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即将密集披露 投资可借路ETF布局超预期板块

作者: 梁杏

随着中报披露进入高峰期,A股市场再度迎来结构性行情窗口。政策托底、经济温和复苏与估值中枢稳定共同构成业绩行情的宏观基础。当前非银金融、通信、家电等板块中报表现亮眼,非银受益于市场活跃与政策红利,盈利增速显著;通信受益于北美算力链部分个股集中披露高增速业绩预告;家电在“以旧换新”与消费修复带动下具备高盈利确定性。

权益市场持续火热中报业绩或成轮动关键线索

进入7月,中报披露窗口已逐步打开。截至7月15日,已有近15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业绩向好”(含预增、略增、续盈、扭亏)公司有642家。

从历史复盘视角观察,中报业绩期往往是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的重要催化窗口。回顾2010年以来的15个中报季,A股在这一期间出现9次结构性行情。总结经验可以发现,推动中报期结构性行情的关键在于三大因素:政策预期改善、经济基本面改善以及估值中枢提供的安全边际。

从宏观背景来看,今年中报期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利。首先,政策层面延续温和托底思路,“反内卷”成为近期政策热词,政策落地有望减轻上游供给压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外部环境方面,中美自日内瓦达成关税框架性协议后,关税战冲击边际趋缓。其次,2025年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温和复苏,需求结构改善。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高于全年5%目标,二季度国内出口整体稳健增长,6月出口同比增速超预期回暖至5.80%。第三,当前A股估值中枢维持在相对中性位置,截至7月16日,上证综指PE估值分位数约为35%,中证1000和沪深300位于55%左右。

此外,市场情绪层面也在逐步回暖。7月以来,两市日均成交额持续突破1.2万亿元,融资余额回升至1.86万亿元,ETF资金保持净流入态势,资金面呈现出积极改善迹象。2025年中报期具备再度演绎结构性行情的基础。节奏上,业绩持续超预期的行业板块有望率先获得资金青睐,在轮动格局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切换的重要线索。

非银盈利强兑现 通信家电看龙头

分行业看,中报非银板块业绩向好占比最高,39家已披露公司中有32家公司业绩向好,业绩增速中位数在150%左右,通信行业指数权重股集中披露业绩预告,指数权重公司增速普遍50%以上,截至7月15日,家电已披露公司主要集中于上游公司,龙头家电下游企业今年以来由于国补政策,板块业绩有较高确定性,后续有超预期可能。

非银金融板块因市场交易回暖和政策端持续利好,成为本轮中报季表现突出的重点方向。自“9·24”会议以来,监管层对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视显著增强。2025年以来,多项利好政策陆续落地,带动一级与二级市场活跃度同步上升。

自4月“对等关税”政策以来,伴随预期改善,A股市场逐步企稳反弹,主要指数上半年整体收红。券商作为市场活跃度的直接受益者,其经纪、投资自营及投行业务均出现环比改善。截至目前,已有28家券商披露中报预告,均为业绩预增或扭亏,板块整体景气度良好。展望下半年,券商业绩有望延续回暖态势。

通信板块北美算力链部分个股集中披露业绩预告,光模块板块/PCB板块头部企业业绩多有不俗表现,其中少数代表性厂商2025年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成长数倍。叠加此前扩产动作,可见算力景气高企。此外,7月15日,英伟达在官网发文称,公司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宣布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

家电板块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与消费回补共振的背景下,盈利释放能力持续凸显。尽管二季度增长可能环比放缓,但同比仍具备较强的增速基础。商务部数据,2025年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38.8%,在主要消费品中增速居首。

家电行业当前已披露企业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环节。从终端数据看,美的、海尔等龙头企业在二季度有望延续一季度良好表现。整体来看,政策推动下的换新需求、终端销售的持续改善,以及龙头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共同构成板块盈利确定性的核心支撑。

整体来看,随着权益市场热度延续,具备业绩支撑与政策催化的板块有望在中报期获得结构性关注,感兴趣的投资者可借助ETF参与中报行情。

(作者系某头部公募量化总监。)

上一篇: 政策牛行情仍将延续
下一篇: 主持人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