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新增社融23.99万亿元 7月末M2同比增长8.8%
德邦证券:M1、M2的持续回升有重要意义,一是M2改善凸显流动性环境保持相对充裕,有助于宏观经济运行,二是M1是企业盈利的前瞻指标,后续宏观层面企业盈利的改善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终端需求改善;三是7月M2同比显著高于上半年名义GDP同比,意味着金融市场的宏观流动性相对充裕,有助于带动权益市场的估值提升。
国盛证券:需值得注意的是,M1增速连续两月抬升,除低基数外,居民、企业部门资金活化加快是主要支撑,尤其是居民部门,6月居民部门活期存款拉动M1增长2.6个百分点。结合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同比大幅多增1.39万亿,指向居民资金活化后可能流向权益市场等,有望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往后看,下半年政策大基调已定,短期将更注重抓落实,后续应会有新政策,但并非强刺激,更可能是“托而不举”。
长江证券:往前看,基数效应、政府债仍将对社融产生一定支撑,但Q4政府债将面临同比少增,社融增速或将触顶回落。未来政策或根据国内外形势而相机抉择,触发点或是经济指标、市场预期明显弱化,以及外部冲突升级等。货币工具上,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的窗口;财政工具上,Q3主线是加速存量政府债的发行,未来关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以及是否有新增政府债额度。
浙商证券:我们认为信贷增速逐步放缓对应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使得信贷需求“换挡”及直接融资的良性替代,未来合理评价金融支持力度可更多关注利率下降的成效,或将会呈现“政府加杠杆,企业稳杠杆,居民适当去杠杆”的新特征,结构上重点支持“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7月末M1-M2剪刀差为-3.2%,较上月进一步收窄0.5个百分点。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性增强,居民或企业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用于消费或投资理财。预计2020年至今居民超额储蓄体量约4.25万亿,在存款吸引力下行、资产荒尚未缓解,以及“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等共同驱动下,资本市场或将成为核心外溢方向,在此过程中“信息杠杆”或将发挥放大器作用,在牛市行情开启时对居民资金入市形成助推器作用,进一步强化市场行情持续性。
东吴证券:7月份新增贷款当月值虽然负增长,但是结合6月份短贷冲量和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的背景,我们预计8月至9月贷款融资或再现季节性回升。8月份以来,新增金融政策也在逐步落地,8月12日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新政,或在9月份以后改善短期贷款读数,增量金融政策传导仍需要时间,已实施落地的货币政策效应还会进一步显现,预计二季度创设的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以及潜在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仍有持续发力的空间。未来货币政策宽松仍将视经济数据、市场预期和外部冲击的研判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