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孝顺就是不孝
作者: [日]岸见一郎 [译]宋刚 夏亦萌母亲去世后,与父亲的同居生活压抑到令人窒息。即使我想说什么也无法启齿,仅仅是和父亲共处一室也会令我紧张。
于是,为了避免和他独处,我想到一个办法,那便是结婚。母亲的去世,以及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压迫感,一同加速了我的结婚进程。之后,我、妻子和父亲,在没有母亲的家里开始了三个人的生活。家庭氛围与只有我们两个人时截然不同了。
父亲生病后,忘记了大部分事情。他并不记得我们三个人一起生活的时光,反而记住了作为我们之间“缓震带”的母亲去世后的那段日复一日的高压生活。那段时期虽然对我而言并不愉快,但对父亲来说也许是美好的回忆。
父亲告诉前来探望的护士和护工,我还没有结婚,而他们都知道我已经结婚生子。当父亲宣称我还没有结婚时,一位护士说道:“不,您的儿子已经结婚了。”父亲回答道:“不可能。我从没参加过婚礼。”如此毫不犹豫的回答,反倒让人觉得质疑者可能搞错了。
父亲说在我结婚之前不能死。如果我告诉他我已经结婚了,他会不会立即离开人世呢?我这样想着,于是对他的询问含糊其词。
当父母认为孩子还需要他们时,会感到自己仍有贡献,从而更具活力。我独居的时候,父亲常常给我打电话,聊天内容大抵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去了哪家医院,得到了什么诊断结果等。他的声音总是有气无力,诉说着他随时都可能死去。我知道他在身体状况不佳时才会打来电话,可听到他虚弱地说“我可能撑不下去了”时,我还是不禁开始担心。听到这种话,我担心他感觉到自己死期将至。
很多年轻人问我如何孝敬父母。我回答道:“最大的孝顺 就 是 不 孝。”2006 年, 我因心肌梗死病倒了。当时,父亲仿佛突然年轻了十岁,变得活力满满。之前他的声音有气无力,当时却充满了力量,因为 他的孩子生病了,他认为自己必须坚强有力。
父亲长期患有心绞痛,冠状动脉上搭了几个支架,每半年就要住院做一次造影扫描。有一次检查时, 他 的 情 况 恶 化了。医院联系了我,我一大早赶了过去。父亲的血压急剧下降,我以为他就要这样 死 去 了。 幸 运 的是,他最终脱离了危险。检查结束后,父亲情绪高昂,不停地和我说话。
那天,我陪了父亲十多个小时,我们聊了许多。尽管手术绝非易事,但父亲没有丝毫恐惧。相反,他很关心我的身体状况。那时,我在医院工作,经常和父亲碰面。我告诉他,我从早到晚都在辛苦地工作。我不禁想到,在自己也时日不多时,我会像父亲一样关心别人吗?
当感到孩子还需要自己时,父母会变得充满活力。
(心香一瓣摘自《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