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幼儿园体育活动范式与本土化实践探索

作者: 李秀清

乡村幼儿园体育活动范式与本土化实践探索0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体育已成为全生命周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已从“锦上添花”转变为“不可或缺”,从“特色项目”升级为“基础工程”。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中心幼儿园巧妙依托东营“生态之城”的独特地域魅力,创新打造了充满活力的幼儿运动生态系统,始终秉持“构建生命健康新生态,呈现阳光儿童真样态”的教育理念,通过科学布局运动空间、精心优化运动设施配置,让体育活动真正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凝练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育范式,成功解锁了让每个幼儿动起来的“密码”。

一、擦亮幼儿体育品牌,让“以体育人”成为园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自 2023 年起,幼儿园革新教育理念,以正确的儿童观为指引,聚焦“儿童友好”,深度关注儿童学习与成长,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七彩光”儿童运动与健康教育品牌。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生丰富多样的幼儿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模式。大力实施“体育 +”工程,创新性地提出了“身体动”与“思维活”同频共振的“体智融合”理念和“跨·融·创”概念,突破了传统幼儿体育活动重体能轻思维的局限,深度践行幼儿运动能力与成长型思维的同频发展和多领域、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观,为培育幼儿核心素养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七彩光”儿童运动与健康教育课程紧紧围绕“乐于心、敏于行、达于康”的课程目标,让每一个幼儿都动来,爱上运动,培养“健康快乐又灵巧”的新时代儿童。其一,精心搭建起涵盖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共育课程三个板块以及 12 个子版块的体育运动课程体系,同时打造了幼儿体育运动课程资源库,为教幼的运动学习提供支持。其二,始终将幼儿的运动安全放在首位,沿着“科学、安全、成长”三维突破路径,构建起“人—环境—内容”三位一体的科学防护体系,实现幼儿体育活动从“被动防护”到“主动赋能”的转变,打造幼儿、教师、家长可信赖的活动空间。其三,构建起以师幼为主体,家长、专家共同参与的动态干预和多元评价机制,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全过程进行精准评价与动态调整,持续提升课程品质,确保每一次运动体验都能为幼儿的成长助力。

二、多维联合教研赋能,构建幼儿体育教育新范式

体育,无疑是幼儿全面成长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与重要手段。然而,乡镇幼儿园在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时,普遍面临“人才匮乏、硬件不足、资金短缺、体系不完善”的现实困境。如何构建既富有本土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的幼儿体育模式,成为众多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亟待破解的难题。东营区六户镇中心幼儿园积极破局,探索出多维联合教研赋能之路。

(一)激活内生动力

专业引领是推动幼儿体育教育升级的强劲引擎。幼儿园全力推进“懂体育的园长+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幼儿体育教育的实践中,师资结构性矛盾成为突出痛点——幼儿教师普遍存在体育专业知识欠缺、课程意识薄弱的问题。正所谓“乐玩、会玩”的教师才能带出“慧玩”的幼儿,“悦动、灵动”的幼儿才能舞出精彩人生。为此,幼儿园积极组织教师奔赴北京、烟台、临沂、滨州等地取经学习,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力度,精准剖析教师差异,邀请专家及中小学体育教师入园开展专题培训,全力提升教师对幼儿体育理念的理解与实践能力,为幼儿体育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二)强化外部联动

