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作者: 李玉霞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0

在传统初中数学模式下,多数中学生都只是被动的学习,使得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低,质量也大打折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合作学习在提高质量、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合作学习方法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导教学模式,起到了很大的效果,这也是最值得人们对之展开比较研究的。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在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以下是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小组分工的合理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实行责任分配的教学形式,组织人员间实现高效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以增进交流和协作,从而顺利地完成老师们安排的教学目标。所以,职责划分和责任分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必不可少,教师要严格按照民主科学的原则做好责任的划分和人员的安排,数学老师可以把组员依次指定为数学的大组长、小组长或者组员,并按照成绩给组员编号1至6号,每一名分组人员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让每一位组员都承担协助别人,对他人负责的使命,以实现组内人员间一起前进、一起学习的最佳状态。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组员可以担当各种工作的任务,比如检查员、纪律员、讲解员等,以此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例1,在开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希望工程义演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筹款举办了一次义演活动,共卖出1000张门票,共募得6950多元的票款,分别卖出了多少张成年票和学生票?设售出的学生票为x张,

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解得x=______

假设所有门票价格保持不变,那么出售1000张门票所得的所有票款是否仍将变为6930元?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先小组内核对答案,根据山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此部分,然后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1、2、3号学生帮助4、5、6号学生,并不是简单的对答案或者抄答案,要学生明确知道每一个代数式是怎么样来的,每一个等式是怎么样来的。小组长就会分配组内的任务,哪个学生负责讲解,哪个学生负责补充。同学们在合作学习后展示,展示小贴士:由哪句话得到什么已知条件,或者等量关系,由哪个等量关系列到方程。使学生更清楚合作的目标和展示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之后马上变式:售出1000张票,票款可以是6930吗?马上带入数字计算,计算之后总结所求出的结果要是整数,实际问题要验证结果的合理性,体现数学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一直以这样的模式进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每次让不同的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学生的合作交流、讲题、解题、表达等综合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重视合作学习的操作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数学经验既源自于教科书与教材,更源自于社会现实,数学经验最终也将被运用于实际操作之中。在现阶段的数学教育,不少老师都过于强调练习结果,这非但不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是妨碍了学生进行真正的练习。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充分的操作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充分反思。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也要注意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不同感觉,并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思维,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喜悦。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为学生全面开展数学学习模式奠基石。

例2,在探索旋转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剪出两张大小全等的三角纸片,在纸上选择一个转动中心,并固定它,让其中一个纸片围绕着转动中心旋转相应的方向角度,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更加直观的体验旋转,加深对图形旋转的理解,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归纳出旋转的性质,可能一个人的总结是片面的,但是小组内每个人总结一个观点,那么旋转的性质也就出来,然后请一个小组汇报他们总结的旋转性质,其他的小组进行补充,如此一来,学生就能直观感受旋转现象,深刻理解旋转的性质,然后再通过几道简单的习题巩固,强化学生对旋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通过让学生经历由“操作感知、总结归纳、推理论证、应用迁移”的教学过程,将抽象数学性质、定理转化为直观体验,同时也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

三、重视合作学习的应用性,强化知识的实践性

在设计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重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数学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解决问题的武器”,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数学知识嵌入真实问题时,知识便有了温度,化作成破局的钥匙。

例3,在感受可能性的授课中,有这样的教学:使用质地均匀的骰子,并分组进行比赛,比赛规则:(1)小组成员轮换掷一个骰子,他们可只掷一个骰子,或连贯地掷几个骰子;(2)当掷出的点数和不大于10时,一旦决定暂停掷,则你的分数就是所扔出的点数之和,而点数和大于10时,就暂停投掷,并且你的分数归0;(3)比较各小队的总成绩,哪组得分数高那组就赢。小队长记下各个队员的积分状况,并把最后成绩填写在表中:

1.在比赛的进程中,你是怎么选择是持续掷骰子或是暂停掷骰子的呢?与小组成员讨论。

2.在比赛的进程中,假如前边掷出的点数和是5,你是选择接着掷或是选择暂停掷?或者假如前边掷出的点数和是9呢?

学生在掷点数的时候他就会不断的思考,我要不要继续掷,我什么时候应该停止掷,有疑问,所以他们就会在组内自发的讨论。这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让知识不再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在实际操作应用中被掌握,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发挥其自身的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使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这种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既懂“根号下的世界”,又能“用根号丈量世界”的终身学习者。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是在新课改理念下崭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它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提问、解决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促进作用。而且,它还可以培育团结合作意志,使生生间、师生间和谐交流,相互促进,同步提升,让每位学习者都参与,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教学、收获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马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