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推进中与幼儿经验的串联
作者: 邵华摘要:班本课程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紧密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聚焦于中班课程“树叶探秘”的实施,承载了这一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展现了课程设计的独特性,及其在自然体验中的重要价值。
课程设计围绕树叶这一自然元素展开,教师通过实地观察与孩子们的互动,促进了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与探索欲。通过对多样化活动的组织,课程不仅引导幼儿观察和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还鼓励他们在系列活动中表达个人对自然的理解。课程的有效实施提升了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能力。
关键词:班本课程;幼儿经验;中班; 树叶; 自然观察;探索活动。
一、引言
(1)研究背景:本课程基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强调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符合幼儿的学习特征,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因此,把幼儿的学习经验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联显得尤为重要。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班本课程的推行不仅有助于幼儿在真实生活中获得体验,还能促进学习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2)研究目的与意义:究目的在于探讨班本课程如何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促进其全面发展。通过分析中班课程“树叶探秘”的实施过程,旨在揭示班本课程设计的独特性及其在自然体验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课程中的引导和支持功能,致力于提升教师课程素养,从而让教学更具生活气息和实际意义。在当今幼儿教育的背景下,班本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与成长。
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部分的核心内容在于探讨班本课程的定义与特征、幼儿经验的理论基础,以及班本课程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其与幼儿个体经验的紧密联系及教育成果的深远影响。
(1)班本课程的定义:班本课程不仅强调实际生活经验的应用,还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和实践深入理解知识。班本课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能够实时调整以满足儿童的学习动态,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化特征和实践导向。它旨在创建一个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课堂活动中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主动探索者,进而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班本课程有效地推动了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情感成长,成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幼儿经验的理论基础: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必须根植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情感与认知特征。通过尊重和理解幼儿的个体体验,教师能够创设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他们的内在探索动力。诸多教育理论指出,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情感、社交与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强调通过实践和互动体验来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在班本课程的实践中,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加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不仅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还有助于其全面发展。
三、方法论
方法论部分围绕研究对象与参与者的选定、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如何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幼儿在班本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及其深度。
数据收集方法:在本研究中,数据收集的方法采取了多样化的手段,以确保全面获取与分析幼儿在“树叶探秘”课程中的学习经验与反馈。具体而言,采用了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主要方式。通过实地观察,教师记录了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其参与度和情感反应,从而深入理解课程互动的实际效果;访谈则针对教师与家长进行,以获取他们对课程实施的看法与感受,挖掘课程对幼儿个体发展的具体影响;问卷调查则旨在量化对幼儿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评估,结合定量和定性数据为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四、课程实例分析
课程实例分析部分强调了通过对“树叶探秘”课程的具体实施,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和活动安排,来展示班本课程如何有效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理念强调以幼儿为中心,深入挖掘其生活经验和兴趣,以增强学习的意义与实际性。在“树叶探秘”课程中,教师通过调研幼儿对树叶的认知和情感,构建了以自然观察和探究为主线的活动框架。课程目标不仅着眼于科学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及归纳的能力,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与周围环境产生更深的联系。环境的营造也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班级环境围绕树叶的主题进行了有意的布局,这种学习氛围的形成,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沉浸于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从而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树叶探秘”课程的具体实施:“树叶探秘”课程通过围绕幼儿对树叶的观察与探索,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设计出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幼儿在互动中深化对自然的理解与体验,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课程实施的五大要素
课程实施的五大要素包括课程的切入点、丰富的课程资源、深度挖掘课程内容、针对性的课程焦点以及课程的广泛延展性,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有效实施班本课程的基础,确保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认知和全面发展。
(1)课程切入:课程的切入点是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参与感与学习动机。在“树叶探秘”课程中,应认真分析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认知需求,以自然环境为契机进行课程设计。通过设置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树叶的形状、颜色以及生长过程,教师能够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与此同时,课程切入的方式应围绕幼儿的日常经历展开,例如在户外活动中观察树叶,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为新知识的引入铺垫。这样的切入方法不仅帮助幼儿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也增强了学习的现实性和情境性,使每个学习环节都充满乐趣与意义,从而促进幼儿的积极参与与深度学习。
(2)课程资源:教师需收集与本地植物相关的书籍、图片和实物,帮助幼儿触摸和观察真实的树叶,增强他们的感知体验。与此同时,结合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和互动软件,能够生动呈现树叶的生长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使幼儿在观察与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综合运用这些丰富的资源,课程的实施能够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琴.以幼儿为本的班本课程实践与思考[J].幼儿教育研究, 2022.
[2]王梦云.幼儿园班本课程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以小班班本课程《树叶》为例[J].读与写, 2021.
[3]李雅琴,李鸿.聚焦幼儿经验,让课程在“班本”中生长[J].生活教育, 2024.
[4]孙艳梅,赵阿晴.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施——以班本课程“遇见土豆”为例[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
[5]许婉琴.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班本课程意识的转变[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
[6]管红艳.幼儿园中班实施自然体验课程的价值与途径[J].甘肃教育, 2021.
[7]张青.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实施策略探究——以中班主题“春天来了”班本化的探索与实践为例[J].幼儿教育研究,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