郛城县‘山农酥梨’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作者: 杜兴政 王敬廷 明广增

文章编号:2096-8108(2025)04-0101-03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Cultiva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Shannong Crisp Pear’ in Yuncheng County

DU Xingzheng, WANG Jingting,MING Guangzeng (Yuncheng County Forestry Service Center,Yuncheng Shandong 2747Oo,China)

Abstract:‘Shannong CrispPear’isakindoffruit withhigh nutritional value.Inrecent years,ithasdeveloped well,and its yieldandbenefitarealsoconsiderable.IthasbecomeanimportantcharacteristicindustryinYuncheng CountyInorderto drive fruit growers togetrich,acording tothedeploymentrequirements of theleadership,technical personnelwereorganized to conduct fieldresearch,andthe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of the‘Shannong CrispPear’industry were mastered,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Shannong Crisp Pear;cultiva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2018年春,郓城县唐庙镇王老虎村率先引进优质新品种‘山农酥梨’,建设了郛城县第1个现代标准化‘山农酥梨’示范园。在山东农业大学、菏泽林业局等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经过7年的栽培实践,‘山农酥梨’在崭城县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现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解城县‘山农酥梨’的栽培情况促进梨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2024年10月中旬县林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对‘山农酥梨’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实地走访,通过调查摸清了当地‘山农酥梨’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郛城县‘山农酥梨’的发展建议。

郓城县‘山农酥梨’栽培现状

1. 1 栽培基本情况

目前,郓城县‘山农酥梨’栽培面积

133.3hm2 ,约占菏泽市栽培总面积的 1/3 ,主要分布在唐庙镇、潘渡镇、陈坡乡、唐塔街道等乡镇,已有 70% 的梨园进入结果期。唐庙镇王老虎村是最早引进‘山农酥梨’的示范村,栽培面积2hm2 ,目前已进人结果盛期,2024年每亩( 667m2 )产量 5500kg ,商品果率 86% ,平均批发价7.5元 郛城县‘山农酥梨’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0 ,每亩( 667m2 )产值3.547万元。唐塔街道办事处郭颜庄村2020 年春栽植‘山农酥梨’ 4hm2 ,2023年每亩( 667m2 )产量为2000kg ,商品果率 87% ,平均批发价8元/ kg 每亩( 667m2 )产值1.39万元;2024年每亩( 667m2 )产量为 5000kg ,商品果率 86.5% ,平均批发价7.5元/ kg ,每亩( 667m2 )产值3.24万元。潘渡镇草庙村是2022年春栽培的,面积10hm2 ,2024年进入结果初期,每亩( 667m2 )产量约为 1 000kg ,商品果率 88.3% ,平均批发价7.5元/ kg ,每亩( 667m2 )产值6600元,预计2025年每亩( 667m2 )产量达 3000kg ,每亩( 667m2 )产值1.9万元。经过近7年的栽培实践,‘山农酥梨’完全适应郛城当地环境条件,并以其汁丰味甜、梨果酥脆、肉质细腻等特性,获得各地消费者青睐,销售价格高达7.5元/ kg ,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1.2 自然条件优势

郓城县位于北纬 3519~3552 ,东经11540~11608 ,为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国土总面积 163 323.86hm2 。郓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3.5C ,全年无霜期210d左右,年降水量 677mm ,空气相对湿度 69% ,平均年日照时数2479.7h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梨产地环境条件》(NY/T5101一2002)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一2000),郛城县环境空气质量、灌溉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已达到生产绿色梨果的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并且郛城县土壤酸碱度呈现适度偏碱,适于梨树栽培,同时当地栽培实践证明郓城县为栽培‘山农酥梨’的优势区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xgs20250426.pd原版全文

1.3 果实经济性状

‘山农酥梨’是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从‘新梨7号’作母本与‘砀山酥’梨作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质晚熟耐贮新品种,在郛城果实经济性状优势明显,果实纺锤形,果皮光滑,平均单果质量 520g ,大果可达 1.7kg ,大果型。果皮薄,果点小,果肉白色,酥脆香甜,汁多无渣,果核小。中秋节采收的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 左右,10月中旬采收的为 15% 左右。耐贮藏,常温贮藏45d口感不变。切开2d梨果不变色,抗氧化能力较强。树上挂果时间长[1]

1.4梨园管理水平整体较好

7年中,山东农业大学、菏泽学院、省农科院、市林业局等科研院校及上级业务部门十分关心郓城县‘山农酥梨’产业的发展,在‘山农酥梨’各个生长期派出教授及专家,深入农村梨园,开展现场培训与指导,同时多次举办讲座讲解‘山农酥梨’的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郛城县组建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加大梨树现代化省力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与落实力度,科学施用肥水、梨园生草、梨果套袋、精细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化栽培技术得到普及,‘山农酥梨’长势较好, 70% 以上的梨园已进入结果期,商品果率达到 85% 以上。

