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何唐月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0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内涵

核心素养下的单元作业是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单元内多个课时内容,形成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的作业体系。学生为完成单元作业任务,需将多堂课获取的具体知识能力迁移运用到现实情景中,从而不断建构完善学科大概念,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辨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二、确定单元作业内容的原则

(1)以课标为纲领:在综合、跨界之类“大教育”观念广为流布的时下,学科专业性不能淡化。[ ]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总体目标,需要众多相互关联的学科共同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专业作用,形成合力以确保目标的真正达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 年版)》提出了“四大核心素养”,并指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环节最能突显学科特质,而学生“阅读与表达”技能的提升,无疑是这一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作业设计应围绕“阅读”与“表达”展开,注重基础积累、能力训练及思维提升,以科学设计呼应新课标,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以教材内容为根本:教材是教学核心,其编写富含智慧。教师设计作业需深入研究教材:探究编写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确保作业与教材目标一致;分析教材结构,设计清晰、连贯作业,巩固学生知识;关注选文特点,设计针对性和趣味性作业。新教材结合人文主题与任务群,旨在文化熏陶和实操能力锻炼。教师设计作业应融入此特点。

(3)以学情为基础:作业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考虑学生需求、兴趣、认知水平,量身打造。 对基础弱的学生,设计基础性作业;基础好的,则设计拓展型作业。设计应突出 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差异,兼具针对性和层次性,以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语文要素,统整单元相关信息

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单元内容、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知识点分布及内在联系等是做好作业设计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多样态单元作业实践

(1)基础梳理型作业: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语言运用的熟练掌握。因此,以夯实学生语言基础为目标的基础性语文练习在单元作业中至关重要。科学设计这类作业的形式,能避免重复训练,提高作业效率,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注:在设计该类型作业时,要重视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与储备。同时要有意识的融入教材内容,注重教考链接。

(2)能力提升型作业:能力提升型作业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深度学习的习惯。

如:本单元三篇文章均以毁灭性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合理推断“窦娥被斩之后”,“周朴园鲁侍萍雷雨之后”的剧情发展。

(3)深入探究型作业:探究型作业由学生自主选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这类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实践活动型作业:实践性作业结合生活经验,拓宽学习路径。通过研读剧本、讨论、排演等实践活动,可深入理解剧本内容、结构和人物塑造技巧,提升学生创作、表演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基。

(5)迁移运用型作业:设计迁移运用型作业时,教师应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发挥 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力求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作业。

(1)“分”在难度上:本作业设计按能力分为“基础梳理型”、“能力提升型”、“深入探究型”、“实践活动型”和“迁移运用型”五层。这样分层设计既可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又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效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情,为各层次学生挑选难度适宜的作业,并随着学情变化作出相应调整,促其不断发展。

(2)“分”在方式上:单元设计的“书面作业”重在检验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口头作业”则锻炼口语和表达能力,“实践性作业”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数字化作业”则提高效率和参与度。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是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单元基础知识和拓展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至关重要。一线教师应高度重视作业环节,持续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帮助学生在课时作业与单元作业的科学训练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赋能奠基。

参考文献:

[ ]管然荣,陈金华.语文作业科学设计刍议——以统编高中语文部分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22(01):14-19+ 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