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摊上的小豆豆

作者: 王南瓜

豆腐摊上的小豆豆0

青龙纹身

我刚考上老师的时候,被安排到城中村旁的一所小学教数学。学生不多,大多数都是附近的孩子。

学校有个规定:每学期,班级的主科老师都要对班上的贫困学生开展关爱家访。

我和班主任(语文老师)一起去了一名叫刘豆豆(化名)的女生家。见我们到访,豆豆爸妈赶紧招呼我们落座。班主任把三好生奖状拿出来,说孩子品学兼优,只是性格有些内向,想通过家访来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有没有需要学校帮扶的地方。

豆豆爸喜滋滋地将奖状接了过去,我看见他伸长的手臂上有个张牙舞爪的青龙纹身,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豆豆家的境况不太好,豆豆妈是做手工豆腐的小贩,豆豆爸在打杂工,屋里的家具旧得都掉了漆。

家访结束,豆豆爸要请我们去外面的小店吃点饭,我们婉拒了。

凌晨两点半起床

学校食堂周末不开餐,我只能试着自己做饭。宿舍附近就有一个露天菜场,我周六早上正逛着,忽然听到有人叫我,侧过身一瞧,是豆豆妈,她系着围裙站在一个豆腐摊前,旁边还有趴在案板上写作业的刘豆豆。我心想,不如买几块豆腐炖汤吧。

豆腐被放置在一块大木板上,木板上垫着白色的纱布,豆豆妈熟练地切豆腐,左三刀,右三刀,豆腐被干净利落地切成了小块儿。她执意不收钱,“免费品尝,一小块豆腐而已,下次再说。”我和她推搡了半天,吸引了来往的买菜大爷大妈围观,还影响到她做生意,我只好作罢。

过了两周,我再去菜场,又遇上豆豆妈,她看了眼我的菜兜子,笑着说:“王老师,看得出来您平时不做饭,买的全是大棚菜。”原来,这些固定摊位的大多数蔬菜都是反季节的大棚菜,本地菜农通常挑着一筐青菜、萝卜随便找个地方卖,菜虽不怎么好看,却有蔬菜的本味。豆豆妈告诉我,要买到好菜,得赶早。

我忍不住问她几点起的。她说每天都是两点半起床,磨豆子、熬豆浆、压模做豆腐……这些流程走完,刚好到六点,可以出摊了。顾客少的时候,她会顺便买点菜。

家人的辛苦,豆豆也能看得出来,孩子虽然内向,但一直特别努力。

三年级开学时,学校里的“数学思维班”发展新成员,豆豆成绩优秀,我在推荐表上写了几句话,将豆豆招了进去,豆豆妈对此感激不已。大约一个月后,某天晚上,豆豆妈拎着一袋自己做的腐乳给我送过来。我只是在买豆腐的时候,随口念叨想母亲做的腐乳了,但自己手笨实在不会做,她却记在心里。

在这个地方,我没有朋友和亲人,豆豆妈的举动,让我感到了一种珍贵的温情。

“南村郑伊健”

某个周末清晨,我去菜市场,远远看到豆豆妈的摊位围着一群人,走近一打听,原来是有个壮男将豆豆妈的摊位占了卖烤肠。豆豆妈站在一边抹眼泪,豆豆爸皱着眉头不吭声。

其他商贩围在一旁,你一言他一句地指责壮男,大意是:一大老爷们儿欺负弱女子算什么,这市场优先本村居民就业。在大家的“围攻”下,烤肠壮男只得挪开。

过了几天,我跟在城中村长大的学校门房阿姨聊起这个事儿,我感慨,豆豆爸的纹身不管用啊,关键时刻还是得邻居抱团才行。

阿姨听了哈哈一笑说,“豆豆爸妈都是这村里长大的孩子。豆豆爸少年时有个外号‘南村郑伊健’,一是长得帅,二是敢打架,这孩子性子烈,但一不偷,二不抢,有他在,村里的小孩儿在外面不怕受欺负。”

她说豆豆妈就迷上了这个“南村郑伊健”,非得嫁给他。两人刚领证,豆豆爸就因为打架被判了九个月,出狱时,豆豆已经出生。大家都没想到,看到女儿后,“南村郑伊健”突然“觉醒”了,戒了烟酒,不再打架,做起了正经工作。

门房阿姨最后悠悠地说:“帮着自家女人揍一个外来小贩,‘郑伊健’才不屑于做这事儿呢。”

寒门出贵子

六年级快毕业时,本地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给豆豆发了录取通知书,老师们都很兴奋,但豆豆妈犹豫了好几天后来找我商量。

在她的印象里,私立学校学费贵,学生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她和老公没念过高中,自己只会做豆腐,给孩子取个名也只能想出豆豆,而且当时互联网上充斥着“寒门难出贵子”的话语,她实在很纠结,要不要送孩子去私校。

豆豆家的境况要支撑大笔的学费,的确有点困难,但我能看得出来,豆豆是棵好苗子,而且我相信,在任何时代,寒门都有机会出贵子,我也相信自己的学生。

我的态度给了豆豆妈信心,再三考虑,她最终把豆豆送进了那所学校,学费找亲戚商贩邻居们凑了点,我也塞了红包。为了照顾孩子,豆豆妈决定搬到私校附近,那边也有一个菜场,她同样可以卖豆腐,豆豆爸做外卖骑手,在哪跑外卖都行。

时间一晃好几年过去,我也被调职到另一所公立学校,离开了那个地方。去年夏天,我等公交车时,老远听见有人叫我,回头就看到了豆豆妈,她见到我,格外高兴。

她告诉我,豆豆考入了北京一所985大学,而她家也新买了房子,正在装修,等搬了新家,约我过去坐坐。

公交车来了,我和豆豆妈挥手道别。我有些感慨:豆豆出生在破旧小院,但一家人共同努力,让这个常年在豆腐摊上做作业的小女孩,走到了更远的地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