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班育人方略
作者: 陈小兰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完全是偶然。因着对三尺讲台的热爱与执着,让我来到庆元,并扎根在这片绿水青山环绕的土地上,圆了我的教师梦。初为人师,毫无教育理论知识的我开始一边自学,一边在实践中摸索教育教学方法。从教18年,5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让我对教育也有了一点浅薄的看法。
我推崇的育人理念是:循序渐进式的慢教育。灵感源自于张文亮的一篇散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最早被我实践于女儿的教育当中。
新生入学初期,我就发现我班的学生普通存在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懒散、早恋问题频发、厌学情绪高涨等问题。想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的、团结的、安定的班级依赖于班主任的带领以及全体同学的配合。历经2年的慢教育,我摸索出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分享:
一、班级管理制度“慢”建设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渐的由“他律”发展为“自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但是建立健全、合理、可执行性强的班级管理制度,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完成好的,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完善而形成。我们所建立的一切制度都要适合学生,否则就如无水之泉、无本之木,丧失它存在的基础。
制度是生硬的,不灵活的,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在制度实施的过程当中不断去修改、完善,以期做到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学生主动服从管理,并自愿接受班规制约。
班规执行近2年,不得不说成果是喜人的:四项竞赛,由高一入学时1个月近200条缩减为现在1个月20条左右;学生上课睡觉、女生化妆的现象已经销声匿迹;早晚自习的纪律问题有明显改善。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生的表现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班级团队正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昂首迈进。
如果说一个健全的班规有赖于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那么班规的执行则有赖于班干部团队的领导。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想要让我们的班级朝着优秀的方向快速奔跑,班干部团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班干部团队“慢”建设
班干部作为班级的中坚力量,如果能打造一支“能打战,打胜战”的班干部队伍,会给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班主任工作也会省力很多。我把班干部团队建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全方位了解,深入调查阶段。
(1)从新生档案中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情况。
(2)对在原毕业学校有担任班委职务的学生,电话咨询原毕业学校班主任对该生的表现、工作胜任能力等。
(3)在新生军训期间认真仔细观察,寻找班干部苗子。
(4)发民意见调查表,是否有意愿当班委或推荐某人担班委的。
2.班干部队伍初建阶段。
(1)初选人员。
(2)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自己岗位职责部分的情况,提出在工作中的疑问。班主任做好答疑工作以及布置下周需要做的工作。
(3)试用期结束,由全班成员投票决定班委人员。这样一支班干部团队初建完成。
1. 班干部队伍培养阶段
确立班干部在班级的权威地位。若能如此,班级管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一方面班干部有价值感愿意去管,另一方面其他的学生也服管。要确立干部的权威地位,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三、学生行为习惯“慢”养成
我们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长久持续用力的,养成一个习惯,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配备,如果固定的习惯还未形成就中断了,放弃了,学生自然很快就回到原来的状态。
想让烦恼少一些,教育幸福多一点,对于学生行为规范要有一个统筹的思考,系统的设计,咬定青山不放松,让它成为一种习惯。教育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从一个我们觉得简单而又能解决的问题开始,解决一个,再解决一个,这个班级就会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慢慢奔跑,长此以往,我们再回过头会发现,原来我们也可以做得更好。
教育是一份坚守,有据可依,坚持不懈,学生才能稳步走在成长的道路上。当然,规则和条例要源于学生,任何坚守与执着都要合情合理合法,基于学生的认同和接纳,才能在最美的季节结出硕大的果实,教师是园丁,细心呵护引导学生成长,他们终究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