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实践探究
作者: 严茂建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5-0149-03
一、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班主任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德育课程,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此外,班主任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下一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班主任通过德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其爱国情怀。通过德育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差异、培养合作精神。在智育方面,德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在体育方面,德育强调身体的健康和锻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在美育方面,德育通过艺术欣赏、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引导其行为的重要途径。通过德育,学生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主任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过程,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他人合作,进一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观念滞后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德育观念的滞后。尽管时代在进步,教育理念在更新,但部分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依旧不足,仍将教育的重心放在知识的灌输上,忽视了德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德育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二)德育方法单一
部分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缺乏创新和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学方式依赖于课堂讲授,通过讲述道德故事、历史典故或者简单的行为规范来传递德育内容。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传授一定的道德知识,但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重要性。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将抽象的道德规范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相联系,导致德育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因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在德育方面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內容,这使得德育难以触及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
(三)过分重视升学率,忽视德育
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学校和家长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前景视为首要目标,而德育则被置于次要位置。这种教育观念使德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逐渐边缘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些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升学率的压力卜,德育被简化为一系列形式化的活动,其没有得到深人和系统的实施。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的策略
(一)创新德育内容
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德育内容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成长环境,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素材。如可以通过讲述当地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传统美德等,让学生在了解家乡文化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此外,德育内容的创新应包括对传统德育内容的现代诠释,使之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融合。如可以将诚信、友善、勤奋、尊重等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公民责任、环保意识、网络文明等新要求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既传统又现代的德育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德育将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创新德育内容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引导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德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要加强和家长的合作
为更好地实施德育,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需求,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这种双向互动,班主任和家长可以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一致的德育环境,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接受到一致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引导。这样的合作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家校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与家长保持实时沟通,分享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德育活动的开展成果。这样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育儿经验的平台。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德育活动,如亲子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家长亲身参与到德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家长的德育意识,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德育知识,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这样,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能更好地贯彻德育理念,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540.pd原版全文
(三)保证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地位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应特别注重保证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这意味着班主任需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不再是单向的权威传递者,而是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导者。通过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在德育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主体。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教师也应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其个性和选择。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德育的内容,可以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在德育中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德育不再是简单的道德灌输,而是一种可以真正触及学生心灵、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四)注重德育与实践相结合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应特别注重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这意味着班主任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德育融人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和践行德育的内容。班主任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培养其爱心和奉献精神。此外,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班主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将其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五)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推动德育的发展,农村小学应完善德育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促进德育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重视其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此外,学校应定期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审查和修订,保证其与时俱进,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如可以引入德育积分制度,将学生在校内外的道德行为表现转化为积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同时,可以设立“德育之星”等荣誉称号,表彰在德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以此树立榜样,鼓励更多学生向其学习。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共同参与学生的德育评价,形成教育合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德育潜能,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伍艺芬.新时期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3):95.
[2]康晓萍.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J].才智,2020(6):9.
[3]白文君.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上),2019(2):234.
[4]陈爱桃.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J].家庭生活指南,2018(11):17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54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