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困在食欲里
作者: 李子李子短信曾经一度,我不知道“吃饱了”是什么感受。我像是有一副困在食欲里的身体。
那是 12 年前的夏天,我,一个身高 165 cm、体重 59.6 kg的所谓“胖子”,决定要开始“认真地减肥”。我坚持不懈地进行有氧运动,每天只吃不到 1200 kcal 的食物,拒绝一切甜食和油炸食品。我坚持每天记录,量化自己的进步,反省自己的不足,在朋友聚餐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啃菜叶。
那个夏天,体重秤上的数字掉到了 50 kg。随着体重一起消失的,还有月经、头发,以及睡眠。我时常为 0.1kg 的变化而焦虑,发火,然后崩溃,暴饮暴食,再哭着去把这天的4km 跑完。
肉体上的饥饿还是次要的。最可怕的是食欲。精神上的食欲,占据着我醒着的每分每秒。我不止一次地想着下一顿吃什么,我会用什么稀少的东西来填充渴望着食物的身体。我在跑步机上看视频,看大厨做菜,看视频博主走街串巷吃小吃,甚至看所谓的大胃王视频。任何一闪而过的与食物有关的念头,都会像楼上装修电钻的声音一般,持续不断地从各个角度钻入脑袋。我还记得实习的时候,公司 HR 时常会组织下午茶。当甜点出现在办公室的一角,我的大脑就会嗡嗡作响,一个字都读不下去、写不下去,满心满脑都是小蛋糕上的奶油。
一旦失控,那么不管吃多少,我的身体和大脑,都感受不到饱,感受不到满足。不管是多廉价的零食,过期的饼干,蛋糕碎屑,或者生奶油,只要是甜的,我都可以捧着吃到空。我能疯狂地吞食三十多串麻辣烫,或者一大包薯片,只为油和盐带来的简单的刺激。我失去了品尝的能力,也失去了真实的饱腹感,只有疯狂的饿和吃到恶心两个极端。我还记得食欲暴发的深夜,从一个煎饼摊走到另一个煎饼摊,一直吃到流泪;然后在极度恶心的折磨下找到空无一人的公共厕所,把吃下去的全数吐出来。
那 时 候 的 我 不 知 道。 即使身体已经发出了那么多的信号,在渴求食物,在挣扎着求生;它尽了全力去储存一切能量,并且不惜让我精神不振、手脚冰凉。回头想来,那是多么重要的信号,然而我宁愿忽视身体,而去相信那些代表成功的数字,相信手机里打卡的成就。我会拍上三十多张照片,精心地选择看起来最瘦的那一张,发到朋友圈,去相信社交网络上“你又瘦了”的恭维,相信积累起来的点赞,相信那就等同于他人的接纳和赞许。
我相信着那些被技术抽象、粉饰、定义甚至扭曲的自我,而难以相信真实的体验与情感。我不相信,会有人仅仅因为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不论外表的、不论成就的,去无条件地爱着,支持着,欣赏着。
都说要“爱自己”。我想,在这个年代里的哪个女性,又不是从心底恨着自己的。我们所经历的种种,又真的有哪些在诉说着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有条件的交换和评判呢?
那时候的我想不明白,战战兢兢地活着,期待着时间带来的奇迹能够治愈。
后来,我换了环境和生活方式,也逐渐从那种执念里走出来了。我开始批判病态的审美潮流,批判对女性身体的凝视,在这种文化批评中,我重新找到了作为一个中号女生的自信。再后来,我又因为各种契机开始读博,了解到了各种技术手段作为中介的健康,以及“自我监视”潮流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此也略下不表。
在这个用智性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我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抛开自我追踪的数字和积攒虚荣的社交媒体,我开始寻找充实而丰满的回忆,寻找着与身体相关的线索。我想起我背着 15kg 的包,在夏日永昼的北极圈里徒步;我想起我骑着车去丈量英国的乡野,穿越伦敦的大街小巷。我和好友爬上阳台山眺望北京,下地铁之后一身酸痛灰头土脸地走进时髦的西班牙餐厅,不管不顾地大吞大嚼。
我在 27 岁的时候学会滑雪,30 岁 的 时 候 开 始 攀 岩,32 岁 的 时 候 开 始 越 野 跑。 我回忆起摔倒的笨拙,加速的惊心,完攀的畅快。我想起从 5米多高的抱石墙顶失去控制地摔 下, 手 肘 脱 臼, 坐 上 救 护车。我在没人照顾的时候崩溃大哭,但又异常顽强地复健,第一次拆掉绷带,看着瘀青像好多只青色的蝴蝶一般布满手肘……
现在的我,自然也不再减肥了。去年因为攀岩的训练瘦了好几斤,也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督促着自己多吃点,防止受伤。不过,肩膀和背壮了一个号,有好几件连衣裙有点穿不上了。
庆幸的是,我和食物发展出了一个友好的关系。大部分时候,我吃得尽量健康,但偶尔也会炫点儿比萨,来几块巧克力饼干。我也会把美食之旅变成一趟趟穿越纽约的散步,或者锻炼之后的奖赏,压根不必调动有限的意志力去对抗。
我现在大部分时候不会执着于某些高热量的食物。我开始喜欢刚烤出来的酸面包的厚重的麦香,喜欢手冲哥伦比亚咖啡的果味,喜欢鹰嘴豆泥绵密的质感,而不再去计较它们有多少卡路里。能欣赏食物,比吞食带来的快乐要更持久。
我会爱自己吗?说实话,我不知道。或许接纳、赞许和喜爱,依旧是太难的功课。从青春的迷茫中走出,时日不长,又会面对衰老。所谓自爱或者自信,太抽象、太恒久,很难跨越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和环境的审视。
但至少,对我的身体,现在是感激的。我依然还健康地、结实地生活着,还在奋斗着,过着普通的、偶尔奔忙的日子。至少,我不再处于永恒的食欲支配中。
(林间摘自微信公众号“李子的人间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