2 郓城县‘山农酥梨’园存在的问题

2.1果园布局不科学,基础设施不配套,机械化程度不高

郛城县‘山农酥梨’梨园多是一家一户栽培,地块分散,面积小,同时田间路面较窄,生产用电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不便于机械运输和梨园作业。据调研,郓城县‘山农酥梨’梨园共有55处,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的仅有3处,占总梨园的5.45% ,占总栽培面积的 10.1% ,其余梨园浇灌设施不配套,大多“靠天吃饭”,以降雨为主,如遇干旱少雨年份,极易造成梨树缺水,梨果品质不佳。病虫害化学防控需要的植保药械装备较差,目前仍以手动和小型机(电)动喷雾机为主,背负式手动和机动喷雾机占药械设备的 95% 以上,极少有药泵、弥雾机等半自动喷药设施,植保技术还没有向机械化、精准化、智能化推进。 70% 以上的‘山农酥梨’基地土壤管理实现了生草制,但在需要铲割的季节,果农仍沿用人工背负式割草机,手推式割草机及无人化割草机还没有普及,造成作业成本大,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等。

2.2梨农老龄化程度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据统计,郓城县百亩以上规模化‘山农酥梨’梨园仅有10个,占全县‘山农酥梨’梨园总数的18.2% ,经营梨园的梨农老龄化程度高,其中60岁以上的栽培者占全县栽培户的 60% , 50~60 岁的占 20% ,50岁以下的仅占 20% 。老梨农文化知识水平偏低,接受梨树现代化栽培管理新技术的能力差,比如像起垄栽培、网架管理、精细修剪、绿色防控、水肥药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很难得到老梨农的认可,在生产实践中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和应用。随时间的推进,老梨农对梨树的管理更加力不从心,极可能出现弃园的现象。并且,郓城县目前‘山农酥梨’梨园管理的模式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这也导致梨树现代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更为艰难。

2.3示范基地带动能力不强,采后处理处于空白

全县有‘山农酥梨’优质高产示范基地6处,总面积为 40hm2 ,不到全县总面积的 1/3 ,并且园址选择不科学,对全县‘山农酥梨’产业的发展不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山农酥梨’采后处理基本上处于空白,极少有采后分级、贮藏、保鲜环节。

郛城县水果保鲜库的数量和库容量无法满足当前水果产量的需要,据统计仅有 5% 的梨果得以贮藏保鲜,这就导致梨果采摘后集中销售,价格竞争严重,梨果附加值降低。

2.4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果树技术室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匮乏,目前仅有3名专业技术人员,还未形成能够支持‘山农酥梨’发展的科技力量,‘山农酥梨’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全县22个乡镇街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林业技术人员仅有22人,乡村农民技术员大约有40人,‘山农酥梨’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薄弱,明显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不足,没有形成专业、系统、完善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2.5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近年来,由于生态及气候等条件变化,自然灾害发生愈加频繁。暴雪、大雨、冰雹、干旱等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经常导致‘山农酥梨’生长受阻,造成经济损失。花期冻害及倒春寒时常发生,常导致‘山农酥梨’减产甚至绝收。

3发展建议

3.1争取政府政策及资金扶持,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山农酥梨’前期投资比较大,需要3年才能结果,周期长,缺乏对自然灾害及病虫害抵御能力,产业基础比较脆弱。当地政府应从政策及资金上加大对山农酥梨’产业扶持力度,加大对‘山农酥梨’基地基础设施,比如道路交通、灌溉设施、水肥药肥一体化设施、网架设施等建设,增强‘山农酥梨’抵御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能力。同时,配备必要的新型植保药械、无人化自动割草机械、施肥专用开沟机等配套设施,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优先鼓励扶持企业或个人新建高标准的冷藏保鲜库,配备先进的梨果分级、采后处理生产线,加大采后分级处理及贮藏、保鲜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质梨果入库率,保证梨果品质,尽可能延长梨果商品货架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梨果附加值,增加梨农经济收益。

3.2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动‘山农酥梨’标准化生产

在‘山农酥梨’各个生长关键时期,县林业服务中心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人乡镇梨园现场进行指导及示范操作,对梨农“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示范推广应用现代科学先进的梨树栽培管理措施,比如梨园生草、增施有机肥及菌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减药减化肥等新技术,以达到减少投入,降低梨树生产成本,提高‘山农酥梨’商品果率,增加梨农纯收益。大力普及推广网架栽培技术,增强抗灾能力,保证树势均衡生长,提高商品果率,促进梨农持续增收。制定郛城‘山农酥梨‘栽培技术标准,规范当地‘山农酥梨’科学栽培生产规程,便于‘山农酥梨’后期的统一销售。邀请省、市科研院校及上级业务部门专家定期举办‘山农酥梨’栽培关键技术培训班或研修班,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的培训与普及推广,为黄河流域梨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3.3加强品牌打造及宣传力度,提高‘山农酥梨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

政府部门牵头举办‘山农酥梨’梨花节、采摘节、丰收节等各种休闲活动;积极引导种植‘山农酥梨’的经营主体参加全国性的水果特别是梨果评比、展销会等大型活动,宣传报道崭城‘山农酥梨’品牌,提升郛城‘山农酥梨’的知名度。种植经营‘山农酥梨’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要主动对接国内知名超市、商场以及水果批发市场,争取人驻,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及电商平台,传播崭城‘山农酥梨’优质形象,扩大消费群体。

4小结

‘山农酥梨’作为郛城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不断突破创新和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山农酥梨’产业才能成为郛城县的梨果产业的一张特色优势名片,让‘山农酥梨’产业真正成为郛城县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程永志,明广增,李园园.‘山农酥梨'栽培模式及管理技术[J]北方果树,2023(2):33-3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xgs20250426.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