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一个不循环的人
作者: 梁永安什么是循环之苦?形象一点说,就是每天忙忙碌碌,好像很充实。但是今天和昨天一样,这个月和上个月一样,人始终是在一个闭环里生活,就觉得生活空间很狭小,像一个大风车,不停地转,不停地转,每一次转都不知道为什么。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我在云南的时候,看到树上有一种鸟,当地人把它叫作绿豆鸟。它日复一日地在一棵树上跳来跳去,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重复着同一种生活。
《逍遥游》里讲到了一种叫作鲲的鱼,它的体形巨大,化成鸟之后叫作鹏,鹏鸟的翅膀伸出来就像天边的垂云一样,它想要飞起来的话,要在原地盘旋很长时间,然后才能慢慢地升起来,这个过程比绿豆鸟不知道艰难多少倍。但是它一旦飞起来,就可以扶摇直上,跨越万里,飞到南冥。它有强大的飞跃能力,能穿梭于广阔的空间里。和绿豆鸟不同,鹏鸟拥有超越当下小空间的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用它们来比喻人的话,身处循环之苦的人就是在过着一种绿豆鸟式的生活。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里过了一辈子,生活得很单薄、很贫乏,尤其是精神很贫乏。
身处循环之苦的人内心枯竭,所以需要外部不断地输入指令、输入激励,那这种激励究竟是什么呢?
这涉及我们常说的一个概念,就是“得失”。外部的世界告诉你要努力学习,进入一所好的大学,然后在学校里全力拿 A,或者找个好工作……这一切都是从得失出发的。这个时候表面上看你好像活得很积极,但是境界太低了,这样的人生像一个旋涡。为什么说像一个旋涡呢?这种得失感强的人像旋涡一样不断地把外部的称赞卷进来,世界在他眼里会变成一个工具,成为为他的功利性目标服务的资源。
人一旦陷入功利得失的旋涡就很狭隘了。他只会不断地、强烈地内卷,而不会向外成长。他会随时关注外界的信号,外界会鼓掌的事情他就做,外界不鼓掌的事情他就不做了,他的选择空间特别狭小。
我们的时代实际上给人们提供了走出循环的基本条件,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欲望,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坚韧的生命力和强大的信念感,去做一个不循环的人。
什 么 叫 不 循 环 的 人? 就像一棵树,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年轮一圈又一圈地生长,一圈比一圈大,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生命。那我们生命的年轮在哪里呢?在我们的生命深处,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世界在发展,我们内心的成长应该跟世界同步,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生命状态,一个我们的生命应有的不断更新的状态。所以,要做一个不循环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目标。要走出循环,必须不怕失败才行。你要找到一种人格的力量,发掘自我内心深处的激情,然后去释放它,去发挥你的生命能量。
(李金锋摘自《阅读时代》2025 年第 1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