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曾经的重要会客场所

作者: 张颖

现代人可能想不到,极其私密的家具——床,曾经是古人重要的社交场所。

从“席地而卧”到“矮腿”床

床的故事,要从人类先祖从树上走向地面讲起。那时候他们逐渐学会了使用火,聚居在山洞之中直接睡在地上。这种方式现在看来毫无舒适可言。然而,耳朵紧贴地面,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察觉到野兽的靠近。后来,先民们逐渐学会睡觉时铺垫植物或兽皮,这就是“床”的雏形。

在我国,床的发明专利被赋予了传说中的人物神农氏:“神农氏发明床……吕望作榻。”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这个字,多数学者认为其字形像竖立的床。甲骨文中的“疒”,字形像一个生病的人躺在床上的样子。因此,有人认为当时的床不是一般人用的,只有人病了、老了时才用。

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发掘了两座战国早期的楚国贵族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张漆木大床,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床。当时,讲究“事死如事生”,不仅随葬品数量多、质量高,而且很多物品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这张出土的漆木大床长225厘米、宽136厘米。床身是用方木棍做成的长方框,再在横撑上铺有竹片。床身除了四角的四条床腿,床两侧正中还分别加设两条床腿,增加了床体的稳定性。床腿高17厘米,表面透雕两个相对的云纹。从墓葬规模和丰富的陪葬品来看,这样的床应是当时士大夫以上阶层所用的寝具。

从这张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床很矮。至于原因,有专家认为是因为我国早期建筑受技术所迫,房子的挑高有限,所以也限制了床的高度。也有专家认为,中国唐代以前是“席地而居”,人们大多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工作、休息、饮食、歌舞、祭祀等都在席上,矮腿的床是为了与席地起居习俗相适应。

汉唐床榻用作会客

汉代时,还有一种卧具“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东汉服虔所撰《通俗文》记载:“床三尺五曰榻……八尺曰床。”这时的床和榻兼具坐具和卧具,床的体量大点儿、高点儿,榻体量小点儿、矮点儿。

东汉有位名臣陈蕃,性情耿直,为政严峻。他平时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为此,他专设一榻用来招待这些朋友。平时挂在墙上,一旦这些朋友来访,他就取榻共坐,谈笑风生,于是便有了“下榻”一词。

在普遍席地而居的汉代,床和榻都比较矮。作为重要的会客场所,床和榻往往被摆放在家中最重要的位置。床和塌的用途广泛,读书、写字、饮食、睡觉都可以在上面进行。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床”特别强调其“坐”的功能:“安身之坐者。”那时,床主要用于坐卧,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私密睡床。

《世说新语》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太傅郗鉴派门生到丞相王导家的子弟中挑选女婿。王导叫他自己去东厢房挑选。门生考察一圈回去对郗鉴说:“王家的子弟都很好,听到使者来,个个都十分矜持、有礼貌。只有一个人在床上袒露着肚子吃东西,好像不知道这回事似的。”这里的床是一种可坐可卧的家具。郗鉴觉得这个人洒脱不做作,便说:“这个人正是好女婿呀!”打听之后,才知道他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就有了“东床快婿”这个成语。

还有一种胡床,也是坐具。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推动了东西方农业、手工业的交流和发展。那些从西域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器具、艺术通常被冠以“胡”字,胡床就是其中的“一员”。胡床实际上是类似折叠椅的坐具,因为便于携带,深受人们喜爱。

从唐代开始,床榻普遍长了身量,床的高度和今天的床差不多了。家具中还出现了和今天形制差不多的桌椅。床的功能开始分化,一种发展为寝床,逐渐退隐卧室,成为专用的睡卧家具;另一种则是三面有围子的榻,后世归纳为罗汉床,依然留守客厅迎来送往,成为招待贵客的坐卧之地。

南唐时期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出现了两处床榻组合场景。一处是主人宴请宾客,观赏演出,主人和重要的客人坐在三面围屏的榻上。榻后摆放的是三面围屏、幔帐围罩的寝床;另一处是主人和歌姬在榻上聊天,旁边摆放着幔帐围罩的寝床。从这些绘画中可以得知当时流行床榻组合,即摆放华丽的榻供主人与贵客坐卧,同时摆放专供主人休息的床。

象征财富的拔步床

明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频繁,大量优质木材输入我国。留存到现在的大多数名贵床具都出自这一时期。明代常见床榻类家具大致分为三种:榻、罗汉床、架子床。

架子床是对有柱有顶床的统称,唐代初步形成,明代发展成熟。架子床最基本的式样是四角立柱支撑床顶,四周悬挂帷幔,在卧室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夏日防蚊虫、冬天挡风寒,最重要的是能带给人安全感。

拔步床是架子床中的“奢侈品”。它由架子床和围廊组成,围廊中可以放桌、凳甚至马桶等小型家具与卫生器具,俨然是屋子里一间独立的小套间。最初多为富贵人家为小姐打造的婚床,小姐绕一圈约百步,因此被称为“百步床”,后演化为拔步床。拔步床不仅是主人睡眠的家具,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其材质、工艺都体现了当时最高的制作水平和审美标准。

在明代大贪官严嵩父子的抄家账本中,除了记载房屋田舍、金银细软,还详细记载查抄了“螺钿雕彩漆大拔步床52张,雕嵌大理石床8张,彩漆雕漆中拔步床145张”。床这种家具在巨贪抄家账本上要单成一类,这一点说明富豪之家的床非常贵重。

民间的床已经奢华到这种地步,那皇帝的床呢?据记载,嘉靖皇帝睡觉的暖阁位于乾清宫后部,里面摆放了27张床。为什么要这么多床呢?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名堂制度”的延续,即《周礼》规定皇帝就寝的地方有很多处,根据节气变换,选择就寝的床;二是出于安全的考虑,27张床同时放下帷幔,图谋不轨的人无法知道皇帝当晚具体睡在哪张床,从而起到一定的安保作用。

(摘自《北京日报》)

上一篇: 寻找元大都
下一篇: 只此中国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