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基于在线文档和二维码技术实现班主任管理的减负增效实践研究

作者: 常建伟 张灵枝

双减背景下基于在线文档和二维码技术实现班主任管理的减负增效实践研究0

摘要: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日益迫切。本文聚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问题,结合在线文档协同编辑与二维码信息整合技术,探索一种轻量化、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技术实践,验证了该模式在优化班级事务管理流程、减少重复性劳动、提升家校协同效率等方面的有效性,为教育信息化赋能“双减”落地提供了可行路径。

关键词:双减政策;班主任管理;在线文档;二维码技术;减负增效

一、引言

(1)研究背景: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在此背景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面临着家校沟通强度增加、课后服务管理精细化、学生个性化辅导需求增长等多重压力。传统依靠人工统计、纸质化办公的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2)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引入在线文档协同平台(如腾讯文档、金山文档)与二维码技术,构建数字化班级管理工具包,旨在解决以下问题:①事务性工作减负:减少数据重复填报、通知反复确认等低效环节;②管理效能提升: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信息流转路径,实现动态化、可视化班级管理;③家校协同强化:建立透明化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家校共育。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与痛点分析

(1)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特点:①纸质化办公为主:学生信息登记表、作业记录表等依赖手工填写;②信息孤岛现象:班级数据分散在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等多方主体;③重复性劳动密集:日常考勤、作业统计、活动报名等事务占用大量时间。

(2)双减政策带来的新挑战:①课后服务管理复杂度增加:需动态掌握学生参与情况、安全保障等信息;②家校沟通频率提升:家长对学生在校表现的知情需求显著增强;③个性化管理需求凸显:需建立差异化学生成长档案。

三、技术赋能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基于在线文档的协同管理模式

(1)核心功能设计:①动态信息库建设:创建班级共享文档,包含学生档案、课程表、值日安排等模块,支持多人实时编辑与历史版本追溯;②自动化数据统计:利用表格函数(如SUMIF、VLOOKUP)自动生成任务统计率、作业提交率等关键指标;③权限分级管理:设置教师端(可编辑)、家长端(仅查看)等多层级访问权限。

(2)典型应用场景:①小升初报名:家长通过在线表格自主填报,系统自动汇总并生成分班名单;②作业完成监控:科任教师同步更新作业提交情况,班主任实时掌握整体进度;③学生成长档案:以时间轴形式记录学生获奖情况、行为表现等动态数据。

(二)二维码技术的创新应用

(1)技术实现方案:①信息快速触达:将通知公告、活动详情等内容生成二维码,印刷于班级公告栏或学生手册;②无接触数据采集:通过扫码填写体温监测、因病请假等表单,避免交叉接触风险;③资源精准推送:班主任可以为不同学生生成个性化二维码,关联差异化学习资源包。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关教学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和探究。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效果。

(2)实践案例:①班级物资管理:在储物柜张贴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物品清单及借用记录;②安全教育签到:校外实践活动前扫码提交家长知情同意书,系统自动统计参与人数;③个性化评语系统:期末扫码即可查看教师针对性的学业评价与发展建议;

(3)加强家校互动二维码应用:班主任可以利用二维码技术建立家校互动平台。例如,可以设计家校互动二维码墙,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教育理念、活动安排等信息;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向班主任反馈孩子的在家表现、学习情况等。这种管理方式增强了家校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了家校共育的实现。

四、实践成效与数据分析

(1)管理效率提升对比(以某初中试点班级为例)

(2)质性调研反馈:①教师评价:“利用二维码技术建立了学生信息二维码、教学资源二维码化以及家校互动二维码墙等应用平台,班级事务处理的平均时间缩短了约50%左右。”(某小学班主任)。 ②家长反馈:“通过扫码查看孩子课堂表现,能更针对性地配合学校教育”(受访家长占比87%) 家校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

五、挑战与对策建议

(1)潜在风险:①信息安全问题:需防范敏感数据泄露风险;②技术使用门槛:部分教师存在数字化工具使用障碍;③硬件条件差异:欠发达地区网络覆盖不足可能影响实施效果。

(2)优化策略:①建立数据安全规范:采用加密存储、定期备份、权限审核三重保障机制;②开展分层培训:针对不同信息化水平的教师设计差异化培训课程;③推行渐进式改革:优先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学校试点,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六、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验证了在线文档与二维码技术在班级管理场景中的实用价值,通过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效率、优化家校沟通渠道、增强班级事务管理系统性等实践策略,不仅减轻了班主任工作负担,还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解决方案。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与AI技术(如智能语音录入、数据分析预警)的深度融合,班主任应不断探索新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持续创新管理模式,为学生成长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推动班级管理向智慧化、前瞻性方向演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Z]. 2021.

[2]陈琳, 陈耀华, 郑旭东, 等.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技术融合与教育创新[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1): 3-13.

[3]孙红梅.“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01):123-125.

[4]杨梅娟.探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家长,2021(36):40-41.

[5]刘美凤, 张鹏. 技术支持的家校共育: 内涵、问题与趋势[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 30(04): 12-18.

[6]王佑镁, 伍海燕. 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困境与趋势[J].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01): 12-1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