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中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任晓燕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5-0039-03
汉字书写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对语言文化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以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为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的教学策略设计,旨在为提升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技能
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书写基础,但学生仍需要在字体结构、笔画顺序、字形规范等方面进行更加系统化的训练。教师应通过示范、指导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和书写规范,使学生的书写更加美观。另外,教师还应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如握笔姿势不正确、坐姿不端正等,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书写的美观,还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质量
随着学生学习任务的增加,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书写任务。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限时写作、书写比赛等,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提高速度的同时保持书写质量,避免因追求速度而牺牲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度。
(三)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的书写特点和兴趣点都不尽相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规范书写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书写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多种书写任务,如创作自己的短文、书写诗词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使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教师应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书法艺术,如欣赏名家作品、进行书法练习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的特点
(一)较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与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相比,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涉及的汉字数量和难度也有所增加。教师应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如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字形规范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笔画组合,使学生在逐步提升中掌握书写技巧。
(二)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
书写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活动,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书写练习、书法比赛、小组讨论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在交流和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重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指导
每个学生的书写基础和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如对书写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辅导、额外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对书写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练习,激发学生的潜力。通过个性化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写字教学的效果。
(四)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写字教学主要依赖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但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和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如视频教程、电子书法软件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中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的教育学基础
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在小学教育中具有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特别是以兴趣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其提供了重要支持。杜威在其“兴趣与教育”理论中强调,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写字从单一的技能训练转变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愉悦体验,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学习动机理论进一步阐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兴趣与持久性培养中的作用,内在动机源于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热爱,而外在动机则通过奖励、表扬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趣味性与持久性研究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为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三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进行较为逻辑化的思考,但仍对具体形象化的活动和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写字教学需要通过设计具体的趣味活动,如汉字故事、书法比赛等,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使其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积极参与。行为强化理论进一步解释学生持久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斯金纳的正向激励在行为塑造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表扬、奖励、展示学生作品等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书写行为,使其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愿意长期坚持练习。心理学的这些理论表明,在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中,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书写兴趣的提升与习惯的养成。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书写基本规范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意识。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低年级阶段写字教学应注重趣味性的融人,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书写任务。而到三年级及以上,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写字教学不仅要关注规范性,还需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汉字书写的文化魅力,逐步提升书写的速度和流畅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511.pd原版全文
四、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实践
(一)趣味性培养的教学策略设计
1.汉字起源的故事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汉字的演变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文化背景。如讲解“木”字的演变,从甲骨文的树形图案到现代楷书的“木”字,中间经历了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书写过程中的小游戏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书写相关的游戏。如利用“拼字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拼写汉字,或者开展“字形匹配”游戏,让学生将汉字的结构部件与完整的字形匹配起来,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不仅能提高参与度,还能加深自身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3.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现代教学技术为写字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教程、动画短片,将汉字的书写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通过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将汉字的起源、形态变化等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汉字更加生动。如使用AR技术,学生可以用手机扫描特定的汉字,看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这种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持久性培养的教学策略设计
1.目标引导与阶段性反馈
目标引导是培养学生持久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为学生设定清晰的短期目标(如完成每日的字帖练习)和长期目标(如在期末达到书写速度和规范性的标准)。短期目标可以具体到每天或每周的任务,如每天练习10个字,每周完成一份字帖。长期目标则应更具挑战性,如在学期末通过书写测试,达到一定的书写水平。通过阶段性反馈,如展示学生的进步记录、对比练习前后的书写成果,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更有动力持续练习。
2.书写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持久性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如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确保书写规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避免不良习惯的形成。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定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书写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3.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培养学生持久性的重要手段,传统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进步,通过表扬、鼓励和建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结果性评价则应注重学生的书写成果,通过定期的书写测试和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具体教学案例
1.趣味化写字课堂设计——以汉字故事教学为例
教师以“汉字的起源”为主题,通过讲解甲骨文的历史和汉字的演变故事,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了汉字的文化背景,还通过“猜字谜”“编汉字故事”等游戏增强了对书写内容的兴趣。实践结果表明,这种趣味化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汉字书写的专注度和兴趣,有效改善了以往课堂中学生对写字内容感到枯燥的现象。
2.写字持久性培养的成功实践——以班级“书法达人”激励机制为例
教师设计一个以“书法达人”为主题的班级激励计划,学生需要每天完成固定数量的字帖练习,每周根据完成质量和进步情况进行评选,获得“书法达人”称号的学生将在班会上获得小奖品和荣誉证书。教师还邀请家长参与到计划中,监督并鼓励学生在家中完成练习。结果显示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激励机制的推动下保持了较高的书写积极性,并逐渐养成长期练字的习惯,班级整体书写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五、结论
总体而言,趣味性与持久性培养在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结合汉字起源的故事、书写小游戏以及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书写技能。同时,科学的目标引导、书写习惯的培养以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长期坚持的良好书写习惯,这些策略不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为课堂实践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未来,教师可以进一步关注家校合作在写字教学中的作用,将课堂成果延伸到家庭环境中,形成更加系统的写字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秦信海.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语言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4(29):45-48.
[2]刘鹏.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融入书法育人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38):43-44.
[3]范博睿,杨庭宇,易进.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审美创造素养的培育[J].语文建设,2022(16):23-26.
[4]杨建国.小学写字教学与书写能力要求的百年幢变[J].语文建设,2022(6):64-68.
[5]朱智贤.小学写字教学法[J].语文建设,2020(22)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51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