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生英语深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任利那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生英语深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0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5-0089-03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下的阅读教学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课堂教学多以语言知识为重点进行阐述,重在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为目的;二是教师的提问多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偶有开放式问题也只是围绕教学材料而设计,少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而展开,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水平相对较低;三是课堂活动多以单一的教学活动为主,限制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以上问题都表明,阅读教学还停留于浅表,学生被动地游离于课文的表层含义而失去创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严重弱化。基于此,教师借助项自化学习的情境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开展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不断提升其阅读能力。

一、项目化学习与英语深度阅读能力的关系

(一)深度阅读能力的表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实践性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深度体会文本内容,并加以创意表达”。由此可见,“新课标”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在理解、评价等高阶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创造。深度阅读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契合,聚焦英语学科,深度阅读能力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阅读兴趣浓厚

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对文本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并积极联系旧知、生活常识,实现知识在多种情境中的迁移。

2.思考角度多元

浅层阅读时,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狭隘,仅关注表层含义,如人物性格特点、段落大意、故事情节等;提升深度阅读能力后,学生能够从人物性格、段落大意、故事情境中推理出写作意图、情感态度,即更关注价值观维度的内容。

3.探究水平递升

深度阅读能力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学生沿着感知内容一获取信息一分析问题一内化知识—产出结果的底层逻辑,一步步递升探究水平。

4.应用能力提高

阅读的落脚点是写作,新高考背景下,读后续写成为英语学科主要的考查要点。深度阅读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写作,提出独到的观点,重构文本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深度阅读能力的表现在于兴趣、思考、探究和应用。

(二)项目化学习的特点

项目化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需要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探究。当下的英语教材重视结构化知识体系,以单元为单位编排教学内容,而且每个单元都有鲜明的主题。在主题统领下,文本内容在工具性特征的基础上延伸出人文性特征。教师立足文本内容设计驱动性问题,旨在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学生需深度理解文本,把握文本中隐藏的情感,同时拓展思维,借助多样化的学习手段续写故事,实现创意表达。

因此,项目化学习为深度阅读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机会,二者是路径和目的的关系。

二、基于项目化学习开展高中学生英语深度阅读的教学实践

文章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MoralsandVirtues"中“TheStoneintheRoad”为例,对基于项自化学习开展高中学生英语深度阅读进行教学实践,以期待其教学成效。

(一)确定项目主题,点燃学生阅读热情

项目化学习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项目主题,即围绕核心内容展开探究。深度阅读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关注价值观维度的内容,并能够结合自身实践实现知识迁移。因而,教师要梳理文本内容,从故事情节中找到价值导向与文本内容的联结点,在点燃学生阅读热情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持续阅读的契机。

“TheStoneintheRoad"是个关于“石头”的寓言故事。新课标对该部分内容的描述是“分享一个关于道德故事的看法”。由此可以推出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对生活现象展开评价。教师从中延伸主题,如“石头”真的指实体石头吗?有哪些引申的含义?面对公共生活中突然出现的问题、现象等,作为社会的一员,该如何面对?学生围绕故事写评论,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涉及分析、解读等环节,同时使用规范语言,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整个过程就是思维进阶发展的过程,学生由感知、分析等低阶思维迈向评价、表达等高阶思维。故而,教师明确项目化学习的目标,即借助评论故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思维、思辨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肩负起社会责任,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提升其学科素养。基于此,教师提炼“价值导向"关键词,设计项目主题——“石头”小镇的社会价值。教师围绕项目主题开展阅读活动,为提升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创造机会。

(二)巧设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驱动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合理的问题能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方向,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驱动问题的设计不能盲目,要充分考虑项目指向的主题。首先,驱动问题要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学生对熟悉的事物更有亲近感,更能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对文本内容展开逻辑推理。其次,驱动问题要内涵丰富,让学生能够合理评价和批判性思考,得出见解独到的观点。

例如,“‘石头’小镇的价值导向”项目主题以故事情节为依托,文本结尾处表明,国王非常满意小女孩的做法,并给予了奖励。如此,问题如下:

1.Will the young girl accept the award from the King?

2.What's the attitude of the other people to the behavior of the young girl?

3.What changes will it bring to the life of the young girl?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524.pd原版全文

在问题驱动下,学生自主地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度阅读,梳理故事的情节,批判性评价人物的性格特点,由此推断故事的合理走向。在此过程中,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观点,教师适时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让学生实行多维思考和多元互动,实现逻辑推理、思辨表达、批判思考等深度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项目方案,鼓励学生深度探究

驱动问题确定后,教师组织学生制订项目方案,以便及时调整进度,实时监督管理。关于项目方案的制订,教师可以参照驱动问题,由指向问题的信息组成目标和框架。

“TheStoneintheRoad"驱动问题是新闻报道,教师设计项目化学习的计划,如表1所示。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生英语深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1
表1“TheStoneintheRoad"项目化学习方案

(四)搭建项目支架,指导学生深人实践

好的设计蓝图只有落到实处才能生效。项目实施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合作,按照项目方案完成具体的任务。

以Findoutthemainidea为例,学生阅读文本时很难从英语语言体系中识别出有效信息。对此,教师需要提供问题工具,即借助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学生填写表格内容,如表2,完成故事情节的梳理。

问题串:

1.What was the king's idea for teaching an important lesson to his people?

2.What was the response from most of the people?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生英语深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2
表2Findoutthemainidea内容支架

不同的项目活动指向不同的要求和特点,教师需要提供对应的支架,助力学生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

(五)呈现项目结果,促进学生阅读反思

项目演示是项目化学习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教师为学生搭建项目演示的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项目结果,帮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如,教师设计“石头”小镇《新闻之星》投稿活动:学生扮演实习记者,向杂志社投稿,阐述对“大石头”问题的看法,热度值最高的新闻稿予以发刊。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对小镇上突然出现大石头的热点问题进行追踪调查,形成不同的观点。教师将学生最终的调查结果投屏到电子白板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分享,从治理国家、女孩后期生活、群众反映等角度入手,阐述他们的观点,演示所撰写的新闻稿。教师出示评价标准:新闻主题应与驱动问题相契合,指向“社会责任”;新闻内容不能违背课文的原意;新闻观点符合人物性格,视角新奇且合理等。学生相互评价,为对方投热度值,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统计热度值,将排名靠前的新闻稿打印出来,制作成班级小报,在教室展示。

三、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为高中生英语深度阅读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提升,阅读思维得到了发展,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项目化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广泛应用,让项目化学习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整体提升高中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湘芝.在高中英语项目化学习中探索“五育融合”——以《老人与海》为例[J].教育,2024(5) :99-102.

[2]涂静.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2024,24(1):135-138.

[3]陈新忠,赵慧慧.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3,46(5):34-39.

[4]史改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项目化学习方案分析[J].考试周刊,2023(15):93-96.

[5]王丹,洪梅.项目化英语学习在高中英语选修课中的尝试[J].英语学习,2014(10):41-4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52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