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郑春华摘要:本文聚焦于中学生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深入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评价方式,以及所具备的意义与价值,并详细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分析古典名著对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古典名著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助力中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古典名著 阅读教学 中学生 实践探索
引言:古典名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古典名著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汲取智慧,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典名著阅读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开展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在教学中的作用
(1)提升语文素养。古典名著的语言优美典雅,词汇丰富,句式多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大量规范、精妙的语言表达,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感。例如,《红楼梦》中细腻的人物描写、生动的场景描绘以及精妙的诗词创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同时,名著中的情节跌宕起伏、结构严谨,学生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和情节发展,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会如何构思文章、组织段落以及塑造人物形象。
(2)培养文化认同感。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等,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三国演义》为例,其中展现的忠义精神、谋略智慧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3)促进思维发展。古典名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学生可以思考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以及取经团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中学生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的评价
(1)阅读量评价。设定明确的阅读量目标,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需要阅读的古典名著数量和篇幅。通过检查学生的阅读记录、读书笔记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2)阅读理解评价。采用多样化的阅读理解评价方式,如阅读理解测试、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阅读理解测试可以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主题思想的把握等方面的能力。读书报告则要求学生对所读名著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锻炼他们的综合表达能力。课堂讨论可以了解学生对名著的思考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3)阅读兴趣评价。关注学生对古典名著阅读的兴趣变化,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自评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喜爱程度、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对于阅读兴趣较高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针对阅读兴趣不高的学生,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
三、中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意义和价值
(1)传承中华文化。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中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够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信息。学生阅读名著,就是在与历史对话,让中华文化在新一代中得以延续和发扬。
(2)塑造健全人格。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他们的故事和经历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启示。例如,保尔·柯察金的坚韧不拔、鲁滨逊的勇敢乐观等,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
(3)丰富精神世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阅读古典名著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在阅读中放松身心,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节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名著中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力量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拥有更加细腻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激发阅读兴趣。情境导入:在开展古典名著阅读教学前,通过播放与名著相关的精彩影视片段、讲述有趣的名著故事片段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介绍《水浒传》时,播放电视剧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好奇心。
建立阅读社团:组织学生成立古典名著阅读社团,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名著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提高阅读兴趣。
(2)指导阅读方法。精读与泛读结合:对于古典名著中的经典章节和段落,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而对于一些次要内容,可以采用泛读的方式,让学生快速了解故事梗概。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选取“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节进行精读,其他章节则可以泛读。
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悟、疑问、对词句的理解等。批注式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思维导图辅助阅读:帮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名著的情节脉络、人物关系等。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对名著的结构和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让学生绘制三国时期主要人物的关系图和重大战役的思维导图。
(3)组织阅读活动。班级读书分享会:定期组织班级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和感悟。在分享会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观点,拓宽视野,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名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名著改编剧表演:选择一些适合表演的名著片段,组织学生进行改编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通过肢体语言和台词表达来展现自己对名著的理解。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结论:古典名著阅读教学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并加强家校合作,能够提高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文化认同感,促进思维发展,塑造健全人格,丰富精神世界。在今后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习惯,才能真正让古典名著在中学生的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古典名著阅读教学能够在中学教育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意写作指导. 李瑞敏,大名县红旗小学 河北邯郸056900;《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论坛》;2023-06-01
(2)新时代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及其培育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王晨(导师:姜成);延边大学、硕士(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2024
(3)初中生语文名著阅读调查研究—以盐城市阜宁县为例。王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