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嵌入
作者: 马骊语言是一个语言集团成员用以交际、相互影响和传递文化的任意性有声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无法脱离文化单独存在。在当下初中英语教学进程里,我们不能仅聚焦于学生语言技能与交际本领的培育,还需巧妙且适度地融入教材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此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好奇与认知欲,提升其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毕竟,文化融入并非朝夕可成,需经长期积淀,唯有如此,方能达成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的深度融合,实现二者统一。
英语教师身负双重使命,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要在语言教学中自然融入文化传递。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里,我尝试将英语语言与文化深度融合,主要从这些方面推进:
一、情景教学法——寓教于乐,学而不厌
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核心,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是教师需攻克的首要关卡。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就成为了英语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听录音,或站起来两两对话,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场景,按教材要求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学生才能更积极主动起来。例如,在进行关于“买卖物品”这一课题的教学时,我在教室内模拟“集市”,设置了一个仿真场景,摆上实物,让学生分别担任买者卖者,学生穿行期间,或买或卖,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倍感新鲜,在欢声笑语中学到的知识印象自然就深刻。同时声、形、意有机结合,学生的语言中枢系统达到兴奋状态,其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在最短时间内被调动。总之,情景教学的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二、背景知识教学法——博闻强记,力学笃行
在对学生进行新的语言知识的输入之前,为了扫清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际障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化知识的灌输必不可少。惟有掌握了英语语言的语境,学生才能避免"中式英语",避免因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而造成的错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拓展知识内容,嵌入相关联的外国文化和异域风俗。如我在教学生"green"一词时,列举了几种情况:①Mr Green is our English teacher.②The green fields came into sight.③That little boy is a green worker.
在以上例句中,"green"一词的意思分别是:姓氏,绿色,生手或学徒工。通过这一单词,学生便理解了在西方国家这一颜色所代表的其它意思。而在讲解“邀请朋友来参加派对”的学习内容时,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分别要注意西方国家哪些风俗习惯,我不仅会在课堂上进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教授,还会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成为教材外文化背景知识的拓展。
三、对比感知教学法——知彼知己,学贯东西
在初中英语教学里,对比感知教学法是渗透文化的有力武器。语言背后是文化,不同文化塑造各异语言习惯与思维。英语教学中,把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比,能帮学生清晰洞察文化异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教西方节日(festival)内容时,像讲感恩节,教师先详细介绍其起源——为感恩丰收、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人们会团聚、分享美食、表达感谢 。之后,引导学生对比中国的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敬老的习俗,同样是表达感恩,西方借节日聚会分享,中国以传统活动传递对长辈的敬重。这般对比,学生能看到中西方在 “感恩” 文化表达上的差异,感受不同文化土壤孕育的人文精神。
涉及隐私(privacy)话题,差异更显著。西方文化里,个人年龄、婚姻、收入、宗教信仰是极私密内容,随意询问会被视为不礼貌。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亲友交流常涉及这些,尤其长辈对晚辈,问年龄关心成长、问婚恋盼早日成家,是表达关切的方式。教师可设置情景对话,让学生分别用中西交流方式演绎,在 “冲突” 与 “适配” 里,体会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的影响。
借助对比感知教学法,学生不只是学英语知识,更能搭建文化理解的桥梁。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客观、辩证视角看差异,既欣赏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体隐私的理念,也坚守中国文化里人际温暖的传统。在文化碰撞中,取精华、弃糟粕,不盲目崇外,也不故步自封,培养包容且自信的跨文化交流态度,让英语学习真正成为联通世界文化的窗口 。
四、自主探究教育法——勤学多练,厚积薄发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学生学英语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英文电影、电视、报刊、书籍等资料都能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文化耳濡目染。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自己获取感兴趣的英语文化知识。例如很多优秀的英文影视作品不仅语言生动,而且能真实反映英语国家的历史、人文风貌,同时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欣赏适合中学生观看的英文影视作品,能够促进中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深入理解。比如学生通过欣赏《阿甘正传》这部影片,能够了解二战后的美国历史文化,以及美式幽默、美国人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等等。
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与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初中英语课堂,作为联系语言与文化的纽带,是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英语教师必须采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习得,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