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实践

作者: 郑健生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平台设计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和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必修2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为例,探讨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设计高质量的作业设计。通过实施分层次作业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进步。

一、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依托国家平台资源,贯彻课程标准

本案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任务驱动和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在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上的“作业活动”发布文化遗址视频和名人访谈,要求学生提交观察报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意识;利用平台上的应用“打卡”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应用“习题库”设计精准练习,夯实语言知识;运用“成绩管理”功能监测学习进程,并实施针对性辅导;借助"“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馈,优化作业设计。这种设计融合了教学与技术,确保作业与课程标准相契合,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把握作业育人效能,促进学生发展

作业设计不仅关注知识巩固,更注重育人功能。通过设置真实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并塑造价值观。以“文化遗产”为主题,“作业活动”发布当地文化遗产调研任务,要求学生实地考察后提交报告或制作海报。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利用平台的“问卷调查”功能收集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反思学习过程,提升自我评价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落实大单元教学理念,培养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Cultural Heritage”单元作业设计涵盖听、说、读、写和观察能力,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整体规划。通过"作业活动"发布文化遗址纪录片,要求学生观影后撰写观后感,提升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利用“打卡”功能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习题库"发布精准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这种设计充分发挥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构建综合学习能力体系,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二、国家平台应用与作业设计深度融合

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多项功能为高效、精准的作业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在“智题库”和“资源库”中选择合适内容系列表针对性的作业,并通过“作业活动”和“通知”推送给学生,随时掌握完成情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可通过“资源”栏目或班群与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老师则可通过批改、打卡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学情,精准调整作业设计,并依托“成绩管理”功能快速反馈学习效果,从而在教学中实现精准指导和个性化开展,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分层次作业设计具体实施

(一)课前预习作业

在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资源库”内,教师上传与“Cultural Heritage”关联的英文纪录片,诸如有关埃及金字塔或中国长城的介绍资料。学生可通过访问教师置于 "资源库" 的材料开展课前预习。预习进程中,学生着重关注并记录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如ancient civilization、historical site等新词汇与短语。随后,学生于平台的“班级群”分享个人词汇记录,并就视频或阅读材料内容与其他同学展开简易探讨交流,借由该互动激发对文化遗产主题的兴致与好奇心,为课堂学习铺就基石。例如,在一节关于"文化遗产"的课堂中,教师在平台的“资源库”中上传了一段关于中国长城的英文纪录片,并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学生通过扫描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等内容,记录了以下词汇和短语:

ancient civilization(古代文明)

historical site(历史遗址)

cultural significance(文化意义)

随后,学生将自己的词汇记录上传至“班级群”,并讨论了纪录片中关于长城修建目的的部分内容。一名学生在群中提问:“Why is the Great Wall called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这引发了其他学生的共鸣,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讨论。通过这一互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的词汇,还对文化遗产的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这一预习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并通过小组互动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若学生预习遇到困难,可通过“资源”栏目深入学习或巩固,也能借助班群与教师、同学互动求解。对于进阶层次学生,在“资源库”额外推荐更具挑战性的阅读素材,如文化遗产保护英文研究报告,助力其进一步拓展词汇量、提升理解能力。这些材料中的高阶词汇与表达方式,如conservation efforts、cultural significance等,为其提供深度研习资源。凭借这些预习资料,进阶层学生能够在基础层内容之上,提前洞悉更繁杂的文化遗产主题,进而更优地为课堂学习蓄势。通过分层次的预习任务设计,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通过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策略的应用。

