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罗琼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4-0098-04

初中英语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这也就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新课标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课堂提问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其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技巧,不断创新提问方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课堂提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恰当的提问策略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突破教学难点、检验教学效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生动有趣、富于挑战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带着好奇心思考问题、积极回答时,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探索知识、表达观点,让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二)引导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通过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提问序列,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不断深化思考、拓展认知。从浅显的记忆性问题,到深人的理解性问题,再到开放的拓展性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内化吸收,实现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转变,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发展提升。

(三)增进师生交流,构建和谐班级关系

互动式提问为师生交流搭建了桥梁。教师通过平等、友善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踊跃发言;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实现了与教师的有效互动。频繁的课堂互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彼此了解,构建了和谐融洽的班级关系。

(四)突破教学难点,深化学生理解认识

初中英语教材中某些语言点相对比较抽象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问,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语言规律、思考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帮互助,集思广益,在合作探讨中突破难关。

(五)检验教学效果,优化教师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教学目标达成度,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反思教学得失,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后续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新课标理念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紧扣课标要求,在提问时体现新理念、运用新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初中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境化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生活经历是英语学习的宝贵资源,将问题情境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能够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唤起学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能够用于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时,学习兴趣自然被点燃。例如,在教授《GoodMorningSchool》这一部分中“我的书包”课文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Let'stalkabout what's in your schoolbag.Tom, could youplease tell us3 thingsin your schoolbagand how youusethematschool?"学生在交流自己书包里的文具用品时,不仅练习了Therebe句型和学习用品的表达,还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际场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如在复习巩固WhatWouldYouLikeforLunch?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对话:“Suppose you and yourdeskmate are ordering food in the school canteen.Please act out a dialogue to decide what you wouldlike to eatforlunch.”学生在扮演角色对话的过程中,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到“点餐”的实际交际情境中,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强化了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语境进行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加深知识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体验中感悟语言的鲜活魅力,实现从课本知识到生活运用的转变。

(二)因材施教,分层提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突出,体现在语言基础、接受能力、学习风格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采用分层提问的策略,可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方法和表现机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

面对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不妨从简单人手,以 yes/no questions、either/or questions 等封闭式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建立学习信心。例如,在学习询问日期的表达时,教师可以先问一些类似“IstodayMonday?Yesorno?”的简单问题,让语言基础稍弱的学生也能轻松作答。待学生掌握了基本表达后,教师可以逐渐过渡到what,when等特殊疑问词引导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用略复杂的句式进行表达,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427.pd原版全文

对那些语言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教师则要给予更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成为教师的利器,以此鼓励学生用复杂和丰富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在互动讨论中拓宽思维视野。以学习季节话题为例,教师不妨问一些诸如“What do youusuallydo in your favorite season? Why?”“What'stheweatherlike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的发散性问题,鼓励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尝试使用复合句、从句等更高级的句式进行表达,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延展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在实施分层提问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策略。对那些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积极的口头表扬和鼓励性的反馈必不可少,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对在回答问题时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则要给予适度的引导启发,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厘清思路,体会语言学习的快乐。

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形式也是教师实施分层提问时的有力补充。将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编入同一小组,鼓励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在协作问答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出问题、互相解答,在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中,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提问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提问,能够有效照顾不同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持续进步。教师应竭力营造公平、包容的课堂问题情境,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在个性化的提问活动中实现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层层深入,联系新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应当遵循“层层深入,联系新旧”的基本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探索语言规律、构建语言网络,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拓展,形成完整、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设计提问过程时,可以先从复习旧知开始。通过一些与先前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快速回顾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导入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知识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复习一般现在时的用法;进而追问“Whatare youdoingnow?"引出现在进行时这一新的语法点。在复习中生新、在生新中巩固旧知,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头脑中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也会更加清晰和紧密。

在引入新知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设置具有梯度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和掌握新的语言项目。可以先从浅显的语境入手,提出what,when,where等基础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在学生对新知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更贴近生活实际、更富情境感的问题,如“What are you doing thisweekend?”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法,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your parents are doing now?”鼓励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更丰富的情境,用略复杂的句式进行表达,在拓展语境中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转变。

教师在设计层层深人的问题链时,还要注意“以旧带新、以新促旧”,通过新旧知识的交叉复现和交替练习,加强语言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学习了“What doeshelikedoing?”这一新句型后,教师可以追问“What do you likedoing?”通过类比帮助学生巩固新句型、加深认知;也可以进一步追问“What sports does he like?What else?"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巩固already,also等学过的词汇和句型,在新旧交织中形成立体化的语言网络,不断夯实语言根基。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遵循“层层深入,链接新旧”的提问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语言奥秘、构建语言体系,在新旧交叉、反复渗透中不断强化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致力于创设富于层次、贯通新旧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问题链中体验语言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最终达成语言知识同语言运用的无缝连接,实现从语言学习到语言习得的蜕变。

(四)体现人文,培育素养

初中英语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肩负起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立足教材、着眼生活,提出一些饱含人文内涵、彰显思想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真谛、陶冶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修养,实现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的完美融合。

教材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宝盒。教师应深入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子。以Friends一课为例,教师不妨先问学生“Whoisyourbestfriend?"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进而追问"What makes him/her your best friend?”引导学生思考真挚友谊的内在品质,体会友谊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问“Howcan webeabetterfriendtoothers?"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智慧,在亲身体验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言语互动中内化友善、宽容等可贵的品格。

生活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沃土。教师应努力打破课堂围墙,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观察社会,用敏锐的眼光发现蕴藏在日常点滴中的人文光芒。以HelpingOthers话题为例,教师可以先问学生“Inwhatways can wehelp others?"鼓励学生畅想身边的助人行为;进而追问“Can you share a storyabouthelpingothersorbeinghelped?”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助人或受助的真实故事,在分享和倾听中感悟互帮互助的力量与美好。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发问“Why is it important to help others?”鼓励学生反思助人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助人即助己”的人生哲理,升华个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教师应在英语课堂提问中创造性地挖掘人文内涵,以智慧和爱心推开通往学生心灵的大门,让每一次问与答都成为播撒善念、传递正能量的生命时刻,让每一节英语课都闪耀着真善美的动人光芒。唯此,方能实现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助力学生在知识习得与人文培育的双重滋养中茁壮成长,使英语课堂焕发出更加悠远而深邃的教育意蕴,而这也就是新课标要求的真实体现。

三、结论

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在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层层深入、体现人文等方面多加探索,以生动、灵活、高效的提问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最终达到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加强互动、检验学习的目的,真正落实新课标要求,推动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英语、在交流中提升素养、在实践中进步成长。教师要以课堂提问为抓手,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加深理解、密切关系,在心灵碰撞中共同成长、携手进步。教师还应将课堂提问作为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载体,融入家国情怀、生态文明、社会公德等时代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学青.问题导学: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2):34-38.

[3]李志宏.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上好一堂英语阅读课[J].英语教师,2018(21):73-76.

[4]韩宝成.有效课堂提问 高效英语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2020(18):61-6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42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