幼儿园携手东营市辽河幼儿园、东营区文华幼儿园、东营区胜园街道辖区幼儿园,共同成立了“儿童运动与健康城乡一体化教研联盟”。联盟充分汇聚东营区域内教科研、高校、名优园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名优园长、一线实力教师的智慧力量,实现幼儿体育实践研究精准发力、资源共生共享。截至2025年5月,联盟园已全面系统开展阳光户外体育活动,幼儿日均户外活动时间提升至2.5至3小时。每园精心选拔2至6名幼儿体育骨干教师,先后组织开展5次城乡一体化联盟园教研活动、2次专家论证会和6场幼儿体育专项培训。2024年9月,教师刘庆霞在全市学前“强镇筑基,送教助教活动”中,以《让孩子在运动中乐享成长》为题分享经验,面向全市推广幼儿园幼儿体育教育的宝贵经验与做法;2024年10月,教师陈婷在东营区城乡一体化体育展示教研活动中,作题为《让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孩子们的习惯》的经验介绍,教师王莉执教公开课《一“绳”阳光》,向东营区展示幼儿园幼儿体育教育的成果;2025年5月10日,笔者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首届体育特色幼儿园建设园长研讨会”,作为嘉宾参与由成都大学邓嘉教授主持的专家圆桌对话活动,全面且系统地介绍幼儿园将幼儿体育作为园所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成功经验,显著提升园所影响力。

(三)依托课题研究提质

课题研究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深化教育认知、丰富教育理论体系、改进教育实践、提升教育质量、形成教育特色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两年来,幼儿园先后成功立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生态健康视域下乡村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东营市教学研究课题《生态健康视域下乡村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的策略研究》、东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儿童友好理念下幼儿园趣味体育游戏的创新开发与实施研究》、东营市教学研究课题《跨·融·创:指向思维发展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等四项省、市课题及三项区级草根课题。以课题研究为有力抓手,推动幼儿体育课程提质增效。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撰写的著作《享受运动 健康成长—幼儿体育活动探索》于2024年12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参与的教育科研成果《生态视域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在东营市第九届中等以下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荣膺市级一等奖;撰写的课程资源《乡村幼儿园生态游戏教育实践探究与思考》在2024年全市优秀课程资源评定活动中斩获一等奖;刘庆霞、陈婷、王莉、温聪颖等教师撰写的《“七彩光”儿童运动与健康教育课程》荣获 2024 年东营市优秀课程资源(优秀教学法)二等奖,幼儿园教师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达 12 篇之多。

三、家、园、校、社协同育人,开拓幼儿体育教育新生态

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幼儿园创新性地提出“儿童运动合伙人”概念,以高质量服务为核心,积极践行家、园、校、社协同育人的全新生态,坚守“尊重、支持、生态、专业”原则,通过家长学校和联盟教研等形式,推动家园社协同、园校协同、园园协同,探索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幼儿体育活动生态。

(一)家园社协同

深入挖掘本区域村童游戏、民间游戏的独特趣味与深厚文化内涵,精心研磨全面实用的家庭体育活动指导内容。家园携手共同开发“家庭运动任务卡”,积极鼓励家长参与亲子体育游戏设计,累计收集家庭原创幼儿体育游戏方案50余个,精心筛选推荐10多个家庭体育游戏活动,全力践行“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运动理念,让运动的热情在家庭中传递。

(二)园校协同

着眼于幼小衔接,精心研发幼儿体育课程,为大班幼儿在入学准备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载体,努力实现小学和幼儿园“科学衔接、双向赋能”,助力幼儿平稳过渡,为未来学习生活筑牢健康根基。

(三)园园协同

充分考量城乡幼儿园差异、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差异以及个性兴趣爱好差异,城乡一体化教研联盟园所用心设计个性化体育活动,为城乡幼儿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活动方案,满足多元需求,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积极投入到运动中。

幼儿园通过积极开拓家、园、校、社全域化运动生态,有力推动了相关政策落地生根、资源高效整合以及理念的与时俱进,成功构建起家、园、校、社协同育人的幼儿体育新生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运动中强健体魄、锤炼品格、为健康中国与儿童未来筑牢根基。

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中心幼儿园通过擦亮幼儿体育品牌、多维联合赋能、开拓家、园、校、社幼儿体育新生态等多方面举措,成功破解了让每个幼儿动起来的密码,充分体现了“环境条件有限,但教育创新无限”的乡村教育智慧。相信在这种范式的持续推动下,越来越多幼儿园会聚焦“以体育人、奠基未来”,越来越多的幼儿“乐享运动、健康成长”。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自筹课题《生态健康视域下乡村幼儿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ZC69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中心幼儿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