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鲁贾,开启意大利生活的第一站
作者: 许可美丽的自然风光,加上位列世界第一的58项世界遗产,对于全世界的旅行者来说,意大利都在“最想去的国家”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而第一站去哪里各人有各人的偏好,有人喜欢宏伟的罗马,有人向往时尚的米兰,有人迷恋浪漫的威尼斯,也有人沉浸在佛罗伦萨的大师作品中不能自拔……然而对于前往意大利留学的人来说,第一站却是个不怎么知名的小城——佩鲁贾。

清晨,罗马城似乎还未苏醒,蒂布尔蒂纳(Tiburtina)巴士站却已经车水马龙,我拖着行李,登上了前往佩鲁贾的巴士。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从台伯河谷的平原到翁布里亚(Umbria)的丘陵地带,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现代化的都市景象逐渐被葱郁的田园风光所取代,橄榄树依稀泛着油绿色的光泽,一排排向日葵像是在进行盛夏的告别演出。

位于意大利中部的翁布里亚是意大利唯一没有海岸线的大区,30%以上的面积都被林地覆盖,所以又被称为“意大利的绿色心脏”。而佩鲁贾,则是大区的首府。对于很多前往意大利的留学生来说,这座城市是他们开始意大利生活的第一站。佩鲁贾外国人大学是意大利仅有的两所国立语言类大学之一(另一所是锡耶纳外国人大学),留学生一般都会先在这里学习意大利语。佩鲁贾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学城”,这座城市中大学生的数量达4万之多,要知道这里总人口也才十几万。成立于1308年的佩鲁贾大学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而佩鲁贾美术学院则是意大利历史最为悠久的美术学院之一,而我来到佩鲁贾,也是受家人之托来探望在这里上学的侄子。
感受山城中的时空穿梭
佩鲁贾是一座山城,市中心在海拔500米左右的丘陵顶部,从巴士站去市中心,虽然有盘山而上的公交车可以选择,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会乘坐被称为“Minimetrò”的迷你缆车。这条只有3公里左右的线路是轻轨与缆车的结合体,不过在我看来,它更像是现代文明向中世纪石墙发出的俏皮致意。它的造型非常现代,车身小巧得跟儿童乐园的电动玩具差不多,车厢内仅仅能容纳20来人,这样的缆车别说在大城市,放到景区估计都要被排队的游客吐槽,不过放在这座小城却是刚刚好。
在山顶的皮塞图车站下车,车门打开的瞬间,时间仿佛已回溯千年。佩鲁贾是一座历经千年的古城,历史可以追溯到伊特鲁里亚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直到今天,部分城墙还是那个时代的遗迹。到了中世纪,佩鲁贾又成了教廷的直属区,城市中最为著名的市政厅和圣洛伦佐主教座堂就是那个时候兴建的。文艺复兴时期,佩鲁贾是翁布里亚的中心,众多艺术家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城市中高高的廊道也是这座山城的特色。在意大利很多城市都能看到这种廊道,行走其间,时而开阔明朗,时而狭窄悠长。由于坐落在山上,佩鲁贾的廊道更为立体,经常会从一个现代化的大厅中乘电梯,上来后就进入一间几百年历史的房子里,穿过一条廊道后又被数千年历史的建筑包围,而转个弯又看到了现代化的商店,这样频繁地时空穿梭,给人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城市的中心是一个名叫十一月四日的广场,广场三面被佩鲁贾3座最著名的建筑包围,它们分别是旧市政厅、天主教佩鲁贾总教区和圣洛伦佐主教座堂。继续向北,穿过伊特鲁里亚拱门,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就出现在眼前。

