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课护航培根基 立德树人铸心魂

作者: 王伟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接力区,肩负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基于此,东平县汶河街小学自2023年9月建校以来,立足校情和学情,积极探索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实践路径。

首先,找准思政教育实施的出发点。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实施问题是导向,人是核心,课程是载体,机制是保障。如何把品行培育自然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如何避免重教学轻思政、重成绩轻育人、重说教轻实践的问题,如何避免创新性不足、育人内容不丰富、育人方法单一、学科之间有壁垒等现状,是落实首课思政负责制、提高三全育人的关键问题。

其次,找准学校育人目标的落脚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学识、健康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坚定的信念。两者并行不悖,不可偏废。

经过深入探索和广泛论证,学校初步建立了“1355”的首课思政负责制汶小模式,力求实现从育分、育能到育德、育人的转变。

一、机制保障: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双轮驱动

(一)党建引领,顶层施策

学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首课思政负责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校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将首课思政负责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党支部对首课工作负总责,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带头听首课、讲首课;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关于落实“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实施方案》,分层部署,分步实施,把首课建设与学校各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积极稳妥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战略规划,分步推进

学校结合泰安市首课思政负责制实践经验,以“三年三步走”战略为牵引,将首课思政负责制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聚焦机制落地、课程融合、品牌辐射三大维度,分阶段实施“筑基·提质·创品牌”三年攻坚计划,强化动态资源库建设、师资阶梯培养、家校社协同育人等路径,形成可量化、可推广的育人模式,实现从机制完善到区域引领的跨越式突破。

二、师资锻造:团队构建+研训深耕双向发力

学校注重首课教学的研究与融合,组建了由安监办牵头、班主任为主体的安全、心理团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牵头的思政团队;教务处牵头的骨干教师团队;德育处牵头的体育美育团队;综合实践组牵头的劳动团队。五大团队利用“半天无课日”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通过教研组长上首课示范课、学科骨干上专题引领课等形式,实施“启—动—悟—行”“四环”模式,确保人人会讲首课、人人讲好首课。

成立市级首课名师潘凯首课工作室,建立由30名骨干教师组成的首课名师团队,加强教研引领,强化指导和监督,助推学校首课思政负责制教学向纵深处探索。

三、资源赋能:体系化课程+精准化实施双轨并行

首课思政负责制不分学科、全员思政。学校围绕爱党爱国、传统节日等主题,制作优秀课件200余件,优秀课例80余节,形成首课资源库,开展好课前5分钟首课教育,真正做到了“一月一系列、一周一主题”。集体编写涵盖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等内容的首课校本教材12种,其中6种获县级优秀课程、4种参与市级评选。全体教师充分利用《首课育人点情境手册》,进行学科首课备课与教学,实现首课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打造有理论高度、有视野广度、有认知深度、有情感温度、有学科辨识度的“五度课堂”。

通过前期的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1355”首课育人模式,“1”即一个体系:构建“思政课程+学科课程+校本课程”课程体系,实现思政教育系统化。“3”即三个原则:坚持首课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采取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确保教育接地气、有温度。第一个“5”即五大领域:聚焦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法治意识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文化传承与品德塑造、社会实践与协同育人五大领域,覆盖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第二个“5”即五个路径:以“集体研讨→‘四环’实施→督导推进→评价引领→共建共享”闭环管理,破解思政教育碎片化难题,为教师进行首课备课、首课研讨、上好首课提供抓手。

四、成效初显:多维展示+家校联动双维突破

(一)五彩首课,融合育人

为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学校创新推出了“五彩首课,每周五个一”特色活动,即每周一国旗下主题教育的红色星期一;经典诵读浸润心灵的绿色星期二;课前一支歌陶冶情操的蓝色星期三;课前三分钟演说练胆育才的黄色星期四;周反思促成长的紫色星期五。五彩首课的实施,把首课思政负责制和学校的健雅特色活动融合在一起,切实让首课浸润到每名学生的心田。

(二)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推动思政课堂与社会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千名师生及家长讲首课”“模范人物进课堂”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和家长走上讲台,邀请岗位标兵、非遗传承人等50余人次进校授课,家长参与首课设计300余件,形成了“家校社共育思政圈”。今年3月,县首课资源中心在学校建成,现已迎接临朐县教体局以及全县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校参观10余次。2024年3月,全县首课思政负责制工作推进会暨首课思政负责制专题培训会议召开,学校5位教师、6位家长、10名学生代表进行了首课展示。学校首课思政负责制开展情况先后被泰安日报、大众网东平等媒体报道。

通过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实施,教师队伍思政引领力、跨学科的融合力、团队协同力显著增强;广大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素质、核心素养持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观念逐步优化,家风家教成效显著,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学校将发挥好首课思政负责制的启智润心、铸魂育人功能,笃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潜移默化中、在文化浸润中唤醒、激励每一名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首课思政负责制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强大引擎。同时,学校将依托县首课资源中心这一平台,擦亮校本首课品牌,构建区域首课资源辐射高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