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析对方
作者: Moon契诃夫在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中刻画了一个敏感的小公务员。
主人公切尔维亚在看戏时,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将口水喷到了将军头顶。
他顿时被吓得面无血色,赶忙向将军道歉。
将军并没有在意,摆了摆手就继续看戏。
小公务员却认为这看似无意的摆手动作,是在表达对自己的不满。
于是他更加诚恳地道歉。
将军很无奈,告诉他:“唉,请您坐好吧!让我听戏!”
小公务员愈加恐慌,更加确定这位将军是对自己动怒了。
在之后的三天里,他不停地向将军道歉。
直到第六次,将军被他搞得烦不胜烦,没好气地说:“唉,够啦,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
切尔维亚却分析:他说他已经忘了,可是他的眼睛里有一道凶光啊!
就这样,切尔维亚被自己的分析,活活吓死。
敏感,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丰富感知力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容易被入侵,陷入自我否定、精神内耗的沼泽地。
作家松浦弥太郎说:“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我们在社交中的大多苦恼,其实是源于自己的过度敏感、过度分析。
很多事情本不复杂,可我们脑补了众多细节,加入很多猜测,直到真相面目全非,除了增加内耗,毫无用处。
别给自己加戏,其实你没有那么多观众。
罗翔也曾说:“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在外人眼里,其实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与人打交道,收起你敏感的触角,所有的分析、猜想,都不过是假象。
(光头强摘自微信公众号“洞见”)
上一篇:
为什么结婚的人更富有
下一篇:
施爱者与被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