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结婚的人更富有
作者: 崔鹏人为什么要结婚?这个问题来自我一个相当熟的朋友的 15 岁女儿。在一次小型聚餐时,她提了这个问题。
结婚大概会让人更有钱。
其实关于结婚或者生小孩对人们财富的影响,我跟踪了解了 35 到 45 岁已婚且婚姻状况稳定,以及作为对照的同年龄阶段始终未婚的公司人,他们生活在北京、上海这两个一线城市。
在 这 里 解 释 下, 为 什 么选 35 到 45 岁这个阶段而不是更年轻的:原因是可以撇除那些想结婚但还没来得及结婚的人。35 到 45 岁年龄段的未婚者很大概率是希望终生独身。
结果显示,结婚组的财富积累更加丰厚,独身组的收入虽然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但总体上没有结婚组增长得快,更何况他们积累的本来就少。
可以肯定,这个简陋的实验看起来问题多多,比如样本量过少,或者因为我结婚了,所以调查具有相当的“禀赋效应”,即故意只找身边独身的穷人。
婚姻能让人更富有吗?
沃伦·巴菲特是这么认为的。
他用网球举了个例子。网球选手兼网球教育家西蒙·拉默写过一本给初学者看的小册子《出手不凡的初学者》,在文章里拉默强调,非职业选手想在社区友谊赛里取得耀眼的成绩,不在于你获得多少个发球直接得分,更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比赛里的“非受迫性失误”。
更 确 切 地 说, 业 余 比 赛不是在比谁的网球峰值技术更高,而是在比“在对面的胖子踩到自己鞋带之前,要把球正正经经地打回他的场地里”。
普通人的财务决策与此类似,关键不在于你能否发现第二家苹果或者腾讯,而在于千万别把钱交给那些号称每月利息达到 8% 的 P2P 公司。
正常的婚姻有较大概率可以使投资者的决策水准大大提升,对于那些自以为是的男性更是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除 此 之 外, 相 对 于 独 身者,婚姻大概也会敦促人们更注重花销的性价比,注意储蓄,夫妻会互相监督减少非必要花销,以及为了更明确的未来规划更清晰的财务目标。平均来看,这些都有利于个人财富的积累。
当然,问题也可能有另一个角度的解释,从人们择偶的世俗标准来看,那些原生家庭富裕、心灵手巧、善于与人相处、体健貌端的人本身就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获得适配人群的好感,他们的婚姻保持稳定的概率更高。
既然有钱人和更善于赚钱的人获得稳定婚姻的概率更 高, 那 么 从 统 计 结 果 来看,当然是处于稳定婚姻的家庭和个人掌握了更多的财富 —— 不 是 婚 姻 让 人 们 更 富有,而是没钱的人在独身者中占了更高的比例。
(王十一摘自《第一财经》2025 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