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向谁看齐,人生有多种生活方式
作者: 祁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生活的几年里,我经常去楼下街角的一家意大利餐馆吃饭。
这家餐厅由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家移民经营,妈妈做饭,爸爸管理,儿子跑堂,儿子是一位瘦高、腼腆、温和的年轻人,轻声并礼貌地照顾着每一位客人。
餐厅正中间的一个大圆桌上,永远摆放着盛开的鲜花和绿植,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必点菜,妈妈会为客人准备一些家常的西西里菜肴。那个高瘦的男孩,常会坐在角落的老式立式钢琴前面,弹奏一曲,这仿佛让餐厅有了灵魂。吃着海鲜意面,看着小哥系着围裙弹钢琴,恍然间会有种身处家庭音乐会的错觉,温暖又美好。
这个餐厅是我短暂逃离忙碌生活的休憩之所。那几年,我在一家全球企业工作,这份在别人看来很好的工作,需要承担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工作量,常常让我心力交瘁。因此,我常会羡慕经营着小餐馆的这一家人,工作不一定要光鲜,平凡、不太累,而且享受其中,其实就很棒。缓慢而持续的幸福,比短暂的光鲜更值得羡慕。
后来我离开,几年后重回阿姆斯特丹时,我再次来到这家餐厅,发现餐厅经过了一番重新装修,以前弹钢琴的年轻人也不在了。我问新跑堂的小哥,以前的钢琴师呢?小哥告诉我,弹钢琴的是他哥哥,已经回到意大利老家,去实现做牧师的梦想,以另一种方式传播爱和温暖。
跑堂的弟弟自豪地说,兄弟俩自小便有约定:如果一个人追求梦想,另一个人就帮助父母经营餐馆。之前是弟弟毕业后游历世界,哥哥在餐馆工作;现在,轮到哥哥去实现理想,弟弟延续家族事业。
和腼腆的哥哥不同,弟弟是个热情的“话痨”,看我是中国人,他谈到自己的女朋友也是中国人,比他大16岁,离异,还带着三个孩子。尽管年龄和文化背景在外人看起来差异很大,但他却一脸骄傲,一再强调,爱是自由的,不可以把年龄、地位、高矮当作枷锁,去捆缚自由的爱。他人生的“成功”标准之一,就是“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他看我因为怕胖犹豫要不要点甜品,直接坐下来“劝”:“一个人身材好,但单调平淡无趣,魅力从哪里来呢?所以,尽情享受甜品吧!生动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大美女哦!”
这些年,看过很多起落的人生,有人壮志满怀,后来黯然退场;有人靠投机登上行业风口,几年后消失在圈子里;有人跟着真心慢慢走,却走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当有人问我,什么是“成功”的标准,我就会想起这对意大利哥俩。他们让我看到,人生有多种生活方式,无需谁向谁看齐。在世界的大洋中,我们可以做一条自由的小鱼,活泼又幸福地游在属于自己的河流中,四面八方都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