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设计视角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雷云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5-0050-04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单”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预习单、学习单和作业单的有效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一、“三单”设计的内涵
“三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指预习单、学习单和作业单。预习单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数学内容进行自主预习,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围绕教学目标和知识点设计问题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作业单则是课后巩固练习的重要工具,通过有针对性的习题设计,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拓展。
(一)预习单
预习单是在新课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一种学习任务单。预习单的设计宗旨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审视即将学习的知识要点,辨识难点,从而确保课堂学习的有效性。针对性的小学数学预习单设计,既具启发性亦富趣味,能有效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探求知识的渴望。
(二)学习单
学习单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的一种学习任务单。学习单旨在指导学生独立、协作及深入研究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与技巧,设计者需打造具备层次、开放性与综合特性的学习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作业单
作业单是在课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的一种作业任务单。作业单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提升他们在实际运用中的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为了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发创造潜能,需精心打造富含变化、贴近实际且富有创造性的作业表格。
二、“三单”设计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预习单有助于学生在课前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单能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作业单有助于学生在课后复习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单”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强调其在学习小学数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通过精心构建预习、学习和作业三个环节,旨在点燃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渴望,并提升其探究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单"设计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和课后探索,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数学的技能及创新性思考能力,进而提升其学习成效与综合素质。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单”设计通过精心构建预习、学习和作业三个环节的单据,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以此提升其学习数学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三单”设计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预习单的设计与应用
预习单的设计原则如下: ① 针对性原则。预习单的设计应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 ② 启发性原则。预习单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③ 趣味性原则。预习单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预习单的设计内容: ① 学习目标。明确预习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预习的重点和难点。② 知识链接。提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链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③ 预习问题。设计一些预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新课内容,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 ④ 预习方法。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如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等。
预习单的应用方法:教师在新课教学前,提前将预习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馈学生的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
学习单的设计原则: ① 层次性原则。学习单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单可以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练习。 ② 开放性原则。学习单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学习单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 综合性原则。学习单的设计应具有综合性,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让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单的设计内容: ①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② 学习任务。设计一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③ 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 ④ 学习评价。设计一些学习评价指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学习单的应用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学习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三)作业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业单的设计原则如下: ① 多样性原则。作业单的设计应具有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单可以设计一些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行完成。 ② 实践性原则。作业单的设计应具有实践性,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作业单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 创新性原则。作业单的设计应具有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作业单可以设计一些创新性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514.pd原版全文
作业单的设计内容: ① 作业目标。明确作业目标,让学生知道作业的重点和难点。 ② 作业内容。设计一些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 作业方法。指导学生作业的方法,如独立完成、合作完成、查阅资料等。 ④ 作业评价。设计一些作业评价指标,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作业效果和作业能力。
作业单的应用方法:教师在课后,布置作业单,让学生明确作业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批改作业单,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反馈作业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业效果和作业能力,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四、“三单”设计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案例
(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为例
1.预习单
预习单的设计内容: ① 学习目标。了解负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② 知识链接。回顾整数、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③ 预习问题。什么是负数、负数有哪些特点、如何读写负数。 ④ 预习方法。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预习单的应用方法: ① 提前发放预习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②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负数的概念和意义的掌握情况。 ③ 反馈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学习单
学习单的设计内容: ① 学习目标。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② 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温度的变化、海拔的高度等。 ③ 学习方法。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④ 学习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习单的应用方法: ① 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②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方法。③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④ 进行学习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3.作业单
作业单的设计内容: ① 作业目标。巩固负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② 作业内容。书面作业,如负数的加减运算练习;实践作业,如调查生活中的负数应用。 ③ 作业方法。如独立完成书面作业、合作完成实践作业。 ④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报告,对学生的作业效果进行评价。作业单的应用方法: ① 布置作业,让学生明确作业的重点和难点。 ② 指导学生完成书面作业,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③ 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实践作业,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 ④ 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二)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为例
1.预习单
预习单的设计内容: ① 学习目标。了解圆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② 知识链接。回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③ 预习问题。如什么是圆、圆有哪些特征、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④ 预习方法。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
预习单的应用方法: ① 提前发放预习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②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圆的概念和特征的掌握情况。 ③ 反馈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学习单
学习单的设计内容: ① 学习目标。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② 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设计圆形图案等。 ③ 学习方法。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④ 学习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学习单的应用方法: ① 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②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③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④ 进行学习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3.作业单
作业单的设计内容: ① 作业自标。巩固圆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② 作业内容。书面作业,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练习;实践作业,如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和面积、设计圆形图案并制作。 ③ 作业方法。如独立完成书面作业、合作完成实践作业。 ④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报告,对学生的作业效果进行评价。
(三)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为例
1.预习单
学习目标: ①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② 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预习内容: ① 阅读教材第10~14页,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② 观察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如杯子、漏斗等。
预习方法: ① 阅读教材,圈出重点內容。 ② 观察生活,发现圆柱和圆锥的应用。
预习问题: ①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是什么?② 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2.学习单
学习目标: ① 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② 能够用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① 结合教材第15~17页,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② 实际问题,如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等。
学习方法: ① 小组合作学习,推导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② 探究式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问题: ① 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② 如何用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514.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