最终实现从“语言学习者”到“全面发展者”的成长跨越。

技法赋能:在结构化训练中培育理性思维与严谨品格

英语写作不仅仅是语言输出的过程,更是一种内在认知的外化、情感体验的整理、价值观念的表达。教师应通过写作技法的传授,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他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育其理性思维与严谨品格。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介绍最喜欢的一本书”主题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理解“第一人称”“现在完成时与一般现在时”等概念,同时思考“为何选择这本书”“书中角色传递了什么精神”等问题,帮助学生挖掘文本背后的价值导向。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故事背景—主要角色—核心事件—个人感悟”为主线搭建文章框架,并针对“主人公为何能战胜困难”“冒险经历对成长的意义”等内容展开分析,使文章更有逻辑。最后的润色环节应聚焦语言精准度,如对比“Good”与“Amazing”等词汇的表达差异,让学生理解精准用词的重要性,在提升语言质量的同时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

实践进阶:在阶梯式写作中涵养精神特质与价值认知

英语写作教学一般分为3个阶段:先仿写、后改写、再创作,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能将语言训练、思维发展和品格培养紧密结合,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的综合育人价值。

在仿写阶段,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模仿“情节描述—角色分析—情感升华”的写作结构,在复制语言范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勇敢面对挑战”“智慧解决问题”等价值观念。而在改写环节,教师则可带领学生转换视角,以第三人称撰写“李明推荐 Treasure Island ”,促使其站在他人立场思考“哪些品质最具感染力”“如何让推荐更有说服力”等问题,深化学生对“坚持”与“成长”关系的理解,培养其同理心与批判性思维。最后的创作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拓展主题,如以“一次难忘的经历”为题,描述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心境与选择,让写作成为表达个人价值观念的有效载体。

情感共振:在互动评价中塑造健全人格与社会认知

写作评价环节是师生情感联结与价值观引导的关键场域。教师应采用“对话式反馈”,如针对学生文中“Jim's team spirit inspired me”的表述,回应“你对团队合作的理解非常深刻,这正是成长中重要的品质”,既肯定语言表达,更强化其对“合作价值”的认知。

而在同伴互评中,教师还可设计“闪光点发掘”环节,要求学生用“I appreciate your mention of ___,because it reminds me of ___”的句式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欣赏他人、反思自我的品格。当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对挫折的困惑时,教师通过引导全班讨论“勇气的本质”,将个体情感转化为集体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正视恐惧、勇于尝试”的健全心态,使写作课堂成为情感共鸣与人格塑造的平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