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203.5亿元

光大证券:7月受利润率改善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结构上,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加快,是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的主因。其中,原材料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大幅反弹,主要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放缓,则与“两新”政策效应减弱、“反内卷”清理落后产能、出口不确定性上升有关。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修复主要得益于“抢出口”以及“两新”政策加码带来量的改善,但受产能利用率下降影响,价格和利润率整体仍保持低位,企业仍处在“以价换量”阶段。但是,7月份随着“反内卷”政策逐步落地,对于投资端调控、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的效果陆续显现,制造业利润率迎来好转,未来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逐步调节,企业将陆续摆脱“以价换量”局面,企业盈利也将迎来曙光。

平安证券:结构上看,得益于“反内卷”推进,大宗商品价格回升,部分原材料行业扭亏为盈;下游消费品制造板块利润降幅收窄,出口韧性存在支撑;装备制造多数子行业利润增速回落,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边际回升。另一积极信号在于,解决拖欠账款取得明显成效,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增速回落,将助力于企业现金流及M1增速的恢复。

申万宏源:本轮工企盈利压力加大主因下游内卷式投资,导致刚性成本压力上升。7月,工企成本压力仍在历史高位,应收账款的回款周期也较长,“反内卷”政策效果有待进一步体现。往后看,刚性成本压力有望下行,叠加内需也在持续修复,预计企业盈利回升的长期趋势不变,但需关注上游价格“超涨”对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

浙商证券: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修复的持续性仍待有效需求加力,同时应推动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升。但短期内“反内卷”预计以控制增量为主,优化存量为辅,对工业利润增速的支撑或较为渐进,工业利润或以温和修复为主基调。结构上看,“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新动能行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对利润增长贡献较为显著。

渤海证券:综合而言,1—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降幅的收窄,主要受利润率端的拉动。展望而言,8月高频数据显示,“反内卷”政策部署对价格端的影响未能延续,后续还需关注重点行业产能端的治理节奏;同时,8月极端天气的扰动并未完全消退,未来工企利润同比增速的改善还需稳内需、稳价格政策进一步加码。

财通证券:中长期看,关注三类企业的结构性优势。一是能够出海或已经出海的企业,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市占率。二是出海浪潮将增加对机床、设备、钢铁、工程车辆等资本品的需求,主营相关业务的企业或受益。三是对于需求在外且在推进“反内卷”的行业,淘汰低效落后产能既能够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能够将价格传导至下游,行业龙头企业或将从中受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