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之“留白”实践探索

作者: 朱清清

班主任班级管理之“留白”实践探索0

摘要: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学生,班主任若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容易因过多的介入,压缩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激起学生反抗的情绪。为此,笔者建议班主任不妨开启关怀式的适度“留白”,以便于激发学生班级自主管理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律能和自主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留白”

引言:Nel Noddings曾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在最重要的意义上,就是帮助他(学生)成长和实现自我”,[1]而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和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其身上的重担更是不言而喻。诺丁斯所曾指出,教育围绕关怀来组织,从教育学生关怀自己到身边的人再到世界上的其他人、物、知识等。[2]而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多数班主任多倾向于采用全程把控或督管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怀。但是这种自我牺牲式的关怀,忽视自我并对他人生活的过度参与,这样便降低了承担关怀这一行动的质量(Helgeson & Fritz, 1998)。

为此,笔者建议班主任不妨将这份关怀以适度“留白”的形式,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即把管理权力分配到部分学生的身上,激发学生班级自主管理主人翁意识,通过示范,引导,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和自主管理班级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适度“留白”,有的放矢

适度“留白”的管理方式,就是在班主任真切关怀下,适度分配手中的管理权力,给予不同的学生相应的充足的“留白”,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留白”处,通过自主选择自己岗位,发挥自己的能力,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不以胜负论英雄,而以他为班级的付出作为评价标准,及时给予他肯定和改进意见,从而帮助学生们学会“关怀”他人,学会自律,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学会集体生活,学会组织和管理班级事务。

(1)天生我才,让能力自由发声。有些孩子喜欢领操,有些孩子喜欢登记,有些孩子特别喜欢端发作业本。等等这些都是孩子身上的优点,也是他们为班级贡献的能力。只有真切的关怀学生,班主任才会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淡化学生的成绩差异,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赋予每个学生期待,相信和鼓励每个孩子能在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领域承担相应的班级管理责任,有了被期待和职责光荣加身之后,学生才会有明确的班级主人翁定位,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律人先律己”,“律己好律人”。

(2)设“留白”岗位,点拨协助促成才。基于对每个学生闪光点的充分认识后,就可以开始适度“留白”。适度“留白”强调班主任的管理权力应一步一步,从简到难,从轻到重,一层一层递进式得放手给学生,而不是一下子全部由学生自己把握。

班主任,此时要做的最主要的就是微笑着点拨和协助组长处理好组员间的工作协调问题。如有出现同学需要调整岗位,班主任可适度给予组长帮助,助组长协商处理。班主任在这个执行过程中,要充分使用微笑原则,温暖学生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好帮手。此外,班主任要始终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指导组长公平公正的给每位值日同学评分。对出现评分异议的情况,做出公平的裁断,同时务必坚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尊重每位同学,酌情处理。当组长和组员都熟悉操作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留白”,让他们全权自行处理,锻炼学生的卫生值日和管理工作。

(3)增设“留白”特岗,体验职场。除常规的四项循环“留白”操作外,运动会,更是给学生适度“留白”的大好时机。班主任先根据学校规定制定表格内容,将人事安排全权由班委进行聘任和督管。大本营工作有劳动委员负责选拨任用和管理大本营工作同学;纪律委员负责学生裁判人选选拔及工作督促;副班长负责安保人员选拨和工作督促;语文课代表负责选拔文笔优秀的同学担任通讯员;体育委员和班长工作最繁重,不仅要通过体育考试数据,遴选各项运动员,同时还做运动员的思想工作,让优秀的体育苗子积极参加,为班级争光,同时还要组织各项目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及时协助运动员与体育老师进行沟通和请教;文娱委员则需要将组织剩下来的同学,积极自荐后勤助理岗位;通过班委调动每一位班级同学,让同学们体验不同职业岗位,学会自律,负责。

在整个“留白”特岗中,后勤助理表(见表2.3.1)的使用,大大调动了后勤助理的积极性,达到极佳的效果。运动员和后勤助理间是双向选择,并且结合服务星级评价体系,不仅促成后勤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同时也激发了后勤岗位学生的自豪感。他们全程认真陪练,负责检录,负责衣物保管,负责送水,食物,负责运动后放松,负责加油,全程俨然一副专业助理,服务意识,关怀意识爆棚。

二、适度“留白”管理方式的思考

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操作,适度“留白”管理方式,在调动学生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关怀他人的情感教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班级,无论在四项循环评比,班级班风,班级学风评比上都表现卓然。同时,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了;同学间的友谊变得更加牢固;同学们与班主任的关系也变得更为亲切,不再是猫抓老鼠。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存在着相应的难点。第一,如何培养出得力的班委,并且让班委成为“留白”的主角;第二,如何让同学们配合班委的管理,认可班委的处理,为“留白”添色;第三,如何让同学们以“关怀”的心态,去接纳“问题”的同学,并且给予他们尊重和足够的自我改正的“留白”时间和机会。要处理好这些问题,班主任需要以为更为主动的态度,去关怀学生,不以成败评论学生,更多的是肯定他们为班级管理做出的尝试与努力,并逐步释放更大的一片“留白”,因为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才会真心实意地为班级,为同学付出,才能真正达到班级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美)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3.

[2] Nel Noddings. 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