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与健康 多元化家庭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 张超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聚焦于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全面发展。传统家庭作业模式难以满足素养提升需求,亟须构建多元化作业体系,探索创新实施路径与评价机制。

一、构建多元化家庭作业设计体系

设计原则方面,笔者所在学校强调素养导向,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作为核心目标。运动能力包括协调性、耐力等,健康行为则涉及科学锻炼习惯的培养,而体育品德则着重于团队协作等品质的塑造。通过这些核心目标的实现,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上,学校设计了游戏化任务,如家庭跳绳挑战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同时,还融入生活化场景,如在超市采购中进行负重练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验到锻炼的乐趣。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能水平,学校采取差异化分层的策略。基础目标设定为每日5分钟的拉伸,旨在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目标采用阶梯式跳绳计数,鼓励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拓展目标则包括社区运动打卡,为体能较好、愿意挑战自我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最后,在安全性保障方面,学校提供动作示范视频,如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资源,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巧,明确运动防护要点,帮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避免受伤,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体能训练类。本研究为学生定制了一份家庭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方案。具体而言,建议执行20秒的开合跳动作,继以10秒的休息时间,循环五组。每次训练后,身体将经历充分的锻炼与挑战。

技能提升类。为提高运动技能,本研究推荐使用“天天跳绳”APP。该应用提供AI动作评分功能,确保跳绳动作的准确性。学生可利用此应用绘制篮球运球轨迹,掌握篮球技巧并提升手眼协调能力。

健康知识普及类。为增进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建议制作一份“膳食金字塔”手账。该手账可记录家庭一周的饮食结构,包括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与比例,从而清晰反映饮食的均衡性及是否符合健康饮食标准。

跨学科融合类。为全面提升健康与知识水平,建议参与一项跨学科活动。通过测量运动前后的心率变化,结合体育锻炼与数学知识,记录并分析数据。通过撰写运动日记,记录运动体验、收获与反思,锻炼写作技能并深入理解运动对身心的积极影响。

二、创新家庭作业实施策略

“三维联动”机制,通过家校协同、社区资源整合和数字化支撑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协同方面,通过班级钉钉群发布《家庭运动指南》,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运动锻炼中。家长需要拍摄15秒的锻炼视频,并在视频中详细标注每个动作的关键要点,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

在社区资源整合方面,学校联合社区体育馆,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周末运动闯关赛”活动。包括定向越野、足球等多种运动项目,让学生在周末时间里能够走出家门,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数字化支撑方面,利用“悦动圈”APP生成学生的运动数据报告。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时长和强度分布,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并根据数据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调整。确保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既能够达到锻炼效果,又能够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通过这种“三维联动”机制,学校希望能够充分调动家庭、社区和数字化资源,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运动锻炼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方面,学校不仅关注过程性记录,还注重成果性展示。过程性记录包括运动打卡次数,通过记录每天的运动频率,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参与度;心率监测曲线则展示学生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家庭参与度评分则是通过家长的反馈,评估家庭对学生运动的支持程度。成果性展示则更加直观地展示了学生的进步,如通过技能进步对比视频,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在跳绳速度上的显著提升;健康知识手抄报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所学的健康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

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方面,学校采用多种创新的方法。AI智能评价通过“小步在家练”程序自动识别学生的动作规范性,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成长档案袋则收录学生的运动计划表、家长反馈表以及社区活动证书等,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星级评定则设置铜牌、银牌和金牌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完成基础目标、达成提升目标和创新拓展任务,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面,学校鼓励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学生自评通过填写《运动成长反思表》,标注“本周最满意的三次练习”,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家长观察则从运动积极性和情绪管理两个维度进行五级评分。教师诊断则基于数据分析,如发现有50%的学生在平板支撑动作上存在变形,教师会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下阶段的教学重点,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通过构建“目标—实施—评价”闭环体系,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得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从技能训练向素养培育的转型。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智能设备与作业设计的融合,建立区域性的家庭体育作业资源库,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系统化支持。

【本文系济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课题名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健康多元化家庭作业的设计与研究》课题编号:2024NGYB037】

(作者单位: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