(二)课后巩固作业

在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作业活动”功能模块,教师择取平台上的英语新闻报道或访谈片段,发布听力练习,内容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等论题。学生听完后,完成相应听力理解题目,如选择题或填空题。继而要求学生用英语录制一段自身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见解或感受音频,上传至平台。教师借助“作业活动”中的批改功能与“打卡”功能追踪学生完成状况,实时洞悉学生学习动态,并通过班群与学生互动,化解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遭遇的难题。在完成基础层作业前提下,要求进阶层学生对听力材料深度剖析,总结其中观点与论据,用英语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学生论及自身对全球遗产保护现状的认知,以及对未来遗产保护的展望。同时,他们于班群发起口语讨论活动,邀约其他同学共同探究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议题。例如,组织一场关于高质量作业设计强调依托国家平台的资源,基于课程标准,“How to enhance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的讨论,进一步打磨口语表达与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这一设计,不仅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其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还通过自我表达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会了如何组织和表达个人观点,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与协作,这些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听力与口语的反复练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自主探究作业

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选取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究,借助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关联资源,如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剖析和设计素材,完成实践与分享任务,以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通过平台上的“资源库”上传作品,学生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成果,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反馈。例如,学生可以探究潮阳英歌舞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和文化意义,并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传承人等方式收集信息,用英语撰写研究报告或制作展示海报。利用平台的“学生评价”功能,同学之间互评互鉴,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此外,这一自主探究作业设计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作业实施过程中的个性化学习

(一)作业层次细分

教师依据学生英语水平与学习能力,将作业划分为基础层、提高层与拓展层。基础层作业侧重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巩固,适配英语基础薄弱学生;提高层作业聚焦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提升,契合中等水平学生;拓展层作业更具挑战性,涵盖项目式学习作业与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适宜学有余力学生。学生可依循自身实际情形,于平台自主选定适配自身的作业层次。

(二)个性化学习资源适配

运用平台的“资源库”功能,为不同层次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针对基础层学生,推荐基础词汇讲解视频与简易阅读材料,助力其夯实根基。面向提高层学生,供给中等难度阅读素材与写作练习,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着眼拓展层学生,推荐高难度英语写作题目与跨学科研究项目,如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剖析与研究报告,助力其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学习进度与需求,于平台自主抉择学习内容与顺序。

(三)学习进度监测

凭借平台的“成绩管理”功能,实时追踪学生学习进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系统自动记录学生作业提交时间、完成作业耗时以及作业成绩等数据,助力及时把握每位学生学习动态。对于学习进度迟缓或作业完成吃力的学生,借助平台的 “消息”功能及时予以指导帮扶,确保每位学生皆能依循适配自身的节奏学习。

五、作业实施进程中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一)即时反馈与激励举措

运用平台的“作业活动”功能,能够即时批改学生作业,并给予详尽反馈与建议。对于学生的优质作业,借助平台的“展示”功能予以展示分享,激发其他学生向优看齐。同时,针对学生作业中呈现的共性问题,利用平台的“班级群”功能于课堂集中讲解纠正,确保学生能及时纠错、巩固知识。

(二)自我评价与互评机制

倡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互评。学生完成作业后,先对照作业要求与评价标准,于平台进行自我评价,找寻自身优劣之处。随后,学生之间借助平台的“学生评价”功能相互评价作业,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平台的评价系统支持文字、语音等多元评价形式,便利学生交流反馈。借由自我评价与互评,学生能够更优地洞悉自身学习状况,培育自我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作业数据分析与应用

(一)数据采集

运用平台的“成绩管理”功能,收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数据,涵盖作业提交时间、完成作业用时、作业成绩等。同时,平台的“班级群”功能记录学生在讨论区的发言频次、发言内容等互动数据,以及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查阅学习资源的频率与时长等学习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勾勒出全面的学生学习画像,助力快速甄别学生学习难点与优势。

(二)教学策略调适

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作业设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薄弱点,于课堂着重讲解、强化训练;对于学习积极性欠佳或学习困难的学生,借助平台的“消息”功能给予更多关注与指导,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与辅导方案。同时,依据学生学习兴趣与需求,利用平台的“资源库”功能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提升作业针对性与有效性,达成减负提质增效与数字化转型目标。

借助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分层次作业设计,本案例依傍平台资源,遵循课程标准与教育理念,注重作业育人功能与核心素养培育。经由个性化学习与反馈以及作业数据分析与应用,充分发挥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优势,为学生呈献更为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