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
作者: 蒙丫展颜走出店,才想起车送去保养了,扫了一辆小黄车,晃晃悠悠地骑,春风拂过,难得轻松。
最近,她忙得几乎连一顿完整的饭都吃不上,二手奢侈品的生意节奏紧张,今天的热门款明天就可能滞销。母亲曾笑称她是“包贩子”,她笑着点头,是啊,贩包贩流行,也贩人们对身份和价值的幻想。
迎面走来一个人,步伐轻快,展颜没看清对方的脸,只捕捉到一个熟悉的动作——手指随意拂过额前的发丝,利落又随性,是林帆。
她的心像是被谁攥了一下,记忆中关闭已久的门,被晚风轻轻推开了一条缝隙。
红色木棉花从枝头坠落
三年前的春天,木棉花开得正盛,城南的厂区被大片艳红覆盖,落英缤纷。
展颜第一次去箱包厂看打样,走在厂房外的小道上,一朵硕大的红色木棉花从枝头坠落,落在前面男人的肩膀上,他身体一缩,脚下微微踉跄了一下,花瓣四散飘落。展颜脚步一顿,忍不住笑了。
后来,厂长告诉她,那是林帆,厂里最年轻的打样师。他一个人待在工作台前,拆解新的箱包结构,研究不同品牌的车线工艺,反复调整裁剪的精确度。他对每一块皮料都有自己的理解,手上的触感比测量仪器更可靠。她在一边,看着他的动作出了神。展颜好奇,一个人可以这样沉浸在某件事情里,像是所有时间都被揉碎了,掺进了某种秩序和节奏。她也从来没有喜欢过一个人,竟是以这样的方式。
展颜一向直来直往,喜欢就会靠近,想牵手就牵,碰到熟人打招呼,甚至带着几分骄傲。而林帆,总是下意识地低头,像是要躲避那些调侃的目光,可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挣脱她的手。
时间久了,林帆的衣着发生了一些变化。起初,他是网球鞋配牛仔裤,后来,他的衣柜里悄悄多了剪裁合身的外套,还有亚麻衬衫、高支棉休闲裤、头层小牛皮马丁靴,一件件不动声色地填进了他的日常。
展颜将衣服送出去前,会仔细把商标都拆了,怕那些LOGO 戳伤男朋友的自尊心,说起来就是工作室的打版样品,半买半送。刚开始林帆推拒,后来也就习惯了。
展颜的父亲做旅游地产,家里经营的商业体遍布几个城市。母亲沉浸在自己的美学世界里,喜欢带展颜去海外度假,看展、逛精品店,并不只是购物,更像是一种美学教育的熏陶。
展颜本可以“躺平”,但美院毕业那年,父亲随口说了一句:“学艺术的都只会花钱不赚钱。”展颜听完,毫不犹豫地离家,找了一份设计师的工作自力更生。母亲埋怨父亲:“捧着养了二十多年,结果你把她气走了。”父亲慢悠悠地回:“就跟养熊猫似的,养得娇气了,也得让她自己试试能不能爬树。”

展颜继承了父亲低调的性格,她从未向林帆提起家里的情况,怕他有负担,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家里还行,有吃有喝。”
日子是细碎的叠加,感情也是,唯一让她头疼的,是吃饭这件事。林帆做饭是不折不扣的黑暗料理,展颜偶尔抗争,提议出去吃,林帆头都不抬说:“不去,贵。你还想不想买两室一厅了?”
有时候,展颜会回家住几天。一进门,鞋都没换,就站在玄关大喊:“妈!我要吃油焖虾!蟹粉包!还有……”母亲看着她大快朵颐一连串高热量、油水足的肉菜,父亲在沙发上翻报纸说“女儿,你吃得太响了”,展颜瞪他们一眼,继续埋头进食。
她知道,自己变了,但她说不清,这种变化是生活给的,还是她自己选择的。
冬天的裂缝
时间从春天流过夏天、秋天,转眼到了冬天,快要过春节了。
展颜坐在沙发上,抱着笔记本刷机票,随手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语气轻快:“爸,我今年带林帆回家过年,给你看看什么叫做百分百配适的爱情。”
电话那头沉默一瞬后,传来父亲平稳理性的声音,像是在进行一场数据分析:“全世界人口八十多亿,适配度百分之百的爱情,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展颜懒得听他讲道理,直接打断:“我说的是现实,不是理论。”话还没说完,展颜已经挂断。她知道了家里的态度,于是,订了去林帆老家的机票。
空气里飘浮着油炸物的气息,那是林家的年味。林帆的母亲从厨房出来,打量了她好一会儿,才往她手里塞一个红包。饭后,林帆拉她回房间,关上门说:“我妈说,刚才红包弄错了。”
展颜没明白。林帆顿了顿说:“给你的,是姐夫孝敬我妈的红包,她让我问问你……”
展颜没有犹豫,把红包掏出来,林帆打开仔细数了数:“果然,两千块呢。”然后他抽走一千五百块,把剩下的揣回展颜兜里,说:“这样就对了。”展颜愣了半秒,不是因为钱,而是他的动作让她心里升腾起一丝古怪的感觉。可林帆已经转身走了,仿佛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夜里,展颜翻来覆去睡不着,天还没亮,客厅传来低声的交谈,是林帆的父母,他们已经起床,她看了一眼手机,才五点多。
林帆母亲语气笃定:“按理说,他俩都同居这么久了,快28 岁的女孩了,到时候,家里肯定急着催婚,可以不上门提亲,‘三金’都免了。”
“听儿子说,她家条件好,不然大三岁……我是真不愿意。”林帆父亲接过话头。
展颜盯着天花板,手指攥紧了被角,指尖冰凉,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一段感情里以这样的方式被衡量。天微亮,她就起身收拾行李,红包放在茶几上。林帆听到动静,迷迷糊糊坐起身,看见她拎着箱子推门出去,快步跟上,抓住她的手臂,展颜没有回头,也没有挣脱,只是站在门口沉默了一瞬,屋里传来林帆父亲的声音:“小子,你给我回来!”
