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不辍 行路不止
作者: 宫敏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红叶似火,谷粮满仓。想到即将到来的秋收场景,我脑海中不觉浮现出诸葛亮出师表中名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今天,我想从“躬”“耕”二字解读班主任工作。
躬,是一种姿态,一种全身投入、恭敬虔诚的姿态。因此,我将“爱”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班级管理我坚持“爱”字当头,“三心”并用。
同理心和公平心。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班内47人,受环境和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学生的问题行为比较多。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家长抵触老师,总要摆出一副“我不好惹”的样子,唯恐老师会怠慢了自家孩子。因此,我的班主任之路开始得颇为不顺,一开始就被家长堵到了大门口,原因是新书书皮有点脏,会影响孩子学习。没有了解,没有沟通,一通质问后直接把书摔在了我的面前。这一开端算不得友好,与我脑海中尊师重教的场景真是大为不同。
之后,在处理学生问题及与家长的多次沟通中,我意识到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源于家长对我的不相信,不认可。我开始将心比心地思考:学生怎样才能信任老师,怎样做家长才能认可我这个新手班主任?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求教,翻阅各种秘籍,与学生谈天交流,加之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最终我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小策略。了解学生的同时提高业务能力,你强,他们的向师性才会更强;不惧与家长沟通,甚至主动沟通学生情况,想父母所想;班会课上除了强调安全,更加强调感恩,把帮助父母、体谅父母的话时常挂在嘴边……与学生心灵沟通,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出一种“老师像妈妈一样,为我的成长而开心,为我的退后而失落”的感觉,拉近师生距离。与家长换位思考,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手心里的宝也在被老师呵护着茁壮成长,建立“自己人”概念,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家校共育。
爱没有技巧,无需客套,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师生和谐相处的局面少不了我们心中的那杆秤。我们常说,教育可以有“偏爱”,它要树立一种榜样,但这种榜样不能单纯以成绩为基准,否则会让教育有失公平。所谓“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我会寻找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包容他们的众多缺点。学生小赵课上经常与周公谈心,但他热爱体育,奔跑时步伐坚定,眼睛熠熠生辉,一扫课上的颓废;学生小代手脚懒惰,不爱写字和打扫卫生,不过他做事非常认真,头脑灵活,经常会想到出其不意的好点子……这些发光点让他们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任何种子都有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可能,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心理上对他们无差别对待。
责任心。任何工作,责任心都是取得成绩的前提。班主任工作繁杂,形式多样,日常工作远不止传授知识,更是囊括了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班级初建时了解学生,班级任务分工、班级秩序建立、班级安全提醒……每一项工作都要细致入微。除此之外,还要拥有教育智慧,能够化解层出不穷的学生矛盾,处理错综复杂的家长问题。班主任工作不仅任务繁重,更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与责任感,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也要有利于班级成长。
耕,是一种行动,一种目标坚定、道阻且长的行动。在教育工作中,要细致、亲为、技巧化。
眼勤、嘴勤加脑勤。班主任就像妈妈,细致入微,也要时常嘘寒问暖,事事留心。学生小马行为自由散漫,作业书写天马行空;学生小刘上课爱说话,做小动作;学生小代行为偏激,一言不合就容易跟同学发生冲突……这些让人头大的行为都在一次次的唠叨中做出改变,有时是排队时的一两句话,有时是在走廊上的几句叮嘱,有时是在安静的环境中坦诚交流。交流产生感情,他们意识到老师的关心,不再消极对抗。这些唠叨也是他们改正坏习惯的情感支撑。在班级卫生管理工作中,手勤尤为重要。我每次来到教室,看到边缝中的垃圾,会拿起扫帚扫起来;摸到桌子上的尘土,会随手用抹布擦干净;看到黑板上残留的粉笔字,也会顺手擦掉。时间长了,学生会主动说“老师我来”,小组长安排值日时也会多关注一下容易遗漏的地方。可见,教育需要言传身教,这些行动背后的精神和思想,真的在他们内心生根发芽了。
头脑勤,五官并用;四肢勤,手脚不停。要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有时也要适当“偷懒”。看着学生慢慢长大,独立自主能力也在变强,这时班主任要学会放手。凡是他们自己能完成的事,绝不包办、代办。但是,偷懒并非不管不问。班主任对学生不需无条件帮助,但要无条件关注,协助学生处理一些事务。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得力助手,定原则,讲方法,让他们做小小“领头羊”,培养他们的能力,放手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处理事情可以懒,了解情况必须勤。不管勤还是懒,班主任都要身处学生中,让学生感觉有所依靠。
带班不易,一次次深夜难眠,一回回鼻酸落泪,皆是我们工作的见证。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也有很多美好的愿景。躬耕不辍,行路不止,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治班有方,师生和谐,工作轻松愉悦!
(作者单位:宁津县大曹镇西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