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教材东风 着力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 李晶晶摘要: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推行带来了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的革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契机与挑战。本文深入剖析新教材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从知识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计优化、教育技术融合以及教学反思强化等多方面阐述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展示实践成效,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师借助新教材实现自我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
引言: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初中数学新教材带来全新的知识编排、情境创设与探究导向。而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必须顺应这一变革潮流,借新教材之力,实现自身专业的快速成长,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海洋中畅游,收获知识与成长。
一、初中数学新教材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1)深厚的知识储备与整合能力。新教材注重知识连贯性,打破传统章节壁垒。例如在函数板块,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深度关联,要求教师不仅精通各函数特性,更能梳理出函数间的演变逻辑,从变量本质出发,为学生构建完整函数知识图谱,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且系统的数学知识架构,能将零散知识点整合为有机整体。
(2)情境创设与生活应用引导能力。教材中大量生活实例融入数学知识,如统计章节以社区垃圾分类数据收集为例。教师需敏锐捕捉生活素材,精准转化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熟悉场景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困惑。
(3)探究式教学组织与启发能力。新教材设置众多探究课题,像“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多种推导法”。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探究引导者,设计探究步骤,激发学生好奇心,鼓励多元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4)信息技术融合运用能力。为辅助抽象知识理解,新教材适配信息技术运用场景,如用几何画板展示图形变换。教师应熟练掌握数学软件、在线教学平台等操作,将信息技术自然融入教学环节,把抽象数学概念可视化、动态化,提升课堂趣味性与实效性。
二、借新教材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1)研读教材,更新知识体系。教师要像研读经典著作般深入剖析新教材。以“一元二次方程”章节为例,不仅研究方程解法,还探究其在物理运动、经济利润模型中的应用,查阅专业资料、数学史文献,了解方程发展脉络,博采众长,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构建以新教材为核心的知识辐射圈。
(2)观摩学习,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校内外公开课、示范课观摩活动。在观摩“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教学时,学习授课教师如何组织小组用卡纸制作三角形探究相似条件,如何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复杂图形推导思路,记录巧妙提问、环节过渡技巧,结合自身教学风格改良运用,将传统讲授与创新实践有机融合。
(3)实践反思,优化课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以新教材单元为依托设计课程。如“图形的旋转”教学,先创设“旋转木马”趣味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课中组织小组讨论旋转性质,动手操作验证;课后布置生活应用作业,如设计旋转图案装饰校园一角。课后反思各环节得失,从学生课堂反应、作业完成情况找改进方向,优化课程流程与内容。
(4)培训进修,掌握教育技术。参加教育部门、软件公司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几何画板等软件操作。培训后在“函数图象动态变化”教学中实践,利用软件输入函数表达式,调控参数展示图象变化,观察学生理解反馈,与技术支持人员交流遇到的问题,持续提升技术熟练度,让技术赋能教学。
(5)合作教研,强化教学反思。组建校内新教材研读小组,定期研讨交流。分享“因式分解”教学经验,探讨如何依据学情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作业;共同剖析教学案例,反思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时间把控问题,集思广益提出改进策略。
三、实践案例展示
(1)案例一:李老师的成长蜕变。李老师初接触新教材“数据统计与分析”章节时,对大数据情境创设无从下手。他先研读教材、参考资料,理解章节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决策能力意图。随后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学习用校园运动会数据为情境,引导学生收集运动员成绩、比赛用时等信息,分析项目优势、选手表现。回校后,李老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睡眠、阅读时间,用统计图表呈现结果,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数据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教学后,学生对统计知识兴趣大增,作业完成质量高,李老师也在反思中提升情境创设、课堂组织能力。
(2)案例二:张老师的技术融合之旅。张老师面对新教材中抽象几何知识教学难题,参加几何画板培训。学习归来,在“立体几何图形展开图”教学中,他提前用软件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动画,课堂上展示动画,让学生直观看到图形展开过程,配合实物模型操作,加深理解。课后学生反馈知识掌握轻松,张老师受鼓舞,继续探索技术与教学融合点,制作系列微视频辅助学生课后复习,如“圆锥体积公式推导动画演示”,学生可随时扫码观看,学习自主性增强,张老师也成长为校内技术教学先锋。
四、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1)挑战洞察。①时间精力不足: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教师难有充裕时间深入研究新教材、参加培训,专业成长常被琐碎工作打断。②思维固化: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长期熏陶,习惯旧有教学模式,难以快速接受新教材理念、方法。③技术应用困难:年龄偏大教师对信息技术学习接受慢,操作不熟练,影响教学流畅性。
(2)应对策略。①学校支持保障:学校合理调整教师工作安排,减少非教学事务,定期组织校内培训、研讨,给予教师集中学习时间;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外出进修、购买专业书籍资料。②观念引导激励:开展新教材理念宣讲会,分享教育改革成功案例,激发教师变革动力;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对专业成长突出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倾斜,鼓励教师勇于突破。③帮扶互助机制: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年轻教师助力老教师攻克技术难关,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成立技术帮扶小组,随时解决教师课堂技术突发问题,保障教学顺利。
结论与展望:初中数学新教材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教师借新教材之力,通过多元成长路径,能逐步提升专业素养,适应教育变革需求。展望未来,随着教材持续更新、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应保持学习热情,不断探索创新,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奋勇前行,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