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

作者: 王秋璎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0

几个月前,韩雪领养了一只两个月大的侏儒兔,因为兔子体型小,颜色像拿铁,她给它起名为“小煤球”。不拍戏的日子里,韩雪会在家陪兔子,给它喂兔粮,跟它一起玩,现在,兔子已经和她关系很亲近了。“没事就跑到我身边来,用小脑袋蹭我手心,让我摸摸它。”

社交场合里,韩雪像个低电量的i 人,独处时,却维持着极高的能量。拍戏之外,她有众多滋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旅行,研究数码产品、人工智能,在将英语说得炉火纯青之后,又重新掌握了一门新语言——法语。

韩雪的生活,丰富而充盈,而且她还有许多新鲜的事物想要去尝试。

“世界一直在变化之中,我们拥抱变化所带来的每一次惊喜,这就是生命的迷人之处。”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1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2

有些时候, 认真的边界可以稍稍放宽一点

韩雪从事演艺事业已二十四年,细细回想,就像播放一张老唱片,一个个角色仿佛在耳边轻声吟唱。

从头数过,那些人物就像在她生命里排着队的“过客”,《飞刀又见飞刀》里的冷小星——复杂又让人心疼的苦命女子,《错爱一生》中的顾家慧——命途多舛的上海知青,《天外飞仙》里的香雪海——天真又痴情的小狸猫……

她们各有各的性格,也各有各的故事,但无一例外,都曾短暂地“借住”在韩雪的生命里。她们像韩雪的朋友一样,与她一起哭、一起笑,然后离开,韩雪觉得,这种“共居”感,正是演员职业的趣味之一。

每一个角色的“借住”,都像是一场人生的再体验,最近的一位角色——《黑白森林》中的文紫萱,丰富又动人,韩雪被她深深吸引。

作为警嫂,她能在丈夫外出执行任务时独当一面;作为妈妈,她用尽温柔与耐心,包容孩子的天真与脾气;作为姐姐,她机敏想出“整治”不省心弟弟的办法……随着场景的切换、故事的推进,观众从一个标签化的警嫂身上,看到了奔波在职场的普通女性,看到了在生活里团团打转的普通人。韩雪演绎的文紫萱丰富得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矛盾、挣扎和温情,而这些恰恰构成了生活的真实质感。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3

韩雪擅长赋予角色丰富的层次感,同时保持工作与生活的清晰界限。在她看来,工作和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在这两种状态间,她切换得精准而自然,这也让她感到自洽。“我从小就不太擅长‘玩’,尤其是工作时,没办法抱着‘轻松玩儿’的态度。”

但录制《乘风破浪的姐姐》,她遇上了一点“挑战”。这个以娱乐性著称的综艺,韩雪在答应邀约之前,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建设”。她担心自己因“社恐”而表现得紧绷,同时对自己“综艺感”不足有所顾虑,但意外的是,几轮公演下来,她发现自己“松弛”了。和那些性格迥异的姐姐们磨合之后,她开始明白,有些时候,认真的边界可以稍稍放宽一点。这种“打开”并没有影响她对专业的坚持,反而让她对表演有了更多新的灵感。

戏里较真,戏外松弛。韩雪独处时,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怡然自得,读书、旅行、研究各种新潮的科技产品、学各种语言,她形容这些爱好不仅是表演的“补给站”,也是她理解生活的一部分,看世界越多,演戏就越有内容。

自然和人文的东西给人的滋养永远是最深的

泰戈尔曾说,“人要在外面到处游荡,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对韩雪而言,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注脚。旅行对她来说,是一种与世界重新建立联系的方式,也是一种让自己从戏里抽离,融入更广阔生活的仪式。

2024 年8 月,韩雪和朋友开车沿着北疆走了一圈,用了二十多天。她之前关于新疆的记忆,是四岁那年的一次家庭旅行。但那时的印象有些模糊,只记得吐鲁番的热浪、葡萄沟的绿荫、火焰山的滚滚热气,长大后翻出老照片,她才意识到自己小时候竟去过这么多标志性的地方。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4

这次再去新疆,对韩雪来说,像是走进了记忆。车子一路往北开,正赶上最美的季节,树叶一点点染上金黄,远远看去,像一片会流动的金色海洋。葡萄沟的葡萄架还是小时候照片里的样子,只是多了些翻新的痕迹,“就像时间凝固了一样,很多地方都没有变”。

