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同比下降0.4% PPI同比下降2.9%
中银证券:我们认为要解决CPI同比增速偏弱的问题要从三方面入手: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加大收储政策调节,以家用器具和汽车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价格通过“反内卷”等政策调节行业供给,以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为代表的服务价格则需要释放居民需求。PPI同比增速回正仍需依靠国内市场秩序持续优化。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8月PPI同比降幅实现收窄,我们认为,PPI同比已经见底,预计9月PPI同比降幅仍将较8月出现较明显的降幅收窄,但是基数效应的影响将在10月开始减弱,届时PPI同比增速的波动,或更加依赖“反内卷”政策治理效果和生产端行业供求关系改善。
国泰海通:8月通胀保持稳步修复。在猪周期影响下,食品价格对CPI形成主要拖累,但核心服务价格保持韧性,核心CPI同比大幅回升。“反内卷”政策效果在8月PPI数据已有所显现,采掘工业价格动能回正,黑色链条也出现止跌回稳的迹象,同时大宗商品涨价也带动了中下游加工业,后续观察涨价的持续性与弹性。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不同,本轮“反内卷”政策行动聚焦中下游行业“羊群投资”和盲目扩张造成的产能过剩,政策更加注重指引企业通过规范竞争淘汰产能,并强化监督地方政府的投资推广行为,而非简单通过行政干预快速达到去产能的目的。这使得本轮价格回升的动能或稍显迟缓,但基础却更加牢固。
申万宏源:展望后续,大宗商品价格或延续上涨,但中下游供给过剩或约束上游涨价对中下游的传导,预计年内通胀维持弱势。煤、钢等价格或在供给收缩的政策预期下延续改善,但OPEC原油增产政策落地,国际油价可能下行拖累国内油价。叠加本轮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导致中下游涨价有限,预计年底PPI同比至多回升至-2.1%左右。核心商品CPI可能受下游PPI偏弱压制,加之农产品供给较多,预计三季度CPI同比维持负数,四季度或有转正。
浙商证券:大类资产方面,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或呈现股债双牛结构。一方面,预计中美经贸关系可能在震荡曲折中走向缓和,另一方面“类平准”基金兜底尾部风险,二者均将支撑市场风险偏好。综合来看,A股有望形成低波红利与科技成长交替向上的结构化行情。固定收益方面,考虑到年内大规模内需刺激概率较低,10年国债利率预计将在震荡过程中下行至1.5%附近。
光大证券:CPI方面,受益于扩内需、治理低价竞争等政策推动,核心CPI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回升,但受食品价格拖累,CPI同比增速降至-0.4%。预计四季度,随着高基数消退和生猪产能治理持续推进,CPI同比有望重回正增区间。PPI方面,“反内卷”政策带动下,PPI环比止跌,同比增速迎来上行拐点,意味着行业供需格局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有望带动企业盈利和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但相较于2015—2016年,当前需求侧环境较差,且本轮产能治理更偏向于市场化,供给消化仍需要一定时间,预计本轮PPI同比回升进程相对较慢,年内仍处在负增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