著名的“留学生”
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的主体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大楼,这里原本是当地贵族安蒂诺里家族的住所,后来几经转手后,成了学校的主教学区。1921年,一位名叫阿斯托雷·卢帕特利的律师为了将意大利的历史和艺术传播到国外,开设了针对外国学生的“高雅文化”课程,这便是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的前身,在学校里还能找到这位创始人的铜像。1925年,意大利正式批准建立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所大学开设了意大利语的课程,之后大多数来意大利求学的留学生都会在这里学习语言,之后再进入其他学校学习。所以佩鲁贾就像一个小型的“世界村”,就比例而言,在这里见到外国人的比例比起罗马、米兰这种大都会还要更高一些。而这座城市最为著名的“留学生”,还要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

1842年,拉斐尔出生于小城乌尔比诺,他的父亲乔瓦尼·桑蒂是小城的宫廷画师,他从小就开始培养拉斐尔的艺术天赋,后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给拉斐尔的了,于是就将拉斐尔推荐给了佩鲁贾的画家佩鲁吉诺(Perugino)做学徒。虽然从乌尔比诺到佩鲁贾如今只有不到2个小时的车程,但在当时却是不同的城邦。这段故事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一个是:为了认识当时早已成名的大师佩鲁吉诺,拉斐尔的父亲跑到佩鲁贾,在教堂帮忙绘制壁画,借机认识了佩鲁吉诺,进而将拉斐尔推荐给他。于是,拉斐尔便在佩鲁贾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
如今,拉斐尔的作品大多集中在罗马和佛罗伦萨,而在佩鲁贾,佩鲁吉诺的作品却比比皆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市政厅旧银行商会(又被称为坎比奥学院)大厅的壁画,据说少年拉斐尔也参与到了这幅壁画的创作之中。佩鲁吉诺被视为佩鲁贾的标志性人物,从广场沿着主干道向南,尽头的卡杜奇花园(Carducci Gardens)中,还能找到这位艺术巨匠的铜像。
也许是受到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的影响,这座城市对于“留学生”格外地偏爱。作为80后“老球迷”,我知道佩鲁贾还是通过当时被称为“小世界杯”的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那时候,佩鲁贾队先后引进了日本球员中田英寿、韩国球员安贞焕和中国球员马明宇,这些亚洲球员的加入让佩鲁贾球队在东亚地区一时间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之后更是引进了当时利比亚领袖卡扎菲的儿子进入球队,让这座小城的球队轰动世界,也让这座城市“外国人进入意大利第一站”的名号更加深入人心了。
从学校到“世界”
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的课程大多是在主教学楼进行的,这座古老的教学楼只有3层,空间虽然小得多,不过走进教学楼,浓郁的历史和艺术氛围瞬间就会将人包围。教室内部的装潢依然保留着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富丽堂皇又不失艺术感。这里要是开设艺术类的课程,估计连教具都不用买,学生们拿起笔直接对着墙壁临摹就好了!
侄子一个人留学在外,家里人最担心的莫过于他的衣食住行,尤其是“吃”,来到佩鲁贾之后,这些担心便烟消云散了。意大利本身就是著名的美食国度,还因为外国留学生众多,在大学旁边的小街就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清晨我伴着佩鲁贾的钟声醒来,入乡随俗,特意跑去享用早午餐。漫步在大学周围,发现中餐馆的数量真是独占鳌头,从宫保鸡丁到水煮牛肉,国内各个地方的菜几乎都能吃得到,而且做得还相当正宗,没有“左宗棠鸡”那样的“改良中餐”。吃饭的时候和一家餐厅老板聊过才知道,留学生对于饭菜的要求可是相当高,发现家乡菜做得不正宗还会提出“指导”意见。不过,即使是在这个外国人扎堆的地方,我也没有看到菠萝比萨(北美地区流行起来的改良比萨),看来意大利人在美食方面还是有所坚持的。



如今是学校的主教学区。

尔也曾参与其中。
在佩鲁贾的留学生当中,来自中国的学生占据了很大比例。傍晚经过咖啡馆门口,看到在异国他乡,很多黄皮肤黑头发的孩子们努力用意大利语交流,莫名有一些感动。翁布里亚山城的晚霞,或许是对每一个海外学子坚持与努力的最好奖励。
(责编: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