她尝试了滑沙,喝了一碗加了植物种子的咸奶茶,那种奇妙的滋味让她印象深刻。她笑着说:“自然和人文的东西给人的滋养永远是最深的,我相信我还会再来。”

旅行是她的兴趣爱好之一,但显然不是全部,2024 年,她还悄悄学会了一门新语言——法语。

起因是一次意大利旅行,地陪和随行翻译用法语交谈,她意外发现自己居然能听懂几句。第二天,她在教堂门口听导游讲解,发现自己依然能抓住关键词,她兴奋不已,当时就觉得这也太棒了,回来后立马下定决心要学法语。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5

一开始,她通过教学视频和教材摸索,但很快意识到,语言需要即时反馈的环境,于是请了一位法语老师,开始了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的“魔鬼训练”,课后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翻译和口语作业。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让她有种“重回学生时代”的感觉。

“语言是一种‘输入型爱好’,”韩雪总结,“学一门新语言,就是走进一个新的国度、一种新的文化。”这种全新而陌生的体验对她而言,是表演最好的养分。

在学习英语时,她就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无论是阅读英文书籍,还是看英语纪录片,她都能感知到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和文化背景,而这些又成了她表演中的灵感源泉。“演员的眼里不能只有戏,还得看到戏外的生活。”

演艺行业中有句名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在韩雪的世界里,戏与人生不是简单的相互映射,而是一种有机的整体,那些游历过的风景、听过的语言、体验过的文化,最终都会成为她在镜头前的底气和灵感。

情感、认知, 还有智慧, 机器永远学不会

无论是穿越广袤的北疆,还是沉浸在陌生的语言中,韩雪始终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这种好奇,也延续到了对科技的探索中——从人工智能到最新的数码产品,这些看似冰冷的事物,却是她生活中另一种“灵感的供给站”。

她还喜欢琢磨,也喜欢分享。比如学语言,她认真到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学习APP 逐个对比,还跑到分享平台上做“学习博主”,把用过的实用软件推荐给别人,顺带聊聊她总结出来的自学小窍门。

科技领域是她的乐园,谈起各种数码设备和人工智能,她的语速明显变快,语气里多了几分兴奋。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6

最近,她爱上了一款智能眼镜。旅行时戴着它,不用掏手机,眼镜就能帮她随时记录下路上的风景,还能解答她对陌生景点的各种好奇。

“上次去美国工作我就戴了,特别方便,不用担心来不及掏手机拍照。”她笑着说,“所见即所得,解放双手的感觉真的很棒。”

其实,韩雪对科技的兴趣从大学就开始了,那时候,她已经会自己拆电脑、装内存,手机卡顿也能自己搞定。她最喜欢逛电子产品网站,有时候买个新设备,半年后才到货,“拆包的时候已经忘了自己买了啥,但总能有种特别大的惊喜”。

如今的她不再执着于动手拆装设备,兴趣更多地放在人工智能上。她曾在节目《机智过人》和《最强大脑》中亲眼见证AI 的力量,比如通过人脸识别帮老人找到失散的亲人,感慨“科技真的能做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7

但在她的理解里,AI 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人,而是帮人把事情做得更高效。“比如我让AI 帮我生成图片,它可能会给我一百张,但最后选哪一张,还是要靠我自己的审美和判断。这就是人的独特性——情感、认知,还有智慧,机器永远学不会。”

韩雪觉得,这种独特性不仅是对科技的掌控,也是她作为演员的底气,“技多不压身嘛,演员永远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有更多东西去表达”。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8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9

韩雪的生活像是一场不断拓展边界的旅行,从角色到语言,从旅行到科技,每一个她热爱的事物,都成了她探索世界的入口,她不急着抵达终点,也从不为迎合外界而停下脚步。对她来说,生活和表演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积累,可能北疆的一片金色海洋、法语课堂上的一句灵光乍现、AI 生成的一幅画,就为下一个角色积蓄了力量。

或许,她的故事就是这样:不声张,却始终鲜活,自有一份充盈的力量在其中。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10
韩雪:未来不设限,独特不复制11

《女友》 x 韩雪

最近的行程安排是怎样的?

韩雪:最近在忙演出,录制东方卫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节目。另外,还要准备各大台的跨年晚会活动。

拍《黑白森林》时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韩雪:这部戏演起来特别过瘾,角色发挥空间很大,导演也给了很多创作自由。搭戏的演员都很有默契,剧组的氛围也很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