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的思索
作者: 李爽复习课历来是极具挑战性的一件事情,为了让自己在这一薄弱板块能有所突破,这一次的教学展示课,我将课题定在了《式与方程》。
复习课,首先要做的是要区别于练习课。复习课不仅是旧知的再现,更是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把散落的知识点连成一条线,由线再铺成一张知识网,让学生心中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把本节知识点整理好。上课时,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整理的知识体系,补充订正完善。再让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全班交流补充。在这块梳理环节中,因为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所以5分钟汇报交流完毕,效果很好。
(1)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完美呈现课堂的精彩之处,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路上仍需坚持思考的硬核。最优的策略是要让你的课堂留有“余地”,给足学生一定的思考与交流空间,因而在设计课堂的时候,不仅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因地制宜”地科学设置题目,让题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助力课堂的高潮,更要留有相应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和吸收,并内化,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2)怎样才能面向班级全员,是我在课堂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后续的课堂中,我应该更加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分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数学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地是,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有时学生的一个错误,也能引起强大的“风暴”,助推课堂向前发展。 作为复习课,本应是查漏补缺的最佳时机。基础题我选后进生上台板演,中等难度的题,我抽签让学生讲解。难度大的留给优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如何克服老师的一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虽说本堂课上我利用了课前的练习—制作思维导图,课堂上也开展分组讨论,充分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一切我认为还远远不够,一堂我理想中的生本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表达,乐于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敢于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一次的复习课上,首先在课前的制作环节,我更应花时间去指导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增加一个展示环节,让其他同伴看见优秀的学习成果。其次,在师生交流部分,应该让学生为主体,生生之间多展开更多的交流,老师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少量的补充。
成长就在于每一次的历练,更在于其背后更加深刻的思考。认真做好每一次,努力去反思每一回,或许,成长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