林帆的手微微一滞,握着她的力道松了几分。她感受到他的犹豫,终于意识到,彼此站在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上。
回到家,饭菜都准备好了,父母像是知道她会回来,静静地等着。她眼眶微微发红,眼泪蓄满,却没有掉下来。 父亲叹了口气,语气仍旧平稳:“你接受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家庭。”
有些东西,她终于看清了,可她的心,还是在疼。
一起去吃火锅吧
年后,展颜父亲的度假村出了点事,接着,现金流遇上了问题。
从银行办完贷款手续,母亲回家整理了几个包,准备拿去当铺,安慰展颜只是存点备用金。铺子里,老板懒懒地翻看她们带来的包,手指随意捏了捏皮质:“这东西没啥大价值,不像黄金,金子拿过来立马能兑。”展颜站在母亲身侧,看到母亲的手指收紧了一瞬。
她从未想过,自己的母亲会站在柜台前,被一个陌生人漫不经心地对待,还要等着对方随意地决定她手里的东西值不值钱。
夜里,展颜坐在房间里,盯着手机屏幕,点开直播,开了一个新账号。她讲起小时候,母亲带她去欧洲,在一家精品店,看着柜台里精致的包,对她说哪款适合什么样的场合,哪款值得收藏。她在直播间娓娓道来,自己都没意识到,竟然讲得这么流畅。
母亲坐在她身边,默默地听着。等结束了,才轻轻地说:“你小时候不爱听我讲这些,总觉得无聊。”展颜眼眶微微泛红,想要说什么,最终只是握了握母亲的手。当晚,她们顺利卖出了好几个包,价格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展颜没让自己停下来,一头扎进二奢交易开始创业。她托朋友在奢侈商圈的临街地方找了个位置不错的铺面,每天都在忙,找货源、参展、考鉴定师认证,工作日程塞得密不透风。母亲不仅要帮她守店,有时还要去国外帮她看货,生意好的时候,帮她打包累得腰疼,不禁“抱怨”:“再忙下去,就该把你爸也拉入伙了。”
展颜随口开玩笑:“可以啊,他可以替我飞国外。”她原以为父亲会不屑,但这次,他笑着点了点头。那一瞬间,家里久违的轻松感弥漫开来,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展颜意识到,她的家,真的撑过来了。
创业期间,林帆母亲来店铺找过展颜。
她拎着个塑料袋,里头是一些水果,一进门,目光把货架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这生意,能挣很多钱吧?房租挺贵的吧?”之后顿了顿说:“林帆这孩子,心里还是惦记着你。他压力大,买房、结婚,样样要钱,也是他爸眼皮子浅。”
展颜靠在沙发上:“是啊,日子难过,样样要钱。阿姨,我家年初破产了,这都是以前的旧包,反正以后都是一家人,你能借我点么?我连本带利还。”林帆母亲干巴巴地笑了两声,说自己还要去看亲戚,匆匆走了。
人分开了,就很难再回头,喜欢的东西,却还有相逢的时候。
早几年,父亲为圆青春梦买过一匹蒙古马,年初卖掉了。入夏时,展颜陪父亲去马场偷偷看它,远远地看到一个身形修长的男人骑在马背上,那人是徐涵,建筑设计师,经营家族生意。
就是这个人了,一切都对了。所以后来徐涵为展颜戴上婚戒时,她是微笑的。
婚后,展颜偶然听说了林帆的消息。他迷上了打鼓游戏机,原本不舍得花钱玩的东西,却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展颜想起他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他攒钱、克制、计算着现实的每一步,没想到他会用全力砸向一台游戏机,把钱和时间一点点丢进去。她忍不住想:他是不是终于不想再计算了?
夜色降临,写字楼、商场、便利店里溢出无数人影,人们在车流之间穿行,拉长了归家的步伐。展颜骑着单车,车轮轻轻碾过斑马线,锁车的时候,手机微信弹出几条未读消息。
她以为是老客户的60 秒语音轰炸,打开一看,却是徐涵。
“老婆,你在哪儿,我来接你。”
“我们一会儿去吃火锅吧。”
没有刻意的深情,也没有刻意的问询,就像一道春风刮过,温和又自然。
就在这一刻,展颜突然明白为什么自己会选择徐涵,不是因为他们生活相似,更不是因为两个人稳定的未来,而是因为,她不会在这段关系里,成为某种被计算的变量。
她嘴角微微弯起,手指滑动屏幕,